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中国汽车应以技术创新“奇袭”全球市场

中国汽车应以技术创新“奇袭”全球市场

发布时间:2005-12-27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自有品牌

导  读:

[img]200512279394025998.jpg[/img]
   当世界各大汽车巨头在忙着为员工进行中文培训的同时,中国汽车生产商却在为其产品配上阿拉伯语、俄语等说明书。尽管存在着比翻译说明书艰巨得多的挑战,中国汽车毕竟开始走向世界市场了。

  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汽车出口增长达133.6%,首次超过进口,超出数为7000辆。在本土主要的国有汽车商全部与跨国巨头“合资”后,土生土长的中国汽车品牌吉利、奇瑞、长安、哈飞、长城等纷纷走出国门。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汽车业目前初步具备了“开出去”的能力,特别是在中东、拉美、东南亚、非洲等低端市场可以有所作为。

    机电业分析师林叶良说,尽管落后于欧美韩日,中国汽车制造在发展中国家仍处于较领先地位。而且中国汽车生产能力与出口额间的差距也很能说明问题。

    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出口额占全行业销售额约为1%左右,汽车整车出口占国内产量约1.5%左右。林业良说,工业化国家整车出口量占国内产量40%以上。这一客观差距表明中国这个世界汽车大国“走出去”的前景可观。

  中国汽车走出去确实是个好消息,但是对汽车生产者来说,则更多是产能过剩、竞争白热化的巨大压力。

  日前从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上透露的消息说,“十一五”期间中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形势将更严峻,汽车行业产能将比实际需求可能多一倍以上。

  摩根士丹利预测报告称,虽然明年中国汽车需求仍将增长15%至20%,但行业产能也将增长20%。

  这已经使中国汽车业陷入“增产不增收”的窘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近统计,今年前三季度,6224家汽车企业总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7.18%,但利润下降39.29%。

  中国汽车“开出去”堪称历史性转折,但民用机电产品设计师韩元博士则认为,如果没有全盘的海外战略,“增产不增收”同样可能发生在海外。

  “扩大汽车出口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能性,但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汽车整车出口,这才是提升中国汽车产业总体水平的可行之路。”他说。

  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汽车出口以载重车和商用车为主,小轿车比例不到20%。在进出口汽车产品价格上,出口小轿车平均单价8336美元,进口小轿车平均单价29180美元,中国出口三辆半汽车才能换一辆进口车。

  到今年12月,从天津装船运往美国市场的电动汽车将达到106辆。这是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第二批出口美国的纯电动汽车,也是目前中国唯一实现出口并成功进行商业化运作的纯电动汽车生产企业。这让一些业内人士看到了中国汽车在欧美韩日“分割”的全球市场立足甚至“后来居上”的可能。

  “惟一突破口只能是技术创新。在能源和环保逐步成为汽车业新风向标的时代,开发研制和使用电动汽车成为解决这两大难题的最佳途径。”韩元说。

  目前全球汽车业风雨飘摇,在大众宣布放弃在中国扩大产能计划同时,丰田却独领风骚,抢得全球汽车业龙头地位,并继续在中国和美国扩大产能。丰田的胜利在于产品创新。丰田混合动力车普锐斯最近在全球热销就是一个明证。这也是对中国汽车前景的最好启示。

  而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投入,这考验着企业的规模和财力,呼唤着资本有效集中。

  专家认为,未来五年中国汽车业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盲目扩大产能的竞赛必须停下来。国内汽车产业在世界汽车巨头、国有汽车企业集团和民营企业之间将进行新一轮的重组兼并,国内汽车产业将结束“战国”状态,向几个具有竞争优势的汽车巨头集中。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muv3.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水泥行业的新走向

下一篇:新疆:5年后往东部输电50亿千瓦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自有品牌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