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企业资讯>陆燕荪:重大装备,自主能力不容轻视

陆燕荪:重大装备,自主能力不容轻视

发布时间:2003-08-11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企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重大装备

导  读:

记者:一提起重大技术装备,人们往往把它与“粗、笨、大”联系起来。该怎样正确认识重大技术装备这种特殊产品?它与一般的单一产品相比有何特点?

  陆燕荪:重大技术装备确实很大,但认为其粗、笨就大错特错了。任何一种重大技术装备都是多种高新技术集合、优化的产物,其技术性能、可靠性、自动化水平,无一不是多项世界最高技术的集中体现。如一套石化技术装备,就涉及高温、低温、超低温技术,高压、超高压技术,高速回转机械的空气动力学,现代制造技术以及计算机控制等近百项尖端技术。

  研制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是重大技术装备的另一显著特点。一套重大技术装备的开发要经过设计、制造、试验等多个步骤,涉及诸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需要跨企业、跨部门、跨学科众多精英协同作战;在成套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过程中要耗费大量的资金、时间,有的成套设备一台就需投入几十亿元的资金,耗时2至3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加工制造。

  一台普通的重大技术装备要由成千上万零部件,通过复杂的工艺装配、集成而来。任何一个或一组零部件“生病”都会影响重大技术装备的正常工作,甚至会造成重大事故和巨大经济损失。另外,重大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度高,它的升级是促进相关产业升级的基础保证。如,输变电技术装备涉及的上游产业有钢铁、有色、石油、建材、橡胶、化工、造纸等,需要配套的产品有重型机械、通用机械、电子器件和计算机、仪器仪表、合金材料、绝缘材料等。

  记者:我国工业化任务还远未完成,“靠谁来装备中国”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迫切回答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陆燕荪:实践一再告诉我们,靠别人就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我国工业化进程还远未完成,各行业,各领域的建设需要大批装备。能源、交通和原材料等产业的瓶颈制约短期内虽有所缓解,但从长远来看,仍然需要有大的发展;生态环境改造、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高新技术产业化同样需要装备制造业作支撑。应该看到,这么多的设备全部依靠进口是承受不起的,也会严重制约国内重大技术装备产业的发展;而且,一些尖端的或与国防建设有关的技术产品是不可能买来的,这将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建设。

  对于重大技术装备的生产企业来说,由于本身的力量较弱,又受到国外跨国公司的大力挤压,如果不能尽快壮大起来,就会逐步演变为国外大公司的零部件生产商,有的很可能被兼并或走向破产;对于用户企业来说,在国内企业不能生产所需的重大技术装备时,将不得不承受国外厂商的高额垄断价格。如,在我国尚未掌握500kV输变电设备制造技术以前,国外对我国销售500kV产品时漫天要价,寸步不让。现在我国已能生产500kV的基础产品,且性能、水平与国外比较接近,国外产品的销售价就骤然下降。

  记者:近期,有人评价我国重大技术装备“本土化”进程较快,怎样看待重大技术装备的“本土化”?

  陆燕荪:近期,一些国外装备企业通过资本、技术入股等方式在我国投资办厂,在我们看来,实现了技术装备的“本土化”。这对于我方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吸收先进技术无疑有着积极意义。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本土化”了的技术装备产品,表面看是在我国生产的,但其关键核心技术多掌握在外方,产品最有价值的部分并不是“国产”的!所以,不能因为“本土化”技术装备产品的增加,而放松技术装备“国产化”的步伐。
摘自: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8002/news/d_1nrusj6oaltlg.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美国RAMTRON准备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

下一篇:什么叫粉末冶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重大装备
  • 中国重大装备获政策“大红包”

    部署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中国重大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合作层次。会议表示,按照市场原则,拓宽外汇储备运用渠道,支持企业在境内外发行股票或债券募集资金,发挥政策性金融工具作用,为重大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提供合理的融资便利。

  • 国务院发布质量纲要:提升重大装备可靠性

    《国务院关于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强调新能源发电设备、高速动车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一批重大装备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重大装备制造进入发展黄金期

        近年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特征在2006年将更加明显。机械全行业将表现出经济效益下滑、分化加剧的态势,但“十一五”规划给铁路、能源、船舶港口、环保等重大装备制造业带来发展机遇,这些行业将持续3~5年的高速增长。    一般机械产品过剩    未

  • 重大装备中国造给人的启示

            日前,100MN数控等温锻造液压机在天津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制造成功。     面对这个自重900吨的庞然大物,鉴定委员会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这台以油为传动介质的国产最大压制吨位的数控等温锻造液压机,确系液压机的创新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且产品技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