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企业资讯>仪器仪表进出口再度看涨

仪器仪表进出口再度看涨

发布时间:2003-10-21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企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仪器仪表

导  读: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在2002年进出口额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2003年1-6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进出口总额达到160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104.75亿美元,与上年度同期相比大增86.1%,出口总额56.77亿美元,增长了64%。2003年1-6月份仪器仪表行业进出口额已经超过2000年、2001年全年的进出口总额。 
出口增长64% 
1.出口上亿美元的商品当中,文化办公用品全面增长,数字照相机再上台阶。 
仪器仪表行业1-6月份有9种产品出口超过1亿美元,按金额排序依次为:数码相机出口9.68亿美元,同比增长258.9%;液晶显示板出口6.93亿美元;未列名液晶装置、光学仪器及器具出口3.36亿美元,同比增长38.1%;复印设备的其他零件、附件出口3.33亿美元,同比增长22.4%;通过中间体转印的静电感光复印设备出口3.32亿美元,同比减少21.6%;35毫米照相机出口2.56亿美元,同比减少7.7%;未列名办公室用机器出口2.38亿美元,同比增加63.4%;电视摄像机及数字照相机的零件出口2.1亿美元,同比增长72.4%;按摩器具出口1.14亿美元,同比增长22.6%。上述9种大宗出口产品当中,十之八九是文化办公用品,例如:照相机、复印机、办公室用机器及相关零附件。其中数字照相机出口增幅巨大。液晶显示板是2003年新列名产品,无上年度可比数字。另外,未列名液晶装置、光学仪器及器具出口平均单价大幅增长,达到了225%。 
2.民营、集体和外商独资企业出口金额大幅增长。 
2003年1-6月,按照出口金额排在第一位的是外商独资企业,出口金额30.37亿美元,占全行业出口总金额的53.49%;其次是国有企业,出口金额11.54亿美元,占20.32%;排在第三位的是中外合资企业,出口金额11.05亿美元、占19.46%。从增长速度来看,民营企业以138%的增长幅度增幅名列第一,集体企业增长幅度111%名列第二,外商独资企业增长幅度100%名列第三。 
3.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租赁贸易增幅巨大。 
2003年1-6月,按照出口金额第一位的是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金额37.07亿美元,占全行业出口总金额的65.29%;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排在第二,出口金额10.32亿美元,占18.17%;一般贸易排在第三,出口金额7.36亿美元,占12.96%。其中,进料加工贸易和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占全行业出口总金额的83.47%,与2002年相比又增加了2.5个百分点。从增长幅度来看,十分引人注目的是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和租赁贸易出口增幅巨大,分别增长了182.3%和175.6%。 
进口增长86.1% 
1.上亿美元的进口商品有17个,其中8个是零件、附件和元件,这部分金额合计占了进口总金额的44.73%。 
2002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进口金额增长幅度为历年之最,达到了47%。进入2003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进口金额又呈现出跳跃式增长的态势,大增了86.1%。其中,仅1-6月进口金额1亿美元以上的就有17个商品。按金额排序依次为:液晶显示板进口32.15亿美元;未列名液晶装置和光学仪器8.15亿美元,同比减少47.4%;未列名测量或检验仪器、器具及机器5.49亿美元、同比增长48.4%,未列名液晶装置和光学仪器的零件和附件4.31亿美元,同比增加248.4%;其他自动调节和控制仪器及装置3.58亿美元,同比增加69.4%;未列名分析测试仪器及装置2.85亿美元,同比增长69.2%;其他未装配的光学元件2.18亿美元,同比增长97.2%;其他照相机未列名零件2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复印设备的其他零件、附件1.96亿美元,同比增长0.9%;其他电视摄像机及数字照相机的零件1.84亿美元,同比增长115.7%;其他数字照相机1.59亿美元,同比增长2909.7%;测试或检验半导体晶片或元器件用仪器与装置1.31亿美元,同比增长39.4%;偏振材料的片和板1.25亿美元1.25亿美元,同比增长71.7%;其他医疗、外科或兽医用X射线应用设备1.22亿美元,同比增长75.9%;机器、仪器用未列名零、附件1.17亿美元,同比增长48.6%;分步重复校准仪1.04亿美元,同比增长42.6%;其他无线电通讯专用的仪器及装置1.02亿美元,同比增长9.3%。 
上述17个上亿进口商品当中,零件、附件和元件有8个,合计金额占了进口总金额的44.73%。 
2.民营企业进口金额增长3倍以上,中外合作企业、集体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进口增幅也达到了1倍以上。 
2003年1-6月,仪器仪表行业进口金额最多的是外商独资企业,进口金额55.91亿美元;国有企业进口金额26.08亿美元,位居第二;第三位是中外合资企业、进口金额16.13亿美元。其中外商独资企业与中外合资企业进口金额72.04亿美元,占全行业进口金额的68.77%。 
从增长幅度来看,民营企业在2002年大增259.3%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大幅增长,2003年1-6月进口金额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43.3%。 
中外合作企业、集体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增长幅度也达到了1倍以上,分别增长了163%、129%和109%。 
3.进料加工贸易进口金额仍为第一,免税外汇商品进口大幅增长。 
进料加工贸易进口金额连续几年位居第一,2003年1-6月进口金额42.91亿美元,占全行业40.96%,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1.64亿美元,增长了101.7%;排名第二的一般贸易进口与进料加工贸易差距加大,进口金额29.8亿美元,占全行业28.44%,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69亿美元,增长了55.9%;保税区仓储转口贸易跃居第三,进口金额11.3亿美元,占全行业10.78%,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7.77亿美元,大增了219.7%。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免税外汇商品,进口19万美元,增长了约39倍。其它,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增长了185.7%,出口加工区进口设备增长了138%。 
因为仪器仪表行业高科技产品居多,2002年已经出现了大进大出的趋势,2003年1-6月份呈现出的进口高速增长的态势也是在行业预测当中。估计这种趋势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将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我要仪器网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luv5.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手机控制系统行业发展前景可观

