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外资纷至沓来抢入中国城市燃气市场

外资纷至沓来抢入中国城市燃气市场

发布时间:2005-02-07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燃气 外资

导  读:

正当外资在开放后的中国成品油零售市场上大肆跑马圈地时,一场对中国城市燃气市场的争夺也在悄然展开。昨天,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与印度燃气公司签订共同开拓中国城市燃气市场的意向书。之前,新加坡燃气公司、韩国天然气公社已与中国燃气签订了类似意向书。而抢占城市燃气市场的最终意图是争夺中国进一步开放的天然气市场。 


  外资纷至沓来 


  昨天,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与印度燃气公司签订意向书,印度燃气公司将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认购中国燃气10%股份,并且至少在两年内都会持有这些股份。 


  根据协议,中国燃气和印度燃气还将在中国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双方各持有50%的股份。合资公司将在中国经营、管理天然气管道网络,并通过这些网络销售天然气;建造、经营及管理长距离天然气或其他能源输送管道,而且还将销售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或者其他能源。 


  在此之前,中国燃气已经与新加坡城市燃气公司、韩国天然气公社签订了类似合作意向书,内容均涉及出售股份,同时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据了解,除了上述投资者外,日本东京燃气公司、英国燃气协会、俄罗斯天然气工业总公司也有意入股中国燃气,并且都与其进行了接触。 


  “都是外国公司主动联系中国燃气,外资希望能够提前占领市场,为下一步发展打好基础”,中国燃气香港总部的张炜说。 


  借助中国燃气 


  在上述外国公司进入中国燃气市场的过程中,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中国燃气作为“跳板”和合作伙伴。 


  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燃气是一家利用工程投资、建设和运营的天然气专业公司,目前在中国内地投资50多个天然气管网项目,在西气东输、川气东送沿线和北京周边地区拥有25个城市和地区的天然气专营权。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专家分析认为,与中国燃气这样的成熟企业合作,可以大大降低外资进入中国燃气的风险,而且可以借助中国燃气已铺就的网络,中国燃气的确是块很好的跳板。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燃气在内地部分合资公司已经向独资转化。去年5月,中国燃气收购了淮南燃气公司在淮南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30%的股份,从而将淮南中燃变为中国燃气的独资子公司。今年1月,中国燃气又在南京成立了独资公司。此举意味着,外资参股后,将只与中国燃气一起分享收益,而把地方燃气公司排斥在外。 


  静候市场开放 


  外资进入中国城市燃气领域只是第一步,这些事先打好的基础将有助于在中国天然气领域的进一步开放中更加游刃有余。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韩文科表示,随着中国提高天然气在一次性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城市燃气市场大有可为。而在新一轮城市公用事业的改革中,城市燃气设施的建设急需资金,这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打基础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所长张汉亚告诉记者,发改委2004年底公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规定,大中城市燃气管网的建设、经营目前仍属于限制类投资产业,而且要求中方控股,但不排除未来市场进一步开放的可能。 


  去年9月20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石油石化企业高峰论坛上,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明确表示,中国政府将继续促进油气领域的对外开放。天然气勘探开发、城市天然气终端销售、天然气发电、油气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石化工业等六大领域都欢迎外资进入。其中,天然气产业上中下游全环节对外资开放,城市管网建设不设投资比例,外商可以独资。尽管进一步开放上没有具体政策出台,当时张国宝的表态已经为开放提供了证据。 


  外资进入中国天然气领域,是否会对中国本土企业形成巨大冲击呢?中国能源网的专家韩晓平分析认为,目前,外资的大举进入暂时还不能形成整个产业链的优势。首先是部分政策仍未放开,比如长距离输气管道的建设仍由大型国有企业牵头来进行。其次,外资目前进入的仍是终端市场,并不掌控气源。而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天然气供应商本身在开采、运输和储气方面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而且它们已经开始深入终端市场,中国石化入股中国燃气、中国石油成立燃气公司就是例证。这些都将牵制外资的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mctc.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中央高层居安思危正视全球科技重大创新挑战

下一篇:环保违规项目阳奉阴违 国电高层称都是虚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燃气 外资
  • 山东省烟台市电厂2×9F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

    山东省烟台市电厂2×9F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1、项目建设地址:山东省烟台市。2、项目内容:拟建设2×9F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3、项目总投资:230000万元。

  • 西门子助力京西热电荣获“2016年亚洲电力奖年度发电创新技术金奖”

