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品资讯>医疗器械制造商剑指“超国民待遇”

医疗器械制造商剑指“超国民待遇”

发布时间:2003-08-25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品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医疗器械制造

导  读:

      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历来竞争激烈

      令主办单位始料不及,一场医疗器械行业抗“非典”工作座谈会竟演变为一场诉苦会、抗议会。而枪口是对准一个方向——跨国公司。
  7月13日下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这场会议变得空前活跃。沈阳东软医疗、北京万东医疗、北京航天长峰和深圳安科、深圳迈瑞等20多家国内医疗器械制造商把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多年来外资品牌持续垄断着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国内厂商认为,阻碍其前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进口医疗器械产品享有的“超国民待遇”。他们列举“八大诉状”,强烈呼吁取消这种“超国民待遇”。
  由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举办的此次会议邀请了国家发改委、国家药监局等国家部委官员。据称,此“八大诉状”被列入会议纪要,各大代表均签了字,由协会形成正式文件后,快速呈交国家发改委、国税局、卫生部及财政部等部门。
  “八大诉状”
  据科技部一份报告显示,国内医疗设备市场基本由跨国公司占有。比如,磁共振,中国现有装机总量700多台,3/4是进口产品。与磁共振类似,至少在10多个领域,进口产品持续垄断市场。2001年中国医疗器械、设备进口额比上年增长44.34%,其中,CT扫描机进口755台,同比增长27.8%,磁共振成像装置进口171台,同比增长84.84%。
  这令2900多家大小医疗器械商心病愈发严重。他们一致认为,对外资品牌一边倒的政策构成是对国产品牌的歧视,再加上地方利益驱使,令本不强壮的他们雪上加霜。
  首先遭受抨击的是进口税收政策。
  与会的江苏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会长袁英涛对记者直言不讳地说,国家对部分进口产品减免税收,导致双方竞争力严重失衡。由于国家规定,被用作“科学研究和教学用品”的进口医疗器械产品可免征进口关税和增值税,购买国内产品则没有此优待。因此,许多医院和经营性机构纷纷“打着各类教学科研旗号进口这类产品”,而不愿买国产货。
  这些产品包括CT在内的10多项医疗设备及器械,在“科研和教学”名义下,被免去6%的关税和17%的增值税。比如,一套1.5T超导磁共振进口价格约150万美元,以这些名义减少至少23%的税收约35万美元。
  有业内人士称,2001年进口的171台磁共振,至少有70%约100多台是以这些名义进口的。
  另一方面,由于国产大型CT、磁共振等产品,除核心技术自主开发外,其他涉及的大部分零部件依靠进口,有时涉及上千种。据称,CT整机进口关税为6%(未来将降至4.5%),而进口部件的关税却高得多,如CT中的电机进口关税为35%。如此,以低成本为竞争优势的国产品,优势几近丧失。
  医疗机构收费双重标准,被国产商视为第二大诉状。
  此次北京会议,上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与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两大呼吸机生产商,同时还生产麻醉机。在非典期间伴随进口产品,呈现销售猛涨。但他们担心非典后重现低谷。
  上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销售科顾科长指出,浙江的卫生部门实行的收费标准是,进口呼吸机每小时收费是国产品的至少1倍,进口麻醉机的收费,则有的是2倍甚至3倍,如一次国产品的检测收费80元,而进口的可能是150元、200元甚至300元。
  双重收费标准全国各地非常普遍。例如,天津物价局和卫生局联合制订的《天津市各级医疗机构收费标准》明码标价显示,核磁共振(MRI),国产仪器检查一次收费630元,而进口仪器收费945元。
  由于使用国外仪器所收取的费用是同类型国产仪器的1.5-2倍,医院就更不愿买国产设备。
  而医院的态度,则又造成另一种连锁反应。在一些招标条款中,医疗机构要求“必须为进口设备”、“某部件必须为进口产品”,或通过某参数或某商务条款设定国内产品不能投标等,即执行《招投标法》设置歧视性条款,此为第三大诉状。另外,不能按“低价中标”的原则来选择中标单位,令招标形同虚设。
  为中国引进先进技术产品的外国政府提供贷款,也令国产商耿耿于怀。这些与会企业抱怨,进口的产品可以使用国外政府低息长期贷款进行销售,且买方当地财政又给予贷款担保,而国产品则没有相关的政府、银行相应支持。
  在多重压力下,国产商是举步维艰。与会企业代表抱怨说:“何止八条诉状,列举几十条都不为过。我们现在关心的是,什么时候会站在同一起跑线?”
  何时解忧
  但是跨国公司对此却另有看法。针对国内厂商的抱怨,一家欧洲著名生产商说,“我们怎么会站在同一起跑线呢?我们发展多少年,他们发展才几年?”
  对此,今年3月刚刚履新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姜峰博士表示:“当初为鼓励进口,改善医疗技术条件,国家采取系列优惠政策,但现在这些政策似乎又反过来对崛起的国产商造成了不合理的竞争。”
  科技部高新司司长李健指出,我国目前在医疗器械领域共制定89项国家标准和471项行业标准,其中等同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只有109项,仅为总数的1/5。由于技术标准落后,就贸易技术壁垒而言,在数字化医疗设备领域我国几乎处于不设防状态,这令国外产品甚至二手设备可以长驱直入。
  卫生部一项报告显示,目前全国有二手CT机达1800多台,约占CT机总数的1/2,全部为进口产品,其中多数运行状态堪忧。
  相比之下,美国、日本及欧洲均建立了自己的标准和认证体系,相关进口产品的论证历时1-2年,这客观上延缓了国外产品进入其国内市场的速度。
  经过10多年发展,国内大型医疗器械迅速崛起,有的甚至可以与进口产品分庭抗礼。在大型CT、磁共振、X线机、超声等系列研制和生产,东软改变了过去由美国GE、德国西门子、荷兰飞利浦和日本东芝、岛津、日立等六大巨头把持的格局,跻身为全球第七,而且在多排CT上,一举甩掉岛津、日立,位列第五。
  科技部高新司司长李健认为,现在是迫切需要改变市场政策环境的时候了。据他称,这种现象已引起国务院高层重视。
  但袁英涛表示,“这些问题肯定需要解决,但近期能否解决我不乐观。”
  姜峰认为,在继续扩大吸引外资、鼓励引进先进技术同时,如何不伤害国产商利益,在政府采购、人才政策、研发投入、标准制定等方面制订怎样的政策,需要再三权衡谨慎行事。
  
 摘自:四川新闻网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ltu6.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乐山德胜6亿建炼铁自动化生产线

下一篇:西门子高性能逻辑模块LOGO!4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医疗器械制造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