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3G走向中国普通消费者的脚步日益临近,电信运营商和SP都纷纷提前规划基于3G高速无线接入特性的“杀手级”业务。以往的增值业务规划思路主要着眼点是高端商务人士和青年时尚人士的需求,因为他们的个人消费能力强,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然而,“杀手级”增值业务不应该仅仅针对上述两个群体,而忽略3G用户群体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中低端使用者。因此,诺盛咨询高级分析师杨大鹏指,3G增值业务还应该从日常生活找市场。
中低端3G使用者消费群体呈现四大特征:一是资费敏感程度高;二是对娱乐、商务、上网浏览等时尚业务兴趣不大;三是日常生活较为节省;四是工作时间固定且有规律。
以上四大特征的前两条,可谓是基本否定了以往的无线增值业务思路;然而,后两条特征给3G增值业务规划指出了新思路:如果新规划的3G增值业务能满足该群体节省生活成本,不受其固定工作时间限制,资费定价合理的3个需求,那么这类3G增值业务就有可能受到中低档3G用户的青睐。
有业内人士给3G新业务规划提出了一个方案,并且分析了方案的实施难度和业务运营模式构建。
这就是智能交通服务。中低端3G用户往往在日常生活中对公交系统依赖程度较高,然而随着城市公交系统的日益复杂,城市交通堵塞状况的加剧,以及在陌生城市或者同一城市陌生地区的公交线路的不熟悉,该用户群体的交通费用偶尔会产生异常增量。主要的异常增量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上班时间的交通堵塞,造成公车到站的时间不规律。有时候刚到公车站看见自己要坐的那一路车已经开走了,有时候又左等右等等不来。最后,只好打车上班,避免迟到罚款。二是大城市的公交系统非常发达,但是由于对城市的部分地区或者陌生城市公交线路不熟悉。往往不知道选择哪一路公交车,该怎么从现在所处的位置去公交车站;更麻烦的则是需要转车的情况,到底该在哪站转,怎么转时间最节省;到了中转站后,等候多久下一班车才到站。这些问题都是很让人头痛的。最后,要么就是大海捞针得找路人和公交车售票员打听,要么干脆打车去前往目的地。
根据需求分析,专家建议电信运营商开发具有以下功能的智能交通服务:
通过3G手机设定出发地和目的地公交车站,经过已经和公交GPS调度系统接驳的3G智能交通服务平台,获知计划乘坐的公交车实时运行情况,预计到站时间。
当用户到达一个陌生地区时,3G的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能告诉你离你最近的公交或者地铁站在哪里,详细的步行路线是什么。根据3G的出发地和目的地,它能提供一个路线选择,该路线选择还和公交线路数据库联网,能自动剔除该时段不提供运营的公交线路。并且每条路线选择都有到达目的地的大致时间、距离、票价等信息,以供用户选择。更贴心的是,它能根据公交GPS调度系统实时更新的路况和公交车到站信息,不断更新你在中转站乘坐的车次,让你可以选择最便捷的公交车到达目的地。
到目前为止,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深圳、武汉等大城市都在部分线路使用了公交GPS调度系统,以供科学调配和监控公交系统运行。随着使用公交GPS系统的城市和线路正在不断的增加,公交GPS调度系统在全国城市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潮流。
3G手机的屏幕大小和3G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完全能够胜任实时交通信息查询和传送,不会给用户使用体验造成影响并且3G网络的LBS服务已经是标准配置。
可以这么说,该系统的技术实现难度不高。而且该类便民服务往往能够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广,政府部门的支持可以减少电信运营商和公交系统的协调难度,并且采用合理的利润分配模式的情况下,能充分调动公交系统的参与积极性。
通过良好的业务模式搭建,智能交通系统可以衍生出一条良性产业链:运营商,可以通过3G用户的收费和赞助商赞助,实现3G增值服务的盈利型发展;赞助商在公交线路站点和沿途的餐馆、酒吧、超市等可以通过给运营商赞助的方式,增加企业知名度,获取广告效应;公交系统的公交GPS系统由传统的成本中心,单一的公交调度指挥系统变成了利润中心;而对于3G用户,每月的少量服务费用可以换取生活的便利和经济上的实惠
以北京为例,北京的出租车起步价为10元,只要该系统平均每月能给3G用户节省一次打车费用就是10元,更不用说公司的迟到罚款了,保守估计全年对于3G用户的经济效应平均能有120元。如果以2—5元/月的收费模式进行运作,这将是非常大的一个增量市场。
3G增值业务的营销模式搭建应该从普通人日常生活作手,3G用户同时也是一个需要衣食住行的普通人,只要运营商推出的服务能够在便利性和资费设定上取得平衡,相信3G增值业务肯定能够不仅是盈利的,同时也是具有良好社会效应的。运营商的经营眼光不要仅仅局限在从3G用户那边收取费用,更大的是做强一个产业链,以整个产业链的控制者来获取更高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