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2010年 上海交通全面信息智能化

2010年 上海交通全面信息智能化

发布时间:2007-05-07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信息智能化 上海交通

导  读:

    上海是个大城市,交通是个大问题,特别是在汽车数量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以及2010年举办世博会期间给上海交通所带来的巨大车流、人流压力。所以建立一个智能化、信息化的交通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1月23日挂牌成立的上海市交通信息中心就将承担起这个责任。 
从信息共享到部门联动 
     过去,上海市的交警、市政、交通局等部门各自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交通信息采集和管理的成熟办法,这些系统的职能就是为各自部门的日常工作搜集所需信息,不过这些信息中,有不少还仅仅只能为自己的部门服务,这从某个方面来说就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很多时候还会造成管理上的低效率。例如,市政公司在某一路段进行突击管道施工,而这个信息仅在市政公司内部流通,交通局对此并不知情,在没有得到通知的情况下,部分公交线路仍然按原线路行驶,势必造成不必要的拥堵。 
“我们的信息中心就是要提高上海市交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在各相关职能部门形成有效的共享机制,从而大大提升管理的效率。”上海城市发展信息研究中心信息综合部主任何承说。“今后再遇到上述的情况,市政部门一旦发布信息,交通局就可以实时获得道路维修的详细情况,提前调整公交线路的路线;而如果遇到交通事故造成的道路损坏,通过交警部门的信息共享,市政部门同样可以做到实时联动反应,不用通知,就可以立刻赶赴事发现场抢修。” 
信息合理利用是核心 
      上海城市发展信息研究中心主任江绵康说:“智能化交通最核心的思想是指把交通设施、出行者、交通工具等各种各样的信息采集起来,通过处理以后加工成有用的信息,再发布给广大的社会公众、政府部门、市民和管理者,他们将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并加以利用。”而上海交通信息中心作为直属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是一个为政府、社会公众和相关企业提供交通信息服务的公益型事业单位,它将为上海市交通信息资源的数据中心、交通信息共享与交换的枢纽和交通基础信息提供、发布的主渠道。 
2010年覆盖全市 在信息采集方面,交警、市政、交通局等部门将依托自己原有的系统采集交通信息,从各个子系统采集上来的信息,将在各部门的二级平台集中并统一发送和共享给交通信息中心,中心将为上述每个部门提供统一的接口,使各方数据可以畅通无阻,形成一方面获取、一方面发布的双向共享体制。 除了依托原有平台,中心还联合多方共同开发了上海市中心区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系统的组成上分为三个部分:中心区地面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中心区快速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和中心区道路交通信息存储和共享平台。目前,上海已在606个地面道路路口设置2600个交通信息采集装置、79个路口摄像机、10套交通数据视频检测设备、87套行程时间预测设备和7块可交信息板,并将交通信息接入现行的交巡警监控中心。形成一套区域范围为“申”字型,覆盖高架及与上、下匝道相关的地面道路和79条主干道的信息系统。 江绵康表示,上海是国家实施智能交通系统的试点城市之一,上海市中心区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仅作为切入口,可以为上海未来智能系统的实施创造一些基础性的条件,2010年该系统将覆盖上海全市,并增加交通事件信息、气象信息的采集、客流、静态交通信息的采集。 
世博会上显身手 
     何承向记者展望,在交通信息中心逐步成熟完善的过程中,作为上海市民,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路况信息诱导牌”,无论在高架,还是地面行车,上海市民都可以随时把握前方的道路状况;除了诱导牌,在电视、电台、网络等传统主流平台上,信息中心都将为他们更快捷地提供信息,而老百姓则能通过多种途径,方便而准确的掌握第一手的交通信息;对于开车的市民来说,在自己的车载终端上实时查阅路况信息将成为现实,信息中心的海量权威交通信息,将成为车载定位系统最可靠的判断依据。 
     据悉,上述这几项功能均有望于近两年实现,而整个交通信息中心最终预计在2009年完全建成,其信息内容也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交通信息,航空、港口、气象等信息将一起融入中心准备构建的大交通信息平台。今后,平台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还将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开辟更多的增值服务,并期望以此带动起整个车载服务行业的产业链。 
     另外,信息中心还将配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世博会交通信息化建设方案的研究,赶在2009年完成信息中心建设,也正是为了中心能够在世博会期间为全世界游客提供智能化的交通信息服务。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nom2.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方大自动化签约深圳地铁工程

下一篇:节能减排不畏急难 凸现决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信息智能化 上海交通
  • 这3个“i”大有来头 工博会看欧姆龙开启中国制造新纪元

    欧姆龙设立Integrated(控制精益化)、Intelligent(信息智能化)、Interactive(机器·人化)三大展区。以“传感 & 控制(Sensing & Control)+智能(Think)”将高精度控制、信息化、人机和谐充分融入到中国的制造现场,推动智能装备和关键技术的发展,开启中国制造新纪元,欧姆龙蓄势待发。

  • 2010年上海交通将全面实现信息智能化

        上海是个大城市,交通是个大问题,特别是在汽车数量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以及2010年举办世博会期间给上海交通所带来的巨大车流、人流压力。所以建立一个智能化、信息化的交通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1月23日挂牌成立的上海市交通信息中心就将承担起这个责任。   从信息共享到部门联动   过去,上海

  • 世博会上海交通智能化

         2010年3月8日下午13时30分,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记者会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主题是“走进世博,共享世博”。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提到,在安全高效管理方面,我们的智能交通,能够达到每五分钟把全市交通更新一遍,使大家极快地看到哪里堵车、哪里交通方便的信息。

  • 低速磁浮有望引入上海交通

      在完成技术研发的基础上,未来上海将建成首个低速磁浮列车的生产基地。昨天,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透露,低速磁浮车辆产业化基地近期将在电气临港基地动工,投资3.1亿元,未来将达到年产60辆的生产规模。   低速磁浮交通系统是上海“科教兴市”的重大项目之一。在车辆的静态和动态调试的基础上,目前科研任务已基

  • 世博前上海交通将全面智能化

      记者从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获悉,今年年内,虹口、闸北、杨浦3个区将按计划加入地面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分中心的建设,完成本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全面联网。这将进一步推进2010年上海交通全面信息智能化。  据悉,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是一种有效获取道路交通信息、实时掌握道路基础设施运行效率情况的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