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未来中国汽车电子化将呈现六大趋势

未来中国汽车电子化将呈现六大趋势

发布时间:2004-12-25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汽车电子化

导  读:

 
    揭开汽车业繁荣背后的面纱,技术“空心化”的硬伤其实不容回避。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副司长张新生认为,实施国家汽车计算平台工程,可实现我国在集成电路和软件等核心技术的突破,促进“空心化”问题的根本解决。同时,也为3G、数字电视、卫星导航、智能交通、网络和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大的载体。 

    张新生还说,我国的软件和集成电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不断取得新进展,3G试验也取得积极进展,这些都说明发展我国汽车计算平台工程已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但也存在着国外企业垄断汽车电子市场,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技术差距较大、难以进入国际竞争体系和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 

    如何跨越这一难关?张新生强调,这需要国家做好相应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制订工作,尽快建立技术水平先进、适应性强、配套性好的标准体系,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此外,产学研之间的协作及国际交流与合作也不可或缺。

    将汽车计算平台工程进行到底,把握汽车电子化趋势显然是“必修课”。“随着汽车社会的即将到来,汽车电子化是解决能源、环境、安全、舒适问题的最佳技术解决方案。”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副总工程师、上海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刘匀如是说。他进一步指出,未来汽车电子化将呈现六大趋势:一是功能集成化,如车身控制模块,将取代诸如中控门锁、防盗、雨刮、空调、座椅调节等单项控制系统;二是数字控制取代模拟控制;三是多微处理器协同工作,以实现既有独立运行、又有协同功能的数据共享和灵活组成的优势;四是无线与有线技术相结合,实现车内车外信息传输智能化、高速化;五是硬件通用化、高速化,软件专业化,以软件功能提升硬件功能;六是在开发流程上,由“底层向上”模式演变为“由上向下”模式,整车厂将掌握更大的主动权。而这显然对新进入汽车电子市场的厂商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模块化、无线网络、低功耗 

    汽车电子技术的关键词 

    半导体技术是汽车电子技术的基石,是汽车不断向前发展的源动力。飞思卡尔汽车电子业务拓展经理康晓敦着重介绍了飞思卡尔汽车网络解决方案、驾驶员信息系统、轮胎压力监测系统、车身控制模块系统等解决方案架构。他还提到,因MPC5500低成本、柔性化、定量化、高性能的架构,飞思卡尔将推广为动力总成和底盘应用,建立以MPC5500为工业标准的平台。这也表明,半导体厂商已由单纯的元器件供应商向系统级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以适应汽车电子市场模块化、系统化供货的需求。 

    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商国平认为,汽车将变成多媒体信息中心,并且无线网络技术也将广泛应用,汽车可与外界或家庭通过网络互联,如在家里可看到汽车,在汽车里也可控制家里的电器设备。并且,各种无线技术都可能在车内网络、汽车与外界互联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软件也越来越重要,在应用开发上,相关厂商要学会与CAN协议等网络协议兼容。 

    在汽车分立半导体领域占全球20%市场份额的威世公司营运副总裁Norbert Pieper先生介绍说,在汽车电子电源管理方面,低功耗是永恒的追求。威世开发的新型阻抗式元件可侦测电流,从而自调电阻值以降低功耗。同时,其EMI具有切换频率快、低导通阻抗的专利技术,成为非常有竞争力的技术,并且,其功率MOS集成度也非常高。 

    如今汽车电子系统越来越多,对如何防止短路和超负荷以实时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PTC(聚合物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器件由于具有过电流保护、可复位、尺寸小等优点而成为市场新宠。

    泰科电子北中国区销售经理王珩说,今后汽车可将便携式多媒体设备连接至车载娱乐系统、DVD等,因此电源端口需要进行保护,这就需要PPTC保护,它可直接做在电路板上。泰科在PPTC技术方面,拥有300多个专利,并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表面贴装、带引脚的及特殊开关等不同形状的PPTC,应用于中央门控锁、电动座椅等领域,目前在市场上已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他还提到,公司正开发要求更高的PPTC产品,应用于多媒体网络、发动机等产品的回路保护。 

    美国CBC公司Ivan Sheiham先生介绍了应用于汽车PCB的涂覆材料与技术,其产品具有化学品抵抗力、绿色环保、可防止引脚锈蚀、快速应用等特点。最近公司正在开发新产品PL4155,是真正的无铅产品,可短时间固化,并可选择涂覆或喷涂等工艺完成。可应用于ABS模块、安全气囊模块、方向盘角度传感器电力控制、中央门锁控制等领域。他们的成功也许能给我们一些提示,在新材料、新技术上不断着力开发,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或许能在这一市场领域开拓出新的增值空间,而前提是有技术、有实力。

    科研院所齐助阵产业化出现曙光 

    在此次会议上,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介绍说,吉林大学在大型驾驶模拟器、ABS、EPS、VDC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在ITS研究方面,进行了汽车防撞警示系统、自适应巡航控制等研究工作;在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研发方面,开发了JLU车载诱导装置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车载诱导软件,已成功应用到长春100多辆警务用车上,在市场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上海汽车电子工程中心副研究员、总经理助理杨晓锋介绍说,中心在车用半导体照明、传感器、专用IC、车载网络及控制模块领域都已有收获,传感器为联合电子供货,专用IC已用到赛欧、普桑等车型上。他还介绍,为适应汽车主动式防撞的需求,毫米波雷达系统近年来成为国际研究与开发的热点,可以实时跟踪障碍物的距离、速度和方向,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中心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最新研制开发的实用化、小型化毫米波避撞雷达即将面世。 

    沈阳自动化所总工程师于冬清指出,汽车网络技术成为新的需求热点。自动化所专为客车开发的RSI系列CAN总线电子控制模块,包括仪表总成电子控制单元、CAN-LIN网关模块、控制中心电子模块、灯组控制模块、组合驱动模块等,已成功应用在上海申沃一款客车的CAN总线装备上。 

    从这些成功的市场应用我们不难感受到,产学研结合已经开始“实质化”。今后的产学研结合其实更需要企业的支持,国内汽车厂商还需积极主动为国内的汽车电子业发展创造一些发展和生存空间,从长远来看,这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在国内汽车电子产品进入汽车配套体系还存在着有形无形的壁垒、层出不穷的认证等关卡时,科研院所也要立足于汽车电子前沿及市场热点应用技术,研发出可靠性高、可适时产业化的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以实力作证,才能在产业化道路上更加快马加鞭。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ma47.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0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增23.4%,三星猛增近50%

下一篇:我国首个高智能全自动挤奶机器人在蒙牛投入运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汽车电子化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