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公司1000万吨钢生产规模,占居马钢炼钢"龙头"地位的一钢厂,2005年,将以创新增效为导向,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提高产能为主线,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在夯实精品基地,做强做优做大车轮钢、中板坯、热轧薄板三条生产线的同时,确保全年产钢365万吨,实现400万吨钢生产规模。
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一钢厂走过了极不平凡的跨越之路。历时四年之久的"平改转"工程圆满告捷;成功利用"稳定北线、提升南线"组产方针,熟练驾驭了现代化技术装备,圆坯、板坯产能分别达到设计能力的120%和150%,炼钢产能从126万吨跳跃至300万吨,提前32天完成炼钢生产任务。洁净钢及RH冷轧基料冶炼技术、单吹颗粒镁技术、复吹技术等一系列自动化炼钢技术创新的突破,扫除了CSP生产线的障碍,实现RH真空精练和LF精练双联工艺,贯通了冷轧基料生产关键路线;高速车轮钢、出口车轮钢、耐侯钢、高强度低合金板、家用电器板等一系列钢种的成功开发,不仅满足了三条生产线生产要求,且有利地支撑了公司效益的提升。
今年,能否完成顺利产钢365万吨,实现400万吨钢生产规模目标,切实关系到马钢攀登1000万吨级企业成败关键所在。为此,该厂首先按照"连铸中心稳定、炼钢基础牢靠、精练手段得力、钢罐保证到位、行车稳中求快、设备保障运行"的总体要求,结合生产实际,将全新的2-3-30,即两座转炉对应三台铸机,班产30炉钢的组产模式,作为贯穿全年生产的中心工作,不断优化生产模式,加快生产节奏,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新装备的产能。其次,该厂还以"做精品、树品牌、增效益"为宗旨,充分利用科技创新优势,在扩张产能的同时,积极围绕车轮钢、中板坯、热轧薄板品种质量,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力求通过CSP冷轧基料的攻关和喂线机、圆坯保护浇注、板坯高效化等改造,努力打造"轮、板"系列产品的高档精品钢生产基地,真正提升公司效益的黄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