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中国核电进入自主品牌批量建设新时代 1

中国核电进入自主品牌批量建设新时代 1

发布时间:2007-08-23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电力

导  读: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是东北地区第一个核电站,是辽宁有史以来最大的能源投资项目。

    在中国核电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里程碑意义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主体工程,18日正式开工,标志中国核电在经历了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历程后,步入自主品牌批量化、规模化建设的新时代。

    CPR1000圆了中国核电的品牌梦想

    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东岗镇渤海辽东湾东岸的红沿河核电站,一次建设四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是中国“十一五”期间首个批准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大连建设投资公司三家共同投巨资约500亿元人民币兴建。然而,行家说,其采用中国自主品牌的CPR1000核电技术的意义,远胜于它的投资规模。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数据,至2006年底,全球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共442台,大部分是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机组。中国早在1983年已明确采用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但由于种种因素,此前建成的六座核电站十一台机组采用了多种技术,其中既有自主开发的秦山一期,也有在引进基础上自主创新的秦山二期及引进加拿大重水堆技术建设的秦山三期,还有引进俄罗斯技术建设的田湾核电站。

    CPR1000全称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是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按照国家的部署,以从国外引进的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成熟技术为基础,结合多项重大技术改进形成的具有自主品牌的中国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

    从上世纪80年代引进安全经济性较好的百万千瓦压水堆技术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到1997年5月开工建设岭澳核电站一期,中国核电在20多年间,逐步完成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并从岭澳一期开始实施自主创新,进行了52项重大技术改进。而开工于2005年12月的岭澳核电站二期,则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15项重大改进,包括采用数字化仪控和先进控制室、先进燃料组件、半速汽轮发电机组等。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文泉指出,这些改进使岭澳核电站二期采用的技术已成为比原来引进的技术更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的核电技术。

    2004年中广核集团正式确定岭澳核电站二期一号机组为CPR1000的首台机组后,2007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红沿河核电站采用这一技术建设四台机组,并进行了更为缜密的论证和研究。至此,中国用自主品牌核电技术规模化、批量化建设核电站的梦想终于成真。

    自主化国产化步伐驶上快车道

    按照国家的安排,红沿河核电站设备国产化比例将在岭澳二期二号机组7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中关键设备国产化比例不低于85%;一、二号机组的国产化比例为70%,三、四号机组的国产化比例为80%,且要建成安全、质量、进度、投资、技术、环境等6大控制指标总体优于岭澳核电站二期的核电项目。

    在中国现有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中,运营管理自主化和工程管理自主化早在岭澳核电站一期的建设和运行中已实现,岭澳一期还实现了施工安装自主化、调试和生产准备自主化,总体设备国产化比例达30%。

    岭澳核电站二期在此基础上,工程管理、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设备监造、工程施工与技术服务等均由国内企业为主承担,其中设备国产化的目标锁定在70%。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nv6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中国核电进入自主品牌批量建设新时代 2

下一篇:市场分析:东北装备制造业迎来新机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电力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