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中国机床发展应避开自主开发几大误区

中国机床发展应避开自主开发几大误区

发布时间:2005-09-14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机床企业 跨国公司 自主开发

导  读:

    自主核心技术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但对于中国机床工具企业而言依然是亟待攻克的壁垒,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发自主核心技术?首要的就是要避免陷入一些不利于自主核心技术开发的误区。

    关于跨国公司认识的误区

    过高估计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是阻碍国内企业开发核心技术的首要因素,因为它直接伤害到中国企业开发自主核心技术的信心。实际上,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常常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那么显著。虽然他们拥有核心技术优势,但在很多情况下,技术本身还不足以使一个企业拥有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将核心技术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过程中,他们可能面临很多障碍:

    首先是战略障碍。战略障碍来源于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非核心地位。跨国公司一般都是把他们的大部分资源和精力用于其母国,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只作有限的投入,这样做的结果是,跨国公司的技术等优势就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比如记者采访的一家德国机床企业,在欧洲和北美市场是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大公司,但为了能够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在国内选择合资企业时,不得不将控股权交给中方。

    另外,有些国外机床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虽然有很好的技术和产品,但在很长时间内对中国市场的关注非常有限,因此出现了售后服务不良导致消费者非常不满意的情况。

    其次是资源障碍。虽然在某些行业跨国公司能够获得高额利润,甚至垄断利润,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跨国公司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许多跨国公司的总体利润率很低,很少拥有未被利用的资源。比如,中国机床企业纷纷斥巨资进行海外收购就反映出很多跨国机床集团正遭遇资金短缺的窘境。

    还有协调障碍。跨国公司一般规模巨大,各部门、各项活动之间的协调非常复杂,这种高度复杂的组织协调,使得跨国公司不容易顺利地把其优势资源从其母国转移,比如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售后服务时,有时不得不从本国派遣工程师。另外,跨国公司由于对我国市场了解不够,有可能即使拥有核心技术,也不知道如何根据我国市场的特点,利用这些新技术开发出适合我国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自身实力判断的偏失

    自主研发中的另一个误区就是过低估计国内企业开发核心技术、提高技术能力的机会。实际上,无论在新兴技术领域还是在成熟技术领域,中国企业都有很多提高自身技术能力,甚至开发核心技术的机会。

    新兴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进入壁垒比较低,只要有高素质人才和适当投入,很多企业都有机会发展新兴技术。许多研究表明,在开发和应用新兴技术上,现有的领先企业,包括跨国公司,时常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

    中国的机床企业利用新兴技术在核心技术开发上取得成功的例子不在少数。

    比如,北京机床研究所研制成功NAM-800纳米级超精密车床,纳米级脉冲当量进给,主轴与导轨采用气浮,实现纳米级精密控制,数控系统采用开放式和纳米级光栅全闭环控制。而纳米技术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是新工业革命的主导技术。 

    在成熟技术领域,中国企业也有机会提高技术能力,缩短与跨国公司的差距。因为技术比较成熟,相关信息就比较容易获得,因此有时候,自主研发成熟技术可能比购买更合适。

    比如,数控螺旋锥齿轮磨齿机床在国际上一直被美国和德国的公司所垄断,国内基本上不具备此类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而湖南中大创远数控装备有限公司通过“产、学、研、用户”相结合,研制成功的七轴五联动全数控螺旋锥齿轮磨齿机床一举填补了国内空白,比国外产品进口价格低将近2/3,而研发的成本则远远低于购买。 

    过分依赖与外方合作 

    关于自主技术的第三个误区是希望完全依赖合作方来提高自己核心技术开发能力。很多中国企业认为自身的技术能力较弱,应该通过与跨国公司合资或合作来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但实践证明,合资对提高企业核心技术开发能力是有限的,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点,跨国公司对技术转移常常持谨慎或保留态度。因此,在合资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技术水平的范围就主要局限于生产制造环节上,而在自主培养核心技术能力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可以学习到所有主要环节,从内外形设计、模型设计、工程设计、工艺设计到生产制造,从而开发核心技术、提高技术水平。

    研究表明,只有当机床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较强时,同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的作用才是正面的。

    比如,秦川机械发展公司收购了联合美国工业公司,这一战略性的重组与整合,使秦川发展一下子拥有了拉削、拉刀、拉刀磨、拉床“四拉合一”等自主核心技术,同时还拥有了齿轮加工生产线的装备能力,具备了向国家重大关键装备工业服务的能力。

    上海明精机床公司收购了德国著名重型数控车床和数控专用机床生产厂沃伦贝格机床制造公司53.6%的股份。实现收购之后,明精公司完全掌握沃伦贝格的核心技术,这样大大改变了我国高效、高精度、重型、多轴联动机床主要依靠从欧洲、美国、日本进口的现状。 

    相对于合资合作,绝对控股的海外并购似乎能更有效地提高自己核心技术开发能力。

    对吸收引进周期的忽视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发展自主核心技术必须从“引进、消化、吸收”开始。长期以来,大多数中国企业的技术发展走的是“引进、消化、吸收”的道路,并认为这是发展核心技术的必由之路,因为日本和韩国企业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前几年,国内机床企业在这方面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北京机床研究所、北京机电研究院、中捷友谊厂都有从引进技术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经验。

    但是,今天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中国企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日本和韩国企业很少面临跨国公司的直接竞争,因此有时间和空间真正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进而发展自主创新。而当前中国企业必须直接面对跨国公司的竞争, 很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mp17.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发电设备企业尖兵位置能否继续保持

