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要提高可操作性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要提高可操作性

发布时间:2006-01-30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节水灌溉技术

导  读:

   “在广大农村研究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要求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和承受程度,保证技术和设备真正符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水利研究所所长高占义说。为此,高所长介绍了几种简便易行的技术。
    小畦灌溉:小畦灌溉是我国北方井灌区行之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河北、山东、河南等地,正在逐步推广应用。其优点是灌水流程短,减少了深层渗漏,因此能节约灌水量,提高灌水均匀度和灌水效率。小畦灌溉就是相对过去长畦、大畦而言,将灌溉土地单元划小,但畦子的大小也不是越小越好,一般情况下,如果地面坡度较大,土壤透水性较弱,则畦田可适当加长,入畦流量适当减小;如果地面坡度较小,土壤透水性较强,则要适当缩短畦长,加大入畦流量,这样才能使灌水均匀,防止深层渗漏。灌水时往往采用及时封口的办法,即当水流到离畦尾还有一定距离时,就封闭入水口使畦内剩余的水流向前继续流动,至畦尾时则全部渗入土壤,可以采用七成封口、八成封口、九成封口或灌流封口等。
    沟灌技术:主要针对玉米、棉花、甜菜等行距较大的农作物。沟灌是指在甜菜行间开沟灌水。沟灌能节约用水,减少土壤板结。应用较多的方法是浸润沟灌,即以小水流渗灌,借助水分在土壤中的渗透作用,提高土壤含水量。这种灌法的优点是:水分渗入多,蒸发量小,可以减少灌水次数,节约用水、降低成本。浸润灌溉时土壤渗水一般可达40~60厘米深,多者达到80~100厘米。浸润灌溉的灌水量可通过木板做的水量调节板或草把等来调控。灌水前将调节板的放水孔对准水沟放好,用土固定住板的两端和边缘,防止漏水。灌水时随时注意防止杂物堵塞调节板的放水孔,以便保证各个沟灌水量一致,并同时灌完。当各沟灌水接近苗行末端时,即立即堵住输水渠的进水口,取下水量调节板,放到没灌的地块,继续灌溉。
    波涌灌溉技术:波涌灌溉是一种新型的地面灌水技术,它采用大流量、快速推进、间断地向沟(畦)放水的灌水方式。与传统的连续水流沟(畦)灌溉相比,灌溉水流不再是一次推进到沟(畦)的末端,而是分段由首端推进至末端,在一个灌水过程中包括几个间歇供水周期。间歇放水使水流呈波涌状推进,由于土壤孔隙会自动封闭,在土壤表层形成一薄封闭层,水流推进速度快。在用相同水量灌水时,间歇灌水流前进距离为连续灌的1~3倍,从而大大减少了深层渗漏,提高了灌水均匀度,田间水利用系数可达0.8~0.9。波涌灌溉停水期间地表会形成致密层,土壤的这种表面边界条件的变化使得土壤入渗率和地面糙率减少,有利于提高灌水效率及灌水均匀度。
    分段给水技术:传统的地面灌溉方式是连续地向沟(畦)田输入一个大致不变的流量,直到灌完一个沟(畦)为止。在水流推进过程中,入渗水流量尽管沿沟(畦)长逐渐减少,但仍是连续的,所以又称为连续灌溉。而间歇灌溉则是以一定的或变化的周期循环间断地向沟(畦)田灌水,即交替地向几个沟(畦)田供水。间歇灌溉开始时,当水流入沟(畦)一定距离时停止供水(即将水改口入另一沟畦),待田面水层消退后,再开始供水。第二次供水推进长度为第一次供水的湿润长度加上新推进的一段长度,然后再停止供水,等到再次消退后再供水,不断重复这种循环直到灌完全部沟(畦)田为止。
    激光平地技术:土地平整出苗齐,受水、受肥均匀,作物产量才能高。因此,平地技术对于农业节水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激光平地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先在美国应用,随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被誉为改进地面灌溉的突破性技术。该技术感应系统的灵敏度比肉眼判断和拖拉机操作人员的手动液压系统精确10~50倍,因此能够大幅度提高田间土地平整的精度,精度可达到(±)2cm。使用这种技术可节水30%~50%、增产20%~30%。目前,我国农田平整程度差,田间灌溉效率低,尤其是西部地区更低。科技部的有关报告表明,采用激光平地技术,田间灌溉效率可由改造前的40%~50%提高到70%~80%,对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中国青年报 商伟)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n0fc.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江苏淮安市长检查污水处理厂工程进展情况

下一篇:中国机械制造业奋起直追德国同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节水灌溉技术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