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全面解决方案,究竟是麻痹了大脑还是提高了能力?

全面解决方案,究竟是麻痹了大脑还是提高了能力?

发布时间:2006-09-21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全面解决方案

导  读:

5月的最后一天,一位从美国飞来给中国客户提供技术支持的国外某IC供应商产品经理告诉我:“现在给中国工程师提供技术支持越来越难做,他们都要求我们提供Total Solution,我们的产品越来越多,压力也越来越大了。”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他告诉我:“来中国三天, 我几乎全是在客户那里度过的。” 

稍早时候,4月18日,电子工程专辑网站一位叫“cotulla”网友在电子工程专辑网站论坛中发了一个题为“全面解决方案对工程师的危害”的措辞激烈的帖子,在这个帖子中,他指出:“现在全面解决方案已经成了在中国榨取最高利润的方法。只有国外的大公司才有这个实力把自己所有的产品都提供Total Solution,国内的工程师象吃麻醉品一样越来越上瘾。现在是,我国自己IC设计公司的产品不容易得到应用,因为没有人肯花时间精力去做试验和研究,这种十年以后得收获的事没人肯干。所以,现在大部分工程师成了国外的大公司的间接方案测试员。我认为,十几年来急功近利的国情和心态使我们与国外在电子技术上的差距越来越大。” 

Total Solution—全面解决方案,这个曾经让无数设计工程师怦然心动的心头好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它真的是腐蚀我们的麻醉剂吗?它是不是可以提高我们设计能力的传说中的“人参果”? 

起源 

Total Solution并不是IC原厂发明的,这个最初由IC代理商为推销自已代理的所有产品进入某些新产品领域而做的中性方案设计服务,推出后就备受欢迎不是没有原因的。它环绕一个新产品设计方案把代理商所代理的数家公司不同的IC、主动器件、被动元件全部打包进入此方案,进行捆绑销售,这个本以销售产品为目的的方案让聪明的IC厂商看到了商机和利润空间,于是,把单一功能的IC加上周边IC演变成高度功能集成的SOC,又把一个产品所需要的IC做成几个大规模的SOC套片,如今TV、STB、MP3等产品已可见其芯片功能的高度集成性,在手机、数码相机的方案中的往往则是一个高度功能集成的SOC主芯片加上一个为主芯片专门设计的电源管理芯片PMU就可成为一个Total Solution,这个方案降低了电子设计的门槛,好处是简单易行,最终产品工厂可以不需要高级设计师就可以生产电子整机产品。所以,全面解决方案是为产品销售而出世的,可以说,它先天带有资本的烙印,鲜有创新技术的痕迹。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FAE部经理/高工颜重光指出:“为了市场竞争,产品必需有个性化的差异才有卖点,因此所谓的Total Solution只是一个中性的、通用的方案,要成为市场热销的产品还是需要有经验、有才气的设计师做符合市场需要的最终产品设计,使之成为量大的产品。”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中性、通用的方案,为什么还使得本土企业趋之若骛呢?近年来,消费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明显提速,消费者期望产品价格不断降低,这给中国整机企业带来了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逼迫他们不得不寻找能降低成本和加速产品面市的方案。资深设计师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彩电技术开发中心总体技术设计所长陶显芳 指出:“鉴于中国目前企业的结构性质和市场需要,中国的企业在短期内还是以整机生产为主,整机生产商也不会投入很大的力量去进行全面解决方案的技术开发,因为技术开发周期很长,风险很大,而且也不便于管理,技术分工越细,管理就越困难,当一个产品生命周期一过,需要调动技术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在这时候会有很多人跳槽。在技术资源相对过剩的情况下,整机生产厂宁愿从外面买技术方案,也不愿意自己从头到尾什么都去开发。这是一个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步电脑行业比其它家电行业走得最快,所以,到最后电脑生产厂商能留下来的也没有几家,而其它的上游技术供应商到最后也都变成了它的服务商。” 

实际上,Total Solution不仅是在整机设计中风行,而且已经逐渐向产业高端游走。一位著名EDA工具商的技术顾问无奈地表示:“目前许多IC设计企业也要求我们提供Total Solution,我们不光提供工具给他们,还得帮他们设计。” 

而且,Total Solution也不再局限于中国,本文开头提到那位产品经理表示:“以前日本企业通常很注重自己设计方案。但最近他们也开始要我们提供Total Solution了。” 

福兮祸兮? 

