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未来最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十大通信技术 1

未来最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十大通信技术 1

发布时间:2005-08-31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通信

导  读:

最大和最深刻的变化将是从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的战略性转变,这种转变将深刻影响通信技术的走向。 

  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脱离纯技术驱动的模式,正在走向技术与业务相结合、互动的新模式,从世界范围内,预计在未来十年,从市场应用和业务需求的角度看,最大和最深刻的变化将是从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的战略性转变,这种转变将深刻影响通信技术的走向。

  从技术角度看,网络应用将加速向IP汇聚,电信网和互联网将趋于融合,X.25、FDDI、帧中继、ATM和SDH/SONET将淡出市场;交换技术将由电路交换技术到分组交换转变,软交换技术将成为这个转变的关键;传送技术将从点对点通信到光联网转变,光交换与WDM等技术共同使网络向全光网方向迈进;接入技术的宽带化、IP化和无线化将是接入网领域未来十年的发展大势,xDSL、以太网和PON等宽带接入技术将得到发展,Wi-Fi、UWB和Wireless Mesh等无线接入技术也将大量应用,而HomeRF和ISDN将淡出市场;在无线通信领域,在宽带业务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无线传输作为个人通信的重要手段,矛盾尤其突出,移动通信系统向3G乃至4G迈进将成为必然,同时下一代无线通信的发展催生了很多新兴的技术,如软件无线电、智能天线等等,此外也将使一些诸如自由空间光系统这样的老技术焕发新生,顺应这种趋势,2G移动通信系统和WAP这样的原有技术将逐渐退出市场。

  应该指出,通信技术的上述发展趋势并非短期就能实现,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技术的争夺在接入网和传送网尤其激烈,有无应用前景除了技术是否先进之外,还要考虑成本、用户习惯、已投资多少等等很多情况。另外,限于篇幅,像OFDM、WDM、RPR、虚拟键盘、智能天线、Ad hoc等等很多同样具有先进性和市场性的技术未能收录。

  1. 纳米技术

  纳米是长度单位,为10-9米,纳米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德国科学家首次在纳米尺度上实现光能转换,这为今后设计微器件找到了一种潜在的能源。美国科学家研制出原子级纳米“晶体管”,在此基础上实现廉价批量生产,无疑将给信息技术带来一次新的革命。

  建立在微米/纳米技术基础上的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目前正在得到普遍重视,在无线终端领域,对微型化、高性能和低成本的追求使大家普遍期待能将各种功能单元集成在一个单一芯片上,即实现SOC(System On a Chip),而通信工程中大量射频技术的采用使诸如谐振器,滤波器、耦合器等片外分离单元大量存在,MEMS技术不仅可以克服这些障碍,而且表现出比传统的通信元件具有更优越的内在性能。日前,IBM公司采用MEMS技术已经开发出了能够用在手机等无线装置上的微型嵌入式频率调谐器和其他设备。

  市场研究公司In-Stat/MDR预计,无线MEMS在今后两年将强劲回升。In-Stat预测,在2002年到2006年间,全球范围的无线MEMS(主要是RF MEMS元器件以及无线MEMS传感器)的销售收入将增长37.2%,根据上述预测,2006年射频MEMS(交换/中继器,过滤器,传感器)的销售额将达到2亿美元。

  可调光学元件的一个重要技术趋势也是应用MEMS技术。In-Stat/MDR预测,在光学网络中应用MEMS的销售额将由2001年的3310万美元增至2006年的18亿美元,MEMS技术可使开发就地配置的光器件成为可能,用于光网络的MEMS动态元件包括可调的激光器和滤波器、动态增益均衡器、可变光衰减器以及光交叉连接器等。此外,MEMS技术已经在光交换应用中进入现场试验阶段,基于MEMS的光交换机已经能够传递实际的业务数据流,全光MEMS光交换机也正在步入商用阶段,继朗讯科技公司的“LamdaRouter”光MEMS交换机之后,美国Calient Networks公司的光交叉连接装置也采用了光MEMS交换机。

  更重要的是,MEMS技术仅仅是纳米技术应用的一部分和初级阶段,真正的纳米技术远比MEMS更令人激动,包括Intel、Motorola、台积电、联电等一些芯片厂商都在积极研发纳米技术,90纳米芯片投产已为时不远。可以预料在未来十年,纳米技术对于通信行业必将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

  2. Wi-Fi

  在过去的一年,没有任何一项技术能像Wi-Fi如此热门了,Wi-Fi是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的缩写,曾被视为是科技业余爱好者的玩具,1999年底,IEEE将一系列先进的通信标准合并,形成了被称为Wi-Fi的802.11b标准,该标准允许数据可以利用公用的2.4GHz频段以11Mbps的速率传输,开发无线局域网的初衷就是使用户能够在短途实现和互联网的无线连接,为了提高数据传输速率,IEEE 802.11a和802.11g已经产生,它们采用先进的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进行调制,速率可高达54Mbps。

