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迈向齿轮强国三大障碍亟待破除

迈向齿轮强国三大障碍亟待破除

发布时间:2008-04-09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齿轮 障碍

导  读:

    “2007年,我国齿轮市场总规模及生产量继续排名世界第三,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齿轮制造大国”齿轮专业协会副秘书长潘温岳日前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

  但他同时也表示,尽管发展速度很快,但我国的齿轮行业还存在着产品研发落后、工艺水平落后等诸多忧患,企业的研发水平和产品质量亟待提升。

  增长速度较快齿轮行业凸显六大特点

  通过对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提供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潘温岳认为,我国的齿轮行业呈现出六大特点。

  首先,我国齿轮行业增长速度很快,市场总体需求和国内生产总量保持了较高增长。

  2006年市场总需求为902亿元,国内销售收入为700亿元左右。虽尚未拿到2007年全行业的最终统计结果,但可以计预2007年市场总需求量应为1000亿元左右,国内销售收入应在850亿以上。潘温岳告诉本报记者。

  潘温岳认为,这主要受益于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2007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880万辆,比上年增加100多万辆。在齿轮行业中,车辆用齿轮占据较大份额,这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齿轮业的发展。

  第二,从生产区域来看,华东地区齿轮业发展最快,2007年其产量占到全国总量的52.8%。华东地区齿轮企业相对比较集中,尤其是江浙两省,民营企业数量较多。江浙两省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的企业除了南高齿、杭前进这样的老企业外,其他的大多为新兴的民营企业,发展势头迅猛。

  其他地区依次为:华北地区占19.1%,西南占8.7%,华中占8.1%,西北占6.7%,东北为4.7%。

  第三,产品贸易逆差较大且呈逐渐增高之势,自动变速箱受制于人。2006年,我国进口齿轮产品33.7亿美元,其中进口自动变速箱16.37亿美元。预计2007年进口总额在50亿美元以上,自动变速箱将达到25亿美元。

  潘温岳分析说,为独占中国市场,国外企业对自动变速箱技术封锁较严。美、德、日、韩在垄断整车市场后,还要求与之配套的变速箱使用国外产品,这就限制了我国自动变速箱的发展,也是造成贸易逆差很重要的原因。

  同时,自动变速箱技术较复杂,开发成本高、风险较大,需要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生产厂家等多方面的协作。但国内的产学研以及主机厂与变速箱厂尚未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致使一些科研院所和企业尽管研制了十多年,但产品还没完全实现产业化。

  第四,在进口的齿轮中,有44.5%来自日本,16.9%来自德国,韩国、美国、法国分别为8.3%、6.8%和4.2%;

  在出口企业中,外企出口比例最大,占31%,国企为28.7%,民企为21.4%,中外合资企业为12.7%,其他约占6%;

  从产品出口国别看,绝大多数产品都出口到发达国家或地区。其中,23.6%出口到美国,15.6%到日本,7.9%到意大利。一些发达国家低端产品从我国进口,而复杂高端产品则自己生产,他们利用我国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把我国当做其加工厂。
第五,齿轮产品应用广泛。据统计,汽车行业应用最多,其数量为36.6%;农机占10.3%;工程机械占5.8%;摩托车占5.3%,这四部分被称为车辆齿轮,总量接近60%。其次是水泥建材、起重运输、矿山机械、冶金等。

  第六,在齿轮行业中,民企的地位越来越显著。民企的数量已接近整个行业的80%,资产总额占46.94%,销售收入占51.95%,利润占4..57%。部分民企虽然规模较小,但机制灵活,生产效率较高。

  三大差距掣肘行业发展隐忧重重

  尽管我国齿轮行业在市场规模及生产量上位居世界第三,但高端产品比较少,行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隐患。

  首先,产品研发落后,很多企业尚未建起独立的研发体系,自主研制的产品较少,即使一些比较大的企业,在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上和自主创新上仍与国外先进企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潘温岳认为,我们目前的状态与日本几十年前的情况类似。“日本也仿造发达国家的产品,但是他们每进口一台设备,就会充分地消化吸收,自己生产出第二台,韩国也是如此。”而我国的各种力量就比较分散,大家各扫门前雪,延缓了对新产品的研发、生产。

  “国家现在非常重视研发中心的建立。”潘温岳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去年齿轮行业第一个国家级技术发展中心已在重庆齿轮箱厂通过了认证,陆续也将有一些企业会成为国家级或行业研发中心。“必须要投入很多资金和人力来建立我们自己的研发中心,才能逐渐扭转我国自主研发能力太弱的问题。”

