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我国食品包装的未来走向 1

我国食品包装的未来走向 1

发布时间:2006-11-09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食品包装

导  读:

    进入21 世纪以来,中国包装行业总体水平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显示出了极大的增长潜力。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包装行业也步入了健康、稳定、快速的成长阶段。2006 年至2010 年将继续保持7%的高增长速度,总产值将达到4500 亿元。中国食品、饮料、医药、烟草、日化、电子等行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也为国内外包装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据资料统计,从目前情况看,全球的包装机械需求预计将以每年5.3%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达到290 亿美元,包装设备生产增长最快的是在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将从刺激国内需求中获利,并在发展中国家寻找当地合适的生产厂家,特别是在食品加工厂家进行投资,提供包装机械设备。
    PET 啤酒瓶将成为整个行业关注的焦点
    在我国饮料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饮料包装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传统的玻璃瓶到时下最受欢迎的PET 饮料瓶,品种越来越多,外型越来越新颖。目前最流行的PET 饮料包装最早于上世纪70 年代由百事可乐公司首先推出,价格便宜、透明性、气密性、耐压强度好及易造型的特点,使其在饮料包装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90 年代初期,日本推出了耐热PET 生产设备,使PET瓶可实现热灌装。目前世界主要饮料大国在碳酸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茶饮料、瓶装饮用水四大饮料包装中使用PET 材料的比例已经超过60%。
    当PET 材质应用于饮料包装行业时,对吹瓶工艺所需的空气压力品质逐渐提高,AF 为满足这一得大市场,开发出一系列40bar 的无油空压机。目前,有超过1500 台的AF 空压机被广泛使用于世界上100 多个国家。
    4 年来,AF 的产品在中国的销售情况稳定发展。随着国内同类产品水平的不断提升,AF 也在不断完善自我,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降低成本,实现在服务和销售上的双重进步,这对AF 在中国未来几年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回顾行业发展,1998 年到2001 年是中国饮料行业PET 发展的高峰期,2002 年至今此领域一直处于发展的平稳期。对于未来,我们很看好PET 啤酒瓶市场,这个市场的发展潜力很大,甚至可以超过现有果汁、饮用水的市场需求。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发出了PET 啤酒瓶,PET啤酒瓶的发展已成为了整个行业引人关注的焦点。在国外市场已出现了PET 啤酒瓶生产线。相信未来的中国市场,在此领域会有更加显著的突破。
    食品包装质量控制有章可循
    目前软包装以其质轻、美观、性优、价廉的独特优势,已成为食品包装的主流,其性能质量更关乎到食品在存储、运输、加工、销售过程中保持新鲜、防止变质、方便运输存储这些实际问题。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又经济便捷地解决这些问题,对包装材料进行检测控制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已引起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厂家、包装材料供应商乃至消费者的关注。目前食品包装检测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阻隔性测试
    阻隔性通常是指包装材料对气体、液体等渗透的阻隔作用。由于阻隔性能直接影响到食品的质量及保质期等关键问题,所以在众多包装测试项目中处于重要地位。以我们常见的食品包装为例,乳制品包装的氧气透过量对于牛奶的保质期至关重要。大量测试结果表明,对于鲜牛奶包装而言,包装物的透氧量在100—150 之间,冷藏保质期在10 天左右,透氧量控制在5 以下,那么保质期就能达到1 个月以上;对于熟肉制品来说,不但需要重视材料的透氧量,防止肉制品的氧化变质,而且还要注意材料的阻湿性能,预防产品水分大量散失而使颜色变深发暗;对油炸类食品如方便面、膨化食品等,包装材料的阻隔性能同样不容忽视,这类食品的包装主要是防止产品氧化酸败,因此要做到密闭、隔绝空气、避光、阻气等,常见的包装主要是真空镀铝膜,通过检测,这类包装材料的透氧量一般应在3 以下,透湿在2 以下;还有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气调包装,不但要控制材料的氧气透过量,对二氧化碳的透过性也有一定要求。综上可以看出,包装阻隔测试在包装品质控制方面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而且阻隔性测试与当前全球软包装行业追求产品高阻隔性能的热潮相吻合,其设计也代表了包装检测的前沿技术。目前用于阻隔性测试的检测设备主要有透气性测试仪、透湿性测试仪、透氧仪、气体渗透仪、容器/薄膜透氧仪等。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nf17.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我国食品包装的未来走向 2

下一篇:暗藏虚火,中国光伏产业靠什么争上游 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食品包装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