    通过采用西门子先进的SGT5-4000F型燃气轮机技术及专业的发电服务,并结合自主创新,京能集团北京京西燃气热电有限公司(京西热电)荣获“2016年亚洲电力奖年度发电创新技术金奖”。颁奖典礼于2016年9月21日在韩国首尔举行。

  • 力控科技燃气行业总监左永光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4月17日,力控科技燃气行业总监左永光参观了17届国际燃气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并在展会现场接受了《博燃资讯》杂志记者的采访。

  • 力控科技携“城市燃气生产运营管理系统”亮相中国数字管道技术大会

    力控科技携“城市燃气生产运营管理系统”亮相中国数字管道技术大会。长输管线、集输管线、城市燃气、厂区矿区管线领域的行业协会,会同中国石油大学、中科院地理所、清华大学在北京市举办“2013年中国数字管道技术大会”。

  • 欢迎参加力控科技(武汉)研讨会(2013.03.29)

    北京三维力控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办事处将于2013年3月29日下午13:00在武汉湖滨花园酒店举办“智能力控,科技环保”力控组态软件解决方案研讨会。

  • 日本IHI承接澳洲燃气轮机发电设备订单

    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公司(IHI)近日宣布,他们接到了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力拓矿业公司购买4套大型燃气轮机发电设备的订单,订单总额约200亿日元。至此,力拓矿业公司订购IHI的大型燃气轮机发电设备累计达7套。预计发电设备安装工程将于2009年2月开工,2010年5月完工。  力拓矿业公司这次选购的设备为IHI生产的发电用燃气轮

  • 北京市燃气集团输配分公司从德国进口手推式燃气泄漏检测仪

        据新华社报道,5月10日,记者从北京市燃气集团获悉,为确保奥运期间北京燃气生命线的安全畅通,北京市燃气集团输配分公司从德国进口手推式燃气泄漏检测仪,能快速测出针眼大漏点。   输配分公司负责人高顺利说,这种燃气泄漏检测仪的灵敏度达到百万分之一的浓度单位,地下管道只要有针眼大的漏点,就

  • 格尔木30万千瓦燃气电站年底发电

    今年年底,青海格尔木30万千瓦级燃气电站第一组机组可实现并网发电。      格尔木30万千瓦级燃气电站是青海省“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中的重大电源项目,总装机容量280.26兆瓦,机组为两套“一拖一”的PC9171型燃气轮机发电机、余热锅炉、蒸汽轮机发电机联合循环机组。据了解,这个项目是目

  • 苗圩:制造业将进一步对外资开放

    3月26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上表示,我国将对外资进一步开放制造业,同时“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支持政策同样适用于在华外资企业。

  • 官方给出真相:吸引外资由供应链升级导致制造业转移

    “有人认为中国利用外资是不是多了?觉得中国对外投资应该开始发力了,达到持平甚至超过吸引外资。”1月27日,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提到外界对利用外资方面的不同看法。他表示,从规模上看,中国吸引外资不是多,而是少。

  • 外资大撤退,“中国制造业之都”还剩下什么?

    现在你看到的这句义愤填膺、充满民族情怀的标语,道的却不是一场反日爱国运动,而是“中国制造业之都”苏州所遭遇的一场外资撤离大潮。

  • 外资新能源入华 外资车企或坐享其成

    市场开放后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势将被打破,外资新能源车企或“坐享其成”。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是强强联合,利用市场化手段加快纯电动汽车产业的技术提升,以更快的速度取得更好的发展。

  • 前7月我国高端装备业实际使用外资猛增

    前7月我国高端装备业实际使用外资猛增。今年1~7月,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我国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整机制造等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迅速,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405.4%、366.4%、149.9%。

  • 外资企业撤离中国情况大调查

    近日,有媒体报道“外资企业从中国大规模撤离”,一时间,舆论陷入所谓“外企逃离中国”的焦虑。但本网驻外记者调查及国内外权威机构公布的相关数据,皆释放出相反的信息:外企撤离中国非普遍现象。

  • 中国机器人处于行业低端 蛋糕再大也吃不到

    外资机器人在高端领域占比达96%,而国产机器人则以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为主,处于行业低端。如果“高端行业低端化”,国产机器人就会被市场淘汰,再大的蛋糕也吃不到。

  • 外资加入混战工程机械行业亟须自我救赎

    同质化产品的低价搏杀,低标准甚至“零首付”的购机条件,让人瞠目结舌的新品开发速度,乃至从客户信息到海外并购的几近不择手段的白热化竞争……外资加入混战工程机械行业亟须自我救赎。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