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由钢铁大国转变为钢铁强国

由钢铁大国转变为钢铁强国

发布时间:2009-01-19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钢铁 振兴规划

导  读: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出台了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该规划以行业“由大变强”为主脉,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提出了五点既有延续又带新意的“方向性”内容。规划制定的目的不仅为了缓解当前中国钢铁业的困境,更表明了中国立志由钢铁大国转变为钢铁强国的决心。

    中国已经是钢铁大国,但大而不强。从1996年起,中国钢铁产量已连续10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中国粗钢产量达4.89亿吨,不仅全球第一,且产量超过第二到第八的总和,占全球总产量的36.4%。目前中国钢铁产能约为5.6亿吨。但是,中国也是全球钢铁企业最多的国家约有1200家,使得中国钢铁产能极为分散。大小钢厂无序竞争,一方面导致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上常常处于被动状态,不得不被迫吞下价格飞涨的苦果,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钢铁业利润率。与此同时,中国钢材生产依然偏重于高能耗、低附加值产品,部分高附加值钢材依然依赖进口。2008年中国累计出口钢材5923万吨,累计出口金额为634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全年累计进口钢材1543万吨,累计进口金额为234亿美元,进口钢材的平均价格比出口钢材高出40%以上。

    中国钢铁行业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影响最重的行业之一。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大幅下降,降幅高达40%左右。由于价格暴跌和计提存货减值损失,大型钢厂在2008年第四季度出现严重亏损。目前,国内钢铁业面临的困难,一是生产增速大幅回落,企业大面积减产;二是钢材价格急剧下跌,全行业出现亏损;三是钢铁业库存大量增加,资金周转困难;四是由于高价矿石难以消化,钢铁业成本与价格出现倒挂。

    从目前来看,2009年的世界经济很不乐观,专家认为,2009年出口可能大幅下降,预计全年钢材出口在4000万吨左右。外需放缓,内需也不振。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房地产投资和新开工面积将分别下降8%和20%,机械行业钢材需求增速将回落至6.3%。在钢铁行业面临生存危机的背景下,国家出台钢铁产业振兴规划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挽救钢材市场,避免钢企遭受更大损失;另一方面是加快中国钢铁业落后产能的淘汰速度,避免内部恶性竞争,促进中国钢铁业的良性发展。具体措施,规划要求严格控制钢铁总量,淘汰落实产能,不得再上单纯扩大产能的钢铁项目;要发挥大集团的带动作用,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钢铁集团,优化产业布局,提高集中度;要加大技术改造、研发和引进力度,在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中列支专项资金,推动钢铁产业技术进步,调整品种结构,提升钢材质量。

    从此前所说的“中国决不做世界钢铁供应商”,到如今明确提出“稳定国际市场份额”,这意味着钢铁行业开始正视和顺应中国与国际市场的关联。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一方面要通过落实扩大内需的措施,来拉动国内钢材消费,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实施适度灵活的出口税收政策,稳定国际市场份额。专家认为,实施适度灵活的出口税收政策,主要目的还是要让钢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必须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变强,这是符合我国产业政策要求的。自2005年国家钢铁产业政策发布以来,我国每年都在逐步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粗略统计,目前已淘汰掉4000万吨以上的落后产能。专家认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淘汰钢铁行业落后产能不仅利于节能减排,更有利于减少生产能力,缓解产能过剩的压力,从而改善市场供求关系,促进钢铁行业的复苏。目前,中国钢铁产能中约有1亿吨属于落后产能。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表示,今年要分别淘汰炼铁、炼钢落后产能1000万吨、600万吨。

    钢铁素有“工业粮食”之称,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中国钢铁产业却散乱无序,前66位只占总产能的79%,产业集中度较其他钢铁大国相差较远。多年来,钢铁行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已成为政策面的共识,但由于地方利益的冲突,过去几年,中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不降反升。金融危机后,钢价的持续走低在压缩钢铁企业利润,增大市场压力的同时,形成了较为严峻的生存环境,迫使劣势企业主动向优势企业靠拢,寻求兼并保护。另外,优势企业亦可以较低价格,购买劣势企业资产和销售市场,大幅度降低兼并成本,更为顺利地实现产业集中度的提高。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高了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将加速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预期,这是变危机为机遇的重要体现。

    专家认为,振兴规划实际是钢铁产业政策的延续,整体上对保证钢铁业需求和控制成本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规划不是计划,更不是细则,只能作出方向性的指导,规划的实际效果将主要取决于国家实施政策的决心和地方政府落实政策的力度。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oq4a.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2009年建材业展望