下一篇:IBM在上海成立大中国区工程技术服务总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仪器仪表
  • 湘江新区政企畅聊早餐会 赋能检验检测产业链发展

    圳三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湖南研发生产基地湖南三思精密参与湘江新区政企畅聊早餐会,赋能检验检测产业链发展。仪器仪表,交流,过程,

  • 2023年香港秋季电子展-香港电子展(香港秋电展)

    香港秋季电子产品展是亚洲规模非常大的电子展览盛会,为企业提供理想平台,建立商贸联系,缔造业务佳绩。上届展会吸引超过3,980家来自24个国家及地区的参展商,包括中国内地、韩国及台湾企业设置的地区展馆。仪器仪表,智能,服务,

  •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0%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4038.5亿元,比上年下降4.0%(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仪器仪表,制造业,控制,EMS,

  • 2023西部全仪大会将携众多国际品牌四月登台成都

    以“创新强基 智仪赋能”为主题的2023第19届中国国际(西部)生化分析与实验室规划建设管理博览会暨第15届测试测量.质量控制及自动化仪表博览会(西部全仪大会/CWWIAE)将于2023年4月26日-28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智能制造,仪器仪表,

  • 我国仪器仪表产业现状与机遇

    仪器仪表广泛用于钢铁、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汽车等各行各业,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是科学研究的“先行官”,是军事上的“战斗力”,是现代生活的“物化法官”,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关键和核心,同时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作为计量测试的手段,仪器仪表是提升我国计量测试水平最重要的环节。

  • 歌瑞宇航以模块化产品切入高端电子仪器市场

    根据上海仪器仪表协会的数据,从细分市场来看,2019年,仪器仪表制造行业中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其市场占有率约为34.68%;其次为光学仪器和电工仪器仪表,其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1.50%和9.64%。

  • 总局印发《2020年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重点领域》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印发《2020年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重点领域》的公告,涉及了不同产业类别的184个领域,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包括了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电工仪器仪表、实验分析仪器、供应用仪器仪表、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钟表与计时仪器等。

  • 7月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

    新兴产品产量高速增长。7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连续五个月保持8%以上的较快增长。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7.9%、12.0%。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