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特高压 开拓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

特高压 开拓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09-02-26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电力

导  读:

未来令人憧憬,特高压电网让大型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成为可能,让我国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成为可能,更让中国加强跨国能源合作、更好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成为可能。 
    
  远距离输电——更广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特高压的出现,显示出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促使形成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力量。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曾在2004年到新疆调研煤炭利用,发现娃哈哈集团在当地生产的矿泉水无法运出,原因竟是搞不到车皮。“火车都去运煤了,运力紧张。”他焦急地呼吁,“必须大力发展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缓解运输压力。” 
    
  听说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运的消息,陈耀欣喜地表示,特高压将牵动国家经济的宏观布局调整。他分析,长期以来,我国西部和东部分别作为资源产地和加工基地,垂直分工格局明显。西部把能源平价调到东部,再通过市场价买回工业成品——西部经济长期承受利益双重流失。他强调:“原材料加工失重大的产业,一定要布局在原料产地,而不是在市场中心。发电厂这个不合理布局的问题长久以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山西省发改委一位官员抱怨不止:山西拥有全国最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没有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他意识到,过高的输煤比例似乎正成为包袱。 
    
  2007年9月,国家电网公司以2020年山西省送浙江省电力960万千瓦为例,进行了输煤与输电的详细比算。在输煤方式下,1吨原煤在山西省内因洗选和运输形成的增加值为42.27元。若输电,则可达到262.9元。对浙江省而言,变输煤为输电,至浙江后的落地电价较受端地区上网电价低约0.03元/千瓦时~0.10元/千瓦时,浙江省的电力供给成本能下降2.6%。从经济角度看,输电无疑是一项双赢选择。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判断,当前中国各区域比较优势逐步发挥,区际产业分工明显增强。产业发展的经济合理性要求和市场条件,正逐步替代矿产资源分布等传统区位因素,成为产业区域布局的主导因素,这要求必须建设远距离的资源调配工程,形成资源大跨度区际调动,才能支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orgq.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2010年中国液压与密封件市场整体走势

下一篇:汽车行业整体滑坡汽车电子市场萧条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电力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