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水泥行业:处于景气循环初生段持续向上

水泥行业:处于景气循环初生段持续向上

发布时间:2007-11-05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水泥行业 景气循环初生段

导  读:

今年1~8月份除华南地区外,其余地区水泥价格均出现上涨,其中东北地区涨幅最大,同比上涨7.18%,西南地区涨幅最小,为1.78%,华南地区跌3.61%,全国平均涨幅为2.74%。从全国水泥价格来看,水泥行业景气呈现成长态势,尤其东北及华东地区。
受制于国家强制推行的淘汰落后产能等节能降耗政策的影响,过去两年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新增水泥产能均减缓,水泥产量增加减缓,水泥价格趋稳回升,行业利润同比大幅增加。从一个中长期周期来看,水泥行业正处于景气循环的初生段,行业持续向上。
未来几年,新农村建设、城市化进程加快、以京沪高铁为代表的新一轮铁路建设以及奥运会、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港区、上海世博会的建设将使水泥的需求保持旺盛,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保持在20%以上。预计07、08、09年水泥需求量(产量)将分别达到13.97、15.30亿吨和16.60亿吨,同比增长12.7%、9.5%和8.5%。
  未来两到三年,各省市将持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预计每年淘汰落后产能在4000~8000万吨,这将大大限制水泥产能的快速扩张,不致使供给过量。我们预计07、08、09年大陆水泥实际新增产能8000万吨、10500万吨、11000万吨,增速均为5.8%、7.2%、7.0%,维持在较低水准。
  考虑需求成长、产能增加以及落后产能的淘汰等三方面因素,大陆水泥行业的需求/供给比率将大幅提高,显示供过于求的数量逐渐降低,几达供需平衡,若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作进展顺利,亦不排除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新干法的采用大大降低了水泥企业的能耗,使行业的毛利率上升,低温余热发电的普遍应用更进一步的降低了水泥生产的成本,使行业的毛利率再次提高。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的行业整合提高了水泥产业的集中度,集中度提高使行业的景气循环平缓化,避免恶性竞争,也使大型规模企业拥有更强的定价能力,保证企业的获利维持稳定。
  综合以上各因素,考虑企业向外拓展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具备收购兼并能力,尤其是拥有“规模+区位”优势的水泥企业将是我们值得留意的标的。对海螺水泥(77.01,-0.97,-1.24%)(600585.CH)、华新水泥(30.00,-0.80,-2.60%)(600801.CH)、冀东水泥(18.09,-0.51,-2.74%)(000401.CH)等全国性大型水泥企业维持持有的投资评等。
  另外,在台商布局大陆的水泥企业方面,则推荐布局有成的台湾水泥(1101.TW)及亚洲水泥(1102.TW)。
  全国水泥价格维持上升趋势
  1~8月水泥价格稳定上升
  今年以来水泥价格稳定上升,并在6月份创出了近3年来的新高,相应的Po42.5水泥的价格为294.08元/吨,相对05年底06年初273.74元/吨的价格,涨幅为7.4%。水泥价格自2005年年底见底以来持续上涨,至今已维持了1年多的上升趋势。
  水泥行业正处于新一轮景气循环的初升段
  2006年以来大陆采取淘汰落后产能与总量管制并进政策,使水泥供给量成长不致过快
根据《水泥行业“十一五”规划》,2006年4月国家八部委出台的《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以及10月发改委颁布实施的《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淘汰落后产能都是其重点工作,尤其是国家发改委今年2月18日下发的《关于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更是要各县市政府签订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责任书,明订拆除时间,落实相关责任。
  2006年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的情形相反的,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回落,全年水泥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338.74亿元,比2005年同期下降4.07%,其中,共有19个省区市的水泥固定投资完成额较05年下降,而下降幅度超过30%的省区市有11个。2006年新型干法生产线建成77条,而2005年投产的新型干法生产线是116条。生产线建设投入的速度明显放缓。
  2006年以来水泥行业景气持续攀升
  2005年行业景气处于谷底,之后中国水泥行业又重新站回上升趋势中。2006年中国共生产水泥12.4亿吨,同比增长17%。07年以来,水泥行业则延续了2006年的复苏态势,继续保持量价齐升的格局。1~8月份水泥产量为8.56亿吨,同比增长15.0%,各月水泥价格同比则分别上涨了1.9%~6.0%不等,尤其7、8月份以来有加速上行趋势。据建材信息网对146家重点水泥企业的统计显示,前8个月这些企业共实现利润总额12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3.4%,景气攀升迹象十分明显。
  从90年以来,水泥行业共经历了3个周期,第一个周期至96年行业景气步入谷底结束,从96年开始的景气周期至2000年左右达到了高峰,之后景气开始下滑,直至05年再次步入谷底,从过去的历史看,我们认为水泥行业一个完整的周期约为7~9年,因此我们预计从06年开始的新一轮水泥行业周期的景气上升阶段将维持3年以上,目前处于新一轮景气循环的初升段。