下一篇:进口铁矿石价格狂降一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钢铁 振兴规划
  • 我国仪器仪表产业现状与机遇

    仪器仪表广泛用于钢铁、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汽车等各行各业,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是科学研究的“先行官”,是军事上的“战斗力”,是现代生活的“物化法官”,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关键和核心,同时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作为计量测试的手段,仪器仪表是提升我国计量测试水平最重要的环节。

  • 10月26-28日在山东德州召开钢铁、焦化全流程节能环保技术优化创新推介会

    为帮助钢铁、焦化企业适应国家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战略要求,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冶金行业国际合作服务中心定于2020年10月26日-28日在山东省德州市召开“2020钢铁、焦化全流程节能环保技术优化创新推介会”。

  • 日媒:纺织、运输机械、有色金属和钢铁等行业日企对在华工厂收益持谨慎态度

    调查显示,对中国工厂收益状况感到“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企业比例减去“不满”和“不太满意”的企业比例,得出的“收益满意度指数”为6.5个百分点,较2018年的16.9个百分点大幅降低。从不同行业来看,纺织、运输机械、有色金属和钢铁等行业的恶化尤为明显。

  • 精诚合作携手未来,魏德米勒与山钢集团签署战略协议

    魏德米勒与莱钢电子的战略合作,将融合双方在产品、系统、服务等方面的突出优势,优化现有冶金行业电气连接方式,打造满足新时代钢铁行业企业更多需求的电气联接解决方案。

  • 商务部:我国今年面临贸易摩擦形势复杂严峻

    数据显示,从行业来看,钢铁、化工、建材是立案数量较多、涉案金额较大的行业。从国别来看,美国、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是对我国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数量较多的国家。

  • 第十九届钢铁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技术专题研讨会

    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扩大投资、推动技术创新、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 钢铁智能制造成下一风口 五大钢铁企业如何进行智能化改造

    “十三五”以来,智能制造在钢铁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物流配送、产品销售等方面应用不断深化,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超过65%,企业资源计划(ERP)装备率超过70%。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中,钢铁行业重点围绕流程型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方面开展试点示范。

  • 工信部: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进入公示环节

    据工信部的消息,经过近半年的遴选工作,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已基本确定,进入公示环节。据悉,共有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新疆等25个省市区的97个试点项目入围,涵盖了石化、钢铁、航空、新能源等多个制造业领域。

  • 2009-2011年我国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装备制造业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增强

  • 发改委或将出台《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

      日前,一位接近国家发改委政策层面的人士透漏,由发改委牵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不日即将出台。   该人士透露,上述规划已经基本起草完毕,规划期限是2010~2015年。规划的目标是到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由政府扶持新建和改扩建冷库库容1000万吨,在“十二五”末期极大地缓解我国冷藏技术设施不足的问题。实际

  • 河南省打破传统观念 力促现代物流发展

      3月15日,河南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梁静表示,发展现代物流业,需要打破“肥水不外流”等传统观念,提高物流服务的专业化、集约化水平。   当天,梁静出席了在郑州举行的河南省纪念《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颁布一周年暨2009河南物流业表彰大会。她在讲话中说,一方面要鼓励传统物流企业积极引入现代物流理念

  • 去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96.65万亿元同比增7.4%

      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96.65万亿元,同比增长7.4%,反映出物流需求在经济增长的带动下,企稳回升步伐有所加快。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表示,2009年我国物流业以贯彻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契机,抓住机遇,迎

  • 江港澳签署物流发展合作协议

      日前,江港澳《促进物流业发展合作协议》在香港签署,市政协主席赵基耀,副市长陈杭、易中强,市政协副主席甄励富等出席了签署仪式。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温伟文,香港物流商会会长罗煌枫、香港物流协会会长陈镜治,澳门付货人协会理事长邓君方分别代表三地在协议上签字。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流业已从过去的

  • “六大措施”将为物流业带来新机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六大措施。其落脚点还是在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于重点产业振兴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中投顾问流通行业研究员黎雪荣认为,六大措施的出台将加速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对所涉及的众多产业发展构

  • 物流振兴规划:各环节营业税将统一调整为3%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细则草案有望落实对物流行业的税收支持政策,物流业各环节营业税税率可能统一调整为3%,具体细节尚在讨论之中。

  • 2010年物流发展:成本压力难以改善

    2010年物流成本上涨之势已经形成,国家油价进入上升通道,通胀预期增强,人力成本、土地资源成本继续升高,物流企业运营所需的各种要素价格呈上涨趋势。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