  据Cahners In-Stat Group的调查预测,Wi-Fi网络适配卡的销售额将在2005年达到创纪录的52亿美元,PC机制造商IBM和DELL已把Wi-Fi网卡作为其机器的标准配置,所有苹果机也都装备了这种装置。与此同时,在电信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很多电信运营商正在将Wi-Fi作为可能的盈利增长点大力发展,如德国电信旗下的T-mobile控制了1400多家星巴克咖啡店的热点Wi-Fi业务,AT&T也在投巨资部署Wi-Fi业务,日前还与IBM和Intel创立了Cometa网络公司来拓展Wi-Fi,以中国网通启动CNC Connected宽带商务网络为首的中国电信运营商们也不落人后,大举进军全国高档商务楼宇。

  Wi-Fi的被诟病的覆盖距离、安全性和干扰等问题也正在得到解决,早期802.11b基站在室内只能达到约100米的有效范围,最近的设备已经可以将此范围扩展到300米~2000米,更大范围的试验正在进行中。2002年底,推进无线LAN普及的业界团体Wi-Fi联盟推出了新的Wi-Fi Protected Access(WPA)安全技术,新的更安全、更抗干扰的802.11i标准也在酝酿之中。此外,业界普遍存在的对Wi-Fi既有的三种标准的争论也在随着双模或多模产品方案的问世而逐渐平息。

  利用Wi-Fi提供IP话音服务的研究也在进行之中,并在2001年进行了第一次呼叫,同年,芬兰通信部长Olli-Pekka Heinonen在赫尔辛基用一个带有麦克风的笔记本电脑通过芬兰Jippii公司的WLAN网络打了一个语音电话,语音效果远远超过普通的GSM,甚至已有专家预测Wi-Fi将取代3G移动通信。同时,Wi-Fi的基站和终端的价格在不断下降之中,Wi-Fi良好的漫游能力也是其一大优势,虽然包括盈利模式等在内的电信级WLAN部署应用问题还在研究之中,但可以相信Wi-Fi的未来前景无量,尤其在连接企业的Wi-Fi市场、连接住宅和住宅内部的Wi-Fi市场和公共热点Wi-Fi市场上更是如此。

  3. UWB技术

  UWB是Ultra Wide Band的缩写,即超宽带技术,是一种使用数Hz到数GHz的超带宽、通过微弱的脉冲信号进行通信的无线技术,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军方使用的作战技术用以雷达通信等方面,但是由于其具有的三大明显优点(高达数百Mbps的数据速率、仅为现有无线技术1/100的耗电量和极低的成本),将其民用的呼声一直很高,2002年2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正式准许UWB技术用以商业用途,日本也设立了UWB工作小组讨论其产业化问题,该项技术开始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由于UWB技术耗电量极低且能进行高速数据通信,因此该技术用以短距离无线网络连接前景广阔,虽然由于其高带宽所可能对观测宇宙的电波电文台和GPS等造成干扰,但是FCC对UWB产品功率的限制解除了人们的顾虑。

  Intel在2002年2月召开的开发商会议上公开演示了传输速度高达100Mbps的UWB技术,美国Time Domain、Multispectral等公司也在进行UWB无线设备的开发和生产,并且已经达到了即将开始提供UWB芯片组工业样品的阶段。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的Cellonics公司创造了一种建立在生物细胞和非线性动态系统(NDS)之上的调制技术,而这种新技术非常适合UWB技术,在UWB中,Cellonics技术可用于改善UWB接收器设计中现行的相关器/非相关器方案。在2002年的汉诺威CeBIT展会上,Cellonics公司展示了一种以11.4 Mbps的速率在5米的距离上传输CD质量音乐、功耗为50 mW的无线UWB音频设备,其简单性令人惊讶。可以预料Cellonics技术简单、廉价和低功耗的特点以及运营商级的性能将加速UWB应用的推广。

  应该指出,UWB和同为热门的Wi-Fi可能不会进行直接竞争,UWB更多的是应用于10米左右距离的室内。在家庭无线网络,UWB良好的流媒体应用恰好弥补了Wi-Fi的不足,两者更可能是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事实上,把UWB看作蓝牙技术的替代者可能更为适合,Time Domain和Multispectral Solutions等公司已经向IEEE802.15委员会提出了UWB规格,而IEEE802.15就是已经标准化了的蓝牙技术,或许UWB将作为“蓝牙2”出现在用户面前。无论如何,UWB通信技术作为未来划时代的通信技术在未来十年必将得到快速发展和市场认同。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mo6g.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未来最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十大通信技术 2

下一篇:开关面板市场:质量竞争升级为品牌竞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通信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