•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市场监测>2008年传感器产业将迎来新的春天

2008年传感器产业将迎来新的春天
——----2008年传感器产业展望

发布时间:2008-03-12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市场监测 人浏览
关键字:

传感器产业

导  读:

   近年来,通过技术引进与改造,中国大陆敏感元件及传感器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与生产能力,MEMS等5项新型传感器已列入研究开发的重点。据一项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大陆有455个从事敏感元件及传感器生产的厂商,所涉及企业多达1,400多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综合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较少。目前,能批量生产的产品涉及光敏、电压敏、热敏、力敏、气敏、磁敏和湿敏7大类,约3,000多个品种。据中国电子元件协会统计,2006年中国大陆传感器产品总销售收入97.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

  2004~200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1.3%。2006年出口额为6.58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55.8%,与2005年相比增长8.7%。而中国大陆敏感元件及传感器的进口额从2004年的14.26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6年的23.72亿美元,其复合增长率达29%。更严峻的是,进口金额占国内市场需求份额从2004年的76.7%上升到2006年的80.9%,2008年还将进一步扩大。

  近几年来,中国大陆随着汽车、通信、工控、消费电子和专用设备等产量的快速增长,对敏感元件及传感器的需求同步增长。由于在技术和生产能力上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产品技术档次低,品种规格不齐全,中国大陆的传感器产品还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特别是一些高档传感器、MEMS传感器、汽车用传感器以及专用配套传感器等主要依赖进口。

  当前,传感器技术正朝着智能化、微型化、低功耗、无线传输、便携式方向发展,国内传感器应用需求又持续高速增长,在国际传感器巨头纷纷进入的激烈竞争环境下,中国大陆传感器产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摘自<控制工程中文网>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m4sl56r3k.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中国机床行业2008年市场预测

下一篇:电梯产量中国位居全球首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传感器产业
  • 传感器产业发展应“小精尖”

    传感器技术产业渗透性强,其发展滞后局面已经对我国新兴产业的推进形成制约。由于我国传感器产业总体实力仍处于弱势,短时间内寻求全面突破恐

  • 两大策略推动我国传感器产业化建设

    在我国现有的温敏、压敏等敏感元件产业化基础上,应加快实施拥有自主产权的压力、温度、加速度等传感器的产业化建设,形成批量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

  • 2008年传感器产业将迎来新的春天

       近年来,通过技术引进与改造,中国大陆敏感元件及传感器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与生产能力,MEMS等5项新型传感器已列入研究开发的重点。据一项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大陆有455个从事敏感元件及传感器生产的厂商,所涉及企业多达1,400多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综合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较少。目前,能批量生

  • 2004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论坛暨东北MEMS研发联合体研讨会将在哈尔滨召开

        2004年7月23日~27日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论坛暨东北MEMS研发联合体研讨会将在哈尔滨召开,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的传感器产业发展论坛。本论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的指导、支持单位的配合下,将为业界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与研讨的互动平台。     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始终运行

  • 本世纪各国在高新技术发展方面将争夺传感器产业

        一.建立传感器产业的重要性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电子化的时代,随着人类探知领域和空间的拓展,使得人们需要获得的电子信息种类日益增加,需要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信息处理能力增强,因此要求与此相对应的信息采集技术--传感技术必须跟上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它是人类探知自然界信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