下一篇:芯片设计产业窘迫已久 版图漂移下的中国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机床企业 跨国公司 自主开发
  • 日媒:日本机床遭受疫情及数字化双重冲击

    日本工作机械工业会(简称日工会)的统计显示,1~5月日本机床企业的订单额降至3428亿日元,同比减少4成。由于中美贸易战等的影响,各国的制造业企业正在减少设备投资,疫情又构成进一步打击。

  • 聚焦两会 | 来自机床、航空、汽车等行业的声音

    机床是工业的母机,包括机床在内一大批关乎国家工业体系和国家安全的设备发展上有瓶颈、有代差,这需要时间去追赶,这就需要国家层面予以政策支持,比如尽快出台鼓励企业使用国产机床的税收减免或优惠政策,实实在在的支持机床企业摆脱困局、做优做强。

  • 提升服务质量,机床企业将大有可为!

    如今,机械企业竞争激烈,渠道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转战售后服务市场,提升服务质量,将使机床企业大有可为。

  • 机床业对机器人市场需求大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也是数控机床走向自动化更高阶段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

  • 机床企业跨入机器人领域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工业机器人关键应用在于运动控制,而运动控制则是保证机床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 海外知名机床企业纷纷将发展重心转至中国

    从4月9日于北京举行的2011年中国国际刀具技术研讨会上获悉,中国是全球最大机床工具消费国,年消费量超过美、日、德三国消费总和,而随着中国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机床工具消费量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我国机床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536.8亿元,同比增长40.6%,产品销

  • 中国企业并购德国机床企业成果丰硕

       《新华网》日前撰文援引近日的相关访谈指出,近年来中国机床企业在德国兴起并购热潮,且成果丰硕,且目前仍有数项并购谈判正在进行中。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中国企业并购后的情况非常不错,中国和德国的机床企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一方面德国企业可帮助中国企业提高产品

  • 全球顶尖机床企业入驻常州高新区

      全球顶尖水平的精密机床制造企业瑞士阿奇夏米尔集团投资1800万美元,在该区设立常州阿奇夏米尔机床有限公司。        常州国家高新区10日发布消息,全球顶尖水平的精密机床制造企业瑞士阿奇夏米尔集团投资1800万美元,在该区设立常州阿奇夏米尔机床有限公司,给传统装备强市

  • 水泥企业要向国外跨国公司学习什么?

          10月25日数字水泥网转载了第一财经日报黄海的一篇文章《海德堡水泥集团高管施浩然:并购是我们一贯策略》,海德堡水泥集团中国首席业务总监施浩然(Albert Scheuer)对该记者说:“在海德堡水泥130年的历史中,前100年都是通过收购来发展的,其间我们只新建过1条生产线。”这句话

  • 水泥业与狼共舞谋双赢

      近两年我国水泥业已形成内资大型集团、内资区域性企业和外资巨头三分天下的格局。华新水泥董事长陈木森认为,水泥跨国公司对中国水泥行业的投资,不仅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还为国有水泥企业的资产盘活、重组注入生机。   1999年,华新水泥开始与外企合作,向HOLCHINB.V.公司增发7700万B股。“与外资共处时,既要

  • 跳马•出车•当头炮 中关村自主创新路线图

    2005年6月17日,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考察的温家宝总理,妙用车马炮寄语全国高新区,要像车一样勇往直前,像马一样与日俱进,像炮一样跨越发展。    作为我国科教智力资源最为丰富和高新技术企业最为密集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多年以来,努力探索和实践具有中国特色,以企业为主体,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发展道路

  • 跨国公司加速抢滩我国医疗设备市场

        中国医疗器械与药品的销售额比例为1:8,而这一数字在发达国家的比例接近1:1。无疑,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是巨大的。中国市场高达95%的高级医疗设备仍然依赖进口。尤其在中国加入WTO后,关税在2000~2003年间就由11%降到5%~6%。另一方面,由于过去医院对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采取了双重收费标准,这也

  • 跨国公司吞并我装备制造业五大案例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的核心和基础,是综合国力的根基。一国装备工业的发达程度,是国家工业和科技水平的标志。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有一个不良倾向,就是各地方把吸引外资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国企改制的主要途径。在地方政府鼓励下,跨国公司乘机加紧并购国内各地方的行业排头兵企业

  • 世界500强33家入驻河南

      日前,记者在河南省利用外资重点项目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底,在河南投资的大型跨国公司已达47家,其中有33家是世界500强企业。     据悉,今年以来,河南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接连不断: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与世界500强之一的英国GKN工业集团合资的项目建成后

  •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的战略特点

      当前,国际投资新的变化趋势之一是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日益全球化,跨国公司在境外设立的研发机构不断增加,如日本注册资金逾10亿日元的制造企业拥有海外研发机构的占10%以上,而美国因其高科技的先天优势,已成为别国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最集中的“磁场”。随着世界资本在中国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跨国公司将研发中心(R

  • 闽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 2015年实现机器人自主开发

    经福建省政府同意,日前,福建省经贸委、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福建省机器人、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实现机器人自主开发。

  • 中国机床发展应避开自主开发几大误区

        自主核心技术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但对于中国机床工具企业而言依然是亟待攻克的壁垒,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发自主核心技术?首要的就是要避免陷入一些不利于自主核心技术开发的误区。     关于跨国公司认识的误区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