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针织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日新月异(上)

针织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日新月异(上)

发布时间:2007-06-19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机电一体化 针织设备

导  读:

 “从2006年进口针织机械和缝编机的海关统计数字来看,设备进口数量同比下降,但进口金额同比却增加,这说明进口单机的价格提高了,也可以分析为进口设备的技术水平提高而售价也提高了。”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高级工程师徐妙祥说,这意味着目前在针织产业更新改造或进行新投资时,将更多地购买高水平针织设备并将资金花在了国外产品上。国产针织机械为何受到冷落呢?徐妙祥认为,由于我国针织机械的不同类别的产品发展历程不一,发展情况和问题也各不相同。但从提高产品技术水平的角度入手,还是有一些共同的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徐妙祥对国产针织设备的着力点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是机电一体化水平和电脑控制技术的提高和优化,其中电脑控制系统和制版系统(CAD)尤其需要企业加强研究攻关。第二是技术水平的提高,涉及技术水平的一些具体因素,包括对新型原料的适应性、产品质量控制、机器效率的提高等需要研究攻关。由于新型原料的不断出现,机器如何与之适应,而机器的效率不但有机器运转速度问题,还有适应细机号(针距)的问题,等等。目前国产设备在机器规格方面还不齐全。“‘有’还有差距,‘没有’更是差距。”徐妙祥对此评价说。第三是配套器材要跟上去。以针织机械的关键器材织针为例,目前国产织针与国外格罗茨公司的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外高质量的织针在机器速度很高的时候也能适应,具有高速、寿命长的优点,这也需要国内企业加紧攻关。第四则是可靠性、稳定性问题,其中电控部分的可靠性问题尤其突出。
  在《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工业科技发展纲要》的指导下,10项重点新型成套关键设备,28项涉及新材料、新工艺、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以及重点应用基础科研项目的攻关成为重点扶持方向。其中,在针织设备方面,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已经确立重点进行电脑提花圆纬机、电脑自动横机、高速特里科经编机和无缝针织内衣机等的攻关。徐妙祥表示,现在协会、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对新型纺织机械(包括针织机械)都很关注,给予了很大支持。但由于某一类针织机械产品中的机种(型)也很多,因此还需要根据市场需要和形势、条件等的发展和变化来确定具体产品的开发。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nrbt.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针织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日新月异(下)

下一篇:恒美印务订购高斯商业卷筒纸印刷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机电一体化 针织设备
  • 实践“i立方-机电一体化”的运动控制方案 | 安川电机线上系列讲座第Ⅱ期

    2023年2月22日,安川电机线上系列讲座第二期即将开启。本期讲座题为《实践“i立方-机电一体化”的运动控制方案》,将进一步探讨“i立方-机电一体化”理念在安川运动控制新产品∑-Ⅹ中的应用,与学术界共同探讨运动控制的前沿技术,分享安川的成功经验。

  • 实践“i立方-机电一体化”的运动控制方案 | 安川电机线上系列讲座第Ⅱ期

    2023年2月22日,安川电机线上系列讲座第二期即将开启。本期讲座题为《实践“i立方-机电一体化”的运动控制方案》,将进一步探讨“i立方-机电一体化”理念在安川运动控制新产品∑-Ⅹ中的应用,与学术界共同探讨运动控制的前沿技术,分享安川的成功经验。

  • 实践“i立方-机电一体化”的运动控制方案 | 安川电机线上系列讲座第Ⅱ期

    2023年2月22日,安川电机线上系列讲座第二期即将开启。本期讲座题为《实践“i立方-机电一体化”的运动控制方案》,将进一步探讨“i立方-机电一体化”理念在安川运动控制新产品∑-Ⅹ中的应用,与学术界共同探讨运动控制的前沿技术,分享安川的成功经验。

  • 实践“i立方-机电一体化”的运动控制方案 | 安川电机线上系列讲座第Ⅱ期

    2023年2月22日,安川电机线上系列讲座第二期即将开启。本期讲座题为《实践“i立方-机电一体化”的运动控制方案》,将进一步探讨“i立方-机电一体化”理念在安川运动控制新产品∑-Ⅹ中的应用,与学术界共同探讨运动控制的前沿技术,分享安川的成功经验。

  • X特辑第六期 | 与客户的亲密接触

    早在1969年,安川电机的技术专家便提出了“机电一体化”一词。一直以来,安川电机针对客户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和品控的要求,通过伺服、变频以及机器人等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为客户提供了自动化解决方案。应用,

