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中冶集团总承包的首钢冷轧项目有新进展

中冶集团总承包的首钢冷轧项目有新进展

发布时间:2005-08-09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生产线 机组

导  读:

    8月3日上午10时,首钢冷轧高级汽车板、家电板生产机组(连续退火和No.1、No.2热镀锌)引进项目在北京市石景山海特饭店开标。SMS Demag、VAI、CMI等国际知名厂商参加了竞标。本次招标由北京国际招标公司主持。首钢和中冶的领导、评标专家等30余人出席了开标大会。本次招标的三条机组是首钢冷轧的主要生产线,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其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计划2008年初投产。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mmve.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马钢两套4万立方米制氧机工程开工

下一篇:铜铝通用连续挤压设备大连研发中心填补国内空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生产线 机组
  • 广东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启动

    近日,广东省首个海上风电试点项目“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获得广东省发改委核准,这标志着广东省海上风电开发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南方海上风电联合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本期建设规模为120WM,拟安装34台3 WM风电机组和3台6 WM风电机组

  • 风电海外专利布局亟待加强

    凭借“一带一路”战略东风,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步伐已明显加速。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委员会风能协会早前发布的《2015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简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风电机组制造商已出口的风电机组共计1085台,累计容量达到2035.75兆瓦,风电机组已经出口至28个国家

  • 首份海上风电机组认证证书颁发

    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级社共同举行H151-5.0MW海上风电机组设计认证发布会暨颁证仪式。这是中国船级社在国内颁发的第一份海上风电机组认证证书。

  • 飓风“桑迪”来袭 美国2座核电站部分机组关闭

    由于飓风“桑迪”席卷美国东海岸,该国2座核电站的部分机组在当地时间30日凌晨关闭。核电站工作人员强调,核电站目前没有发生故障,不会对公众造成影响。

  • 如何提高中国风电技术水平

      首先,政府应制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在2010年,应在消化引进的基础上,争取能够自主设计和研发1~2MW的齿轮箱增速驱动和直接驱动机组,并采取措施实现商品化。2015年前后,应能够自主设计和研发2MW以上的齿轮箱增速驱动、直接驱动的机组和半直接驱动的机组。2020年前后,在关键技术方面应能够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 中国风力发电技术与国外发展差距的成因分析

      归纳起来,造成我国在风力发电技术上差距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首先,国产风力发电机组技术起步较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1998年以前,我国基本上以进口风机为主,1998年以后国产化机组才有所增加,由1998年占总装机容量的1.2%到2005年增加到26.4%。但是,我国国产风电机组能够批量生产的是定桨距的600kW、750kW的机

  • 中国风电机组制造技术与国外差距10年以上

      我国1996年以前建成的风电场单机容量基本上是150~300kW,2000年以后以600kW、750kW为主流机型。2001年开始引进4台1.3MW风机安装在辽宁营口仙人岛风电场,2003年在山东即墨风电场安装12台1.3MW单机容量的风电机组。2005年又安装了69台1.5MW风电机组,风轮直径达到70~77m,塔架高65~70m。2005年以来,新疆金风公司、

  • 全球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出现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持续增大。安装大容量机组能够降低风电场运行维护成本,降低整个风力发电成本,从而提高风电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随着现代风电技术的日趋成熟,风力发电机组技术朝着提高单机容量,减轻单位kW重量,提高转换效率的方向发展。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600kW风机占据风机市场的主流。到2001年,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