  其次,工艺水平落后。近年来,我国虽然进口了很多世界顶级装备,“但对这些设备的消化吸收并不是很好,没有达到应有效果,生产的产品往往达不到国际同等水品。”潘温岳忧心忡忡,“目前工艺标准化工作还不到位。企业没有细致、严密的工艺标准,员工也没有养成严格要求的习惯,用好设备没干出好活来,这跟我们一些传统观念、管理水平有关。”

  此外,一些中小齿轮企业检测水段落后,个别甚至没有像样的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如同眼睛,没有眼睛就无法鉴别产品质量,这导致很多假冒伪劣产品混迹市场。”潘温岳告诉记者,为了淘汰劣质产品,维护市场秩序,协会近年来一直花大力气进行标准化建设,希望以此来引领、规范市场。

  谈到齿轮行业的发展趋势时,潘温岳表示,起码最近两三年,行业还会以每年100亿元的速度增长,“但其中有多少是高端产品?又有多少利润属于国内?这还需要我们仔细考虑。”

  “齿轮行业不光做大还得做强,现在最重要的是提高研发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潘温岳强调。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ob6s.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俄罗斯对螺栓螺帽等需求不断增长

下一篇:活塞行业发展需破解3个难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齿轮 障碍
  • 魏德米勒175周年技术创新 第二季 第3集

    19 世纪末魏德米勒一枚按扣式紧固系统,如同工业世界的钥匙,悄然转动了工业创新的锁芯。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首款塑料接线端子C位出道,电气联接的世界从此轻装上阵。这场“材质叛逆”不仅颠覆了行业认知,更让“技术创新” 深深烙印在魏德米勒的 DNA 中。自动化,齿轮,电源模块,

  • 第十届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及加工技术/汽车模具展览会

    汇集了各种汽车零部件成品、汽车模具以及机床加工技术的行业盛会!系统,齿轮,测量,智能制造,

  • 2023中国润滑油展览会-上海

    第23届润滑油品及应用技术展览会是我国润滑油品行业内具规模性、国际性的品牌展会润滑油展,齿轮,工业,液压,

  • 西门子支持机床行业挖掘数据潜力,实现灵活、可持续发展

    本次展出主题为机床数字化数据赋能 契机无限充分挖掘数据潜力,提高生产效率新型 Sinumerik One MCP,更具用户友好性,更高效、更灵活扩展针对机床行业的Industrial Edge的产品组合西门子今年以机床数字化数据赋能 契机无限为主题...,西门子,数控系统,齿轮,工业,西门子

  • 万里扬齿轮厂重绘制造业“微笑曲线”

    在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齿轮分厂,只见车间生产主管打开电脑运行物联网系统,并输入当天的生产指令,百米开外的加工车间里,装配在数控机床上的物联网终端设备接收到讯息提示后,当班操作工人仔细浏览采集到的数据,立即按指令任务按部就班组织生产。

  • 防微杜渐 瓦解齿轮磨损危害

    现代生产加工中,已不可离开齿轮的应用,齿轮在长期生产后会产生磨损,严重的磨损会导致齿轮传动精度损失、粉尘增加、损坏加工件甚至出现工程事故。

  • 中国智能制造试点,4家零部件企业凭什么入围?

    工信部公布了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包括5家汽车行业企业,其中4家为汽车零部件企业。法士特在已实施的智能化改造的基础上,下一阶段将实施14条齿轮加工线、2条壳体加工线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在线检测技术、智能物流传送等技术更广泛系统集成应用。

  • ABB为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考破冰船提供电力推进系统

    ABB提供的Azipod?是一种无齿轮回转型电力推进系统,能帮助新建破冰船全面提升操作灵活性、节能性和运营效率。通过配备Azipod?电力推进系统,破冰船能够实现原地360度回转,使船员可以选择操纵船尾或船头进行破冰,大大提高了船舶的可操作性。

  •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建筑节能工作存在十障碍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最近指出,当前,发展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社会共识已经形成,但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如何大规模推广绿色建筑,实现建筑节能遇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障碍与问题。       1、北方地区因供热计量进度缓慢,影响建筑节能工作整体进度。&n

  • 中部地区玻璃生产优势和障碍

           中部地区成本优势依然是许多企业所看重的。凤阳县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马顺龙坦言:“我觉得,我们吸引投资商的地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劳动力成本很低。”      江苏省南通市的德力集团,占据全国50%的玻璃杯生产量。 据他们测算,目前在凤阳他们每

  • 三大障碍阻碍了人工耳蜗在我国的推广

       ——价格昂贵 普通家庭难以承受   目前,我国人工耳蜗还基本依赖进口。人工耳蜗科技含量极高,它包括言语处理器、皮下接收/刺激器等高科技部件。加之植入人工耳蜗手术复杂,手术前的各项测试、手术的设备、术后的言语培训要求都很高,价格昂贵也就不足为奇了。   广西医科大学专家毛荣清介绍说,一个人工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