  • “i立方-机电一体化”赋能智能制造 | 安川电机线上系列讲座正式启动

    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快速发展,这一方向与安川电机近年来一直提倡的新时代解决方案——i³-Mechatronics(中文译名为i立方-机电一体化)不谋而合。在此背景下,“i立方-机电一体化”赋能智能制造——安川电机线上系列讲座活动即将开始。论坛,

  • 工博会安川展示汽车制造、立体仓储物流、半导体、起重等领域 创新成果

    安川携一系列展品和解决方案精彩亮相,并以“基于YASKAWA(安川)核心产品和i³-Mechatronics(i立方-机电一体化)概念,实现客户的生产改革”为主题,通过全方位和多样化的展现形式,覆盖汽车制造、立体仓储物流、半导体、起重、食品、教育等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成果,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科技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饕餮盛宴。

  • 华北工控:机器视觉+计算机系统,助力工业机器人智能升级

    机器视觉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为技术载体,利用机器来代替人眼进行各种测量和判断任务,涉及到计算机、图像处理、智能识别、人工智能、光机电一体化等多个领域,对提高制造作业的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推动中国“智”造发展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华北工控认为,机器视觉系统的运行速度和图形处理速度

  • 针织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日新月异(下)

      在第十届中国国际纺机展上出现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电子和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针织机械中。国产针织机械在编织及选针上,已实现电子三功位单针选针提花、电子调换色线、电子控制移圈、电子贾卡提花等;在生产工艺过程上,已实现电子织物密度控制、电子送经、电子织物牵拉卷取、电子梳栉横移等;在生产监控上,

  • CA800专题:针织设备与自动化(八)

      在中国市场,由于需求趋旺,袜类产品的生产及销售一直呈增长之势,目前袜类产品年产量已达110亿双,生产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广东省,其产量已占到全国的90%,近5年来年均增速达到了26%。    电脑袜机近几年有了突破和发展,电脑扎口袜机、电脑毛圈袜机、电脑提花袜机、电脑添纱提花毛巾袜机相继

  • CA800专题:针织设备与自动化(七)

       New SES122FF和New SES122S都是单机头、双系统的紧凑式机器,机宽122cm,带起针梳,编织全成型产品,其中New SES122FF是18针的高机号设备,配置压脚,New SES122S是16针以下机号,配置沉降片。New SES123Si是该公司改进最大、最有特色的机型,除了具有New SES123S特点外

  • CA800专题:针织设备与自动化(六)

       随着针织服装与面料有向轻薄化发展趋势,德国斯托尔(Stoll)、日本岛精(Shima Seiki)生产的横机向电脑化、高机号、多针距及紧凑型、集成化、小型化方向发展。横机的机号也在不断提高,目前最高已达E 18,相当于中等机号圆纬机的水平,而且主流横机采用的机号也从E 12提高到E 14,并

  • CA800专题:针织设备与自动化(五)

    无缝技术面向时尚行业     在外衣针织化、内衣时尚化的今天,市场对无缝针织物的需求,也为胜歌(Sangiacomo)、意大利圣东尼(Santoni)等带来了不少商机。     2003年圣东尼研制出了无缝内衣双面针织机,该机具有针筒和针盘电子单针选针、移圈等功能,可以编织罗纹、凹凸提花、

  • CA800专题:针织设备与自动化(四)

        中国经编业在针织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产业结构逐步走向信息化,产品中以产业用品、花边、弹性织物等最具竞争力。2004年,中国出口经编织物(不含产业用及窄幅织物) 42583吨,同比增长30.72%,近4年内出口额年均增幅达到29.21%,其中,浙江、福建、广东、江苏这4个经编产业重点省的利润年均

  • CA800专题:针织设备与自动化(三)

    [img]200511167522529950.gif[/img]    产品小批量、多品种、变化快是现代针织业发展方向,因此针织机的机号(针距)需要适应纱线细度的变化,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迈耶西将双面圆纬机快速变换针距作为改进标准。变换时,在拆除三角座、自停装置和几个螺丝后,用特殊的架座可以很方便地将针筒和针盘移出,

  • CA800专题:针织设备与自动化(二)

    圆纬机以技术占领市场      自2000年以后,中国每年进口圆机数量约为3000~5000台,2004年进口大圆机近4000台,加上国产数量,现在每年中国针织业增加大圆机超过1万台。      德国迈耶西(Mayer&Cie)在针织机械制造和电子技术应用等方面,都代表世界领先水平。  &nb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