  2000年以后由于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增强,各种调控手段运用的到位以及行业本身集中度的增加,行业的波动幅度较之前已显著变小,抗周期能力明显加强,即使处于景气循环的谷底,05年水泥行业并未出现亏损现象的现象,显示整体水泥产业结构已逐渐趋于健康,各厂商获利得以保持在一定水准之上。
  固定资产投资成长带动水泥需求维持畅旺
  水泥景气与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高度正相关
  我们将水泥吨盈利水准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比较发现,二者呈现高度的一致性,显现出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水泥行业景气循环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GDP成长率达11.6%,比去年全年提高0.5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前8个月增长26.7%),比去年全年提高2.3个百分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增幅分别为22.6%、35.9%、29.5%。我们认为大陆经济仍将保持高速成长,07GDP成长率预计将达11.3%,而固定资产投资则将保持在25%以上的水准,带动水泥产业景气持续向上。
  从乡村到城市,水泥需求均可望保持高度成长
  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过,未来中国将进行新农村建设、城市化进程、围绕重庆成都中西部开发建设、以京沪高铁为代表的新一轮铁路建设以及奥运会、世博会、滨海新区建设等规划的实施,经济有望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这将对水泥的需求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农村建设中,全国每年新增农村住房投资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带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预计07-09年保持年增长20%以上。
  城镇化进程方面,根据相关规划,大陆城镇化水准将由2006年的42.99%提高到2010年的47%,固定资产投资也将保持增长态势,预计07-09年投资增速保持20%以上。房地产投资方面,虽然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05、06年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今年以来又有回升,主要受房屋需求成长影响,今年前8个月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达14276亿元,同比增长29%,超过06年全年增幅7.2个百分点,也超过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3个百分点,呈明显的回升态势。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同比增长分别为24.3%、35.6%、32.5%。又考虑国家已改变房地产调控思路,未来将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对房地产进行调控,具体来说即透过增加供给量和降低投机性需求两方面来调控地产,因此我们预期未来几年房地产投资仍将处于景气上升阶段,增速将保持20%以上,中西部地区更高。
  考虑到东部以及广东等地区多年的高速发展使各地的商务成本、人力成本以及生活成本均大幅上升,而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又逐步走向完善,导致一些获利能力较差,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为降低生产成本不得不向中西部迁移,这种产业迁移将会迅速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推动新一轮的投资热。我们预计以安徽、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未来几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达到30%以上。
  公共设施建设方面,今年京沪高铁可研方案的获批启动了新一轮的铁路建设潮,根据铁道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未来京广、陇海、京哈等方向的客运专线(准高铁)建设将相继展开,而环渤海区的天津滨海新区、唐山曹妃甸港区建设等已在进行中,再加上建设已过半的奥运项目与上海世博会项目,及中西部地区尚未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预计未来多年公共设施建设都将保持高速成长,我们预计07-09年年增长20%以上。
基于以上我们预计07、08、09年水泥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3.97亿吨、15.30亿吨、16.60亿吨,同比增长12.7%、9.5%、8.5%。
  产能扩张速度显著放缓
  发改委规划强制淘汰落后产能
  根据发改委相关规划,从07~10年,平均每年需要淘汰的落后水泥产能达到了7000万吨左右,是前几年的两倍,另外,发改委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投资主管部门在核准新建新型干法水泥项目时,坚持上大压小、等量淘汰落后水泥原则,因此我们预期未来几年内水泥产能的净增量将明显减少,供给过剩的局面将得到有效缓解。考虑地方执行力度与行业景气趋好可能给淘汰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略微保守的估计07、08、09年淘汰的产能分别为4500万吨、6000万吨、8000万吨。