哲学上有个著名的论断: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对于Total Solution的风行,我们不用去论述其存在的理由。但我们应当关注它能给中国工程师带来什么影响。对于它带来的好处,颜重光表示:“Total Solution降低了新工程师进入产品系统设计的门槛,他们可以藉此很快了解一个现成的产品架构方案。” 

电子工程专辑网站网友“jamine”也表示:“我认为不是全面解决方案害了中国工程师,恰恰相反,它帮助了很多初级工程师从懵懂到走向成长。中国的工程师有很大部分由于教学质量的落后和实践手段的缺乏,实际设计能力比较低。全面解决方案提供了起步的方向。但是,如何超越全面解决方案,从根本上理解电子电路知识,则是成为优秀工程师的不二法门。我认为如果自己不思进取,反而怪罪全面解决方案的想法是不妥当的。” 

但是,凡事都具有两面性,颜重光就表示:“Total Solution的缺点是很难深入了解,另外它可能会使工程师产生依赖性,从而降低自主创新的能动性。”网友“Mcuplayer”更指出:“国内很多企业,在核心技术上使用Total Solution,所以整个行业就那几个方案,大家只好搞价格战,因为大家的产品太相似了。其实老外也用Total Solution,但是用在周边技术上,比如Microsoft的键盘鼠标完全是“完整解决方案”,一样很滋润。” 这实际上为200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树百家MP3厂家集体消亡做出了精彩的注解。 

中国人自古不乏智慧,尤其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但是如何从Total Solution学到知识?如何不依赖Total Solution?电子工程专辑网站网友“永不后悔”的见解颇有独到性:“我认为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对别人提供方案不加研究。我们工程师要做的是举一反三,吸收国外精华,技术,设计思路等来发展自己。不是吗?在这里我想翻翻老底,我们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说我超过西方的,例如火药,最早的发明者是我们的祖先,而传入西方的,难道他们不是在抄袭吗?不同的是他们会改进,创新。我们要做的不是去管谁的技术方案,而是学习人家的先进性学习人家的思路,进而在这些成就上进行创新,才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全面解决方案并不是罪愧祸首,罪魁是不知上进,不理解创新思想!” 

“jamine”也指出我认为全面解决方案只是证明了其芯片是可用的(当然要看到DEMO板才能算数)。怎样设计解决方案根本就是系统工程师的职责。假如系统工程师不能超越全面解决方案的话,他只能永远是个不入流的工程师。 

而且如果工程师善于学习,可能会使企业在竞争中变被动为主动,“jamine”表示过于依赖全面解决方案的现象说明了中国目前非常短缺系统级设计人才。好的系统工程师应该能够利用现有的各家芯片资源,搭起一个非常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而且,这个方案应该在每一个子系统都有尽量多的Second source。只有这样,系统设备制造商才能利用芯片厂家之间的竞争,坐享渔翁之利,而不是相反。 

他举例说几年前我曾经采用一家国外公司的成帧芯片,利用它的环回功能,把它改造成交叉连接芯片来使用。国外的FAE知道后非常惊讶,原来他们无意中已经设计出了一个多功能芯片。由于市场上类似的成帧芯片也比较多,他们只能降低了交叉芯片的价格。 

Total Solution可谓一把双刃剑,善用它,才能让你集百家之长、笑傲技术江湖。正如那位EDA工具商的技术顾问所言:“Total Solution因人而异,它对工程师有用或无用,在于自己的把握。”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nchj.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揭开“离岸设计”面纱,美业内人士有话说

下一篇:“电润湿法显示技术”显示巨大潜力,商业化进程全面展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全面解决方案
  • 德国倍福 2017 年全球销售额达 8.1 亿欧元,较上一年增长 19%

    德国倍福 2017 财年全球销售额达到了 8.1 亿欧元,较上一年增长了 19%。2017 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势头加强,而这也影响到从通用制造系统工程到楼宇自动化等所有行业。倍福为自动化的各个领域提供不同性能等级的全面解决方案。凭借其高可扩展性,公司的控制和驱动产品可以用于最广泛的应用领域。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