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气矿十条管道线短期同步智能检测属全国首次
发布时间:2007-09-14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
行业资讯
人浏览
截至9月6日,重庆气矿气田开发工艺研究所(简称工艺所)担纲技术指导的10条天然气管道线智能检测,已有沙坪内集线、渔讲线、金达线、沙达线、复忠线、龙吊线、卧北干线7线按进度计划完成了管道清洁,即将转入智能检测阶段。申北线、讲金线也已全面启动了管道清洁。
天然气管道腐蚀一般手段不易准确发现,过去往往是管道发生破裂、泄漏了,才组织力量舍生忘死地去抢险。这种事后行为不管怎样去认识、评价、宣传,它所造成的严重恶果,都令人悔恨和痛心疾首。1998年始,川东气田引进了国外管道智能检测技术,采用频率最高的为漏磁式智能检测技术,其突出特征就是管道某处有缺陷,检测仪就会发生漏磁,电脑就会自动记录下来,将事后要发生的恶果,在事发前高效、准确地查找出来,指示人们按图索骥地去整改,把事后安全行为转化为事前安全行为。传统方式是对腐蚀严重缺陷点全程换管,每公里换管投资100至120万元,而智能检测修复费用每公里仅3至5万元。从2002年以来,重庆气矿工艺所完成了达卧、渔讲、龙忠等管线绝缘层检测910公里,检测发现绝缘层缺陷5100多处,均及时给予了修复,杜绝了这高达几千处的缺陷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近年来,重庆气矿所辖的几千里管道线,极少发生爆裂、泄漏事故。
2007年,重庆气矿所辖川东气田要产气74亿立方米,到2010年仍要年稳产70亿立方米,其份额要占整个四川油气田60%以上,管道的安全营运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四川油气田、重庆气矿的战略发展需要,加大管道智能检测力度,西油分公司将重庆气矿所辖的渔讲、讲金、沙达、金达、申北、卧北、沙坪内集、龙门内集、复忠、龙吊等10线智能检测列为分控项目,重庆气矿也将其列为重要生产建设项目。担纲10线智能检测技术指导的工艺所,更是快速行动,从5月初到8月上旬,就完成了10线智能检测前期必做的站场适应性改造,管道清洁工具也基本到位,8月中旬转入了管道清洁阶段,力争在今年低完成10线智能检测重任。在短短的4个多月期间,要完成10线智能检测,在当今世界管道智能检测上也少见,在全中国当属首创。
10线智能检测完成后,其综合效应在于:能准确掌握管道现状,对存在的缺陷及时修复、整改,对川东气田的气量调运提供科学依据。最突出的是,加大了事后安全行为转为事前安全行为的力度,提高川东气田安全系数和管道输送效率,给重庆气矿年产气量乃至四川油气田的战略实施提供分量砝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