  新干法窑提高行业获利能力
  2001年以来,我国水泥新型干法窑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新型干法窑水泥产量占水泥总产量的比重已由1998年的9.63%提高到2006年的48.3%,今年上半年更是达到了53%。
从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角度考虑,政府推动淘汰落后产能,换发新一轮水泥生产许可证,截至2010共需淘汰落后产能2.5亿吨。届时,减少的落后产能将全部由新式干法窑代替,新式干法水泥比例提高到70%,除了整体行业获利水准将提高外,对节能减耗上亦有明显的贡献。
  温余热发电降低企业成本
  在水泥的制造成本中,用电成本占总成本的27%,因此若能有效节省电力的使用将会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是在新型干法生产线生产过程中,通过余热回收装置-余热锅炉将水泥窑窑头、窑尾排放出的废气进行回收换热,产生的热蒸气将通过汽轮机进行热能-机械能的转换,然后再带动发电机发电,并将所发电力供给生产线使用。
  据海螺水泥分余热发电项目进行的状况来看,一条4000t/d生产线的余热发电装机容量为7200kw,年发电量可达5900kwh以上,折合吨熟料发电为36.9kwh/t,考虑到余热发电综合成本为0.13元/度左右,而每度工业用电的成本大概在0.5~0.6元左右,因此通过余热发电项目每吨熟料可节约成本15元左右,如果一个1000万吨级熟料产能的水泥企业全部采用带有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则每年可节约成本1.5亿元。
  低温余热发电除了节约成本外还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其吨产量二氧化碳、灰尘及其它废气排放量均较低,符合未来环保经济的发展方向,使企业在追求利润之余,亦可善尽对爱护环境之责,为企业带来较高的社会评价。根据国家八部委下发的相关意见,到2010年采用纯低温余热发电生产线要达到40%,而目前尚不足10%,发展空间还很大。
  行业整合提高企业竞争力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
  由于水泥的附加值不高,运输成本的高低影响水泥的销售价格甚剧。一般而言,水泥销售的最佳半径应在200公里以内(在少部分水路、铁路交通便利的地区可达500~1000公里)。在考虑运输成本的影响下,各区域间的水泥价格差异很大,例如价格高的西南地区就比价格低的华东地区高出20%左右,主要原因为水泥要运到西南部的运费高昂,使得当地生产者得以订定较高价格,即使其余地区生产者想打入该市场,在计算运费下亦显得不划算而作罢。
  此外,根据国外水泥行业的运行规律,在某大型水泥企业控制一区域40%以上市场后,水泥价格的主导权将会落到该大型企业手中。因此,水泥行业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占率,没有市占率就没有定价权。
  同时,由于新型干法水泥的大范围运用,在大多数企业获利能力均较以往成长的情形下,目前各企业的竞争型式已由之前的成本节约型向价格控制型转移。具有区域控制权的水泥企业将更有竞争优势,其未来发展更具潜力。
  但国内水泥厂商目前的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2006年国内前十大厂商的市场份额仅为18%,企业平均规模仅为20.6万吨。而国外十大厂商的集中度接近35%,企业平均规模为80万吨。国内水泥产业集中度距离国际水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规划,2010年产量前10大水泥生产企业集中度将达到30%,产量前50位水泥生产企业集中度提高到50%,企业平均生产规模将达到40万吨左右,前十位企业生产规模均需达到3000万吨以上。
  在大企业集团产业扩张动能和国家产业政策共同作用下,大企业扩张战略从争夺中心城市发展到了“跑马圈地”控制区域市场的状态。06年以来,水泥行业的兼并重组非常活跃,国内各水泥巨头均积极进行,掀起了一股并购控股的风潮,使水泥市场的整合和重组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国内企业如海螺、华新、冀东等巨头,利用购并方式巩固其所在区域市场的战略布局;中国建材、中材科工、金隅集团为主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则以收购的形式,快速建立各自的势力范围;其它如亚泰、祁连山(12.98,-0.15,-1.14%)等也积极参与并购重组。外资方面,以国际水泥跨国公司(如拉法基、hlolcim、海德堡等)亦多以购并、参股的方式,来参与国内水泥产业快速成长的收益。
  目前海螺经过两年来扩张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水泥制造厂商,其产能规模远远领先于国内其它水泥企业,综合来看海螺以其各方面的绝对领先优势已经成为国内水泥行业的霸主。冀东水泥和华新水泥以其在区域范围内的产能优势以及其良好的成长性居水泥企业次席。祁连山、四川双马、赛马实业(17.17,0.22,1.30%)、天山股份(14.82,-0.20,-1.33%)等上市公司产能规模在500~800万吨,有明确的产能扩张计划和良好的并购主题,未来仍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未来水泥企业的兼并重组将进一步加剧,体质良好的企业将获得优先的产业政策支持,在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的过程中将充分享受由此带来的溢价。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o32j.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陶瓷业中国创造 品牌纯度凸显服务缺失

下一篇:南京建材抽检结果首次划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水泥行业 景气循环初生段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