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光伏产业潜力可观 自动化企业有望受益

光伏产业潜力可观 自动化企业有望受益

发布时间:2009-07-02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光伏产业

导  读:


  编者语:光伏产业,对中国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金融危机以来,国家政策对包括光伏在内的新能源的扶持力度的加大,其巨大的内需有望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这对光伏产业本身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利好,而对自动化产业来说,也同样创造了新的机遇。
  国内需求增长
  激发光伏产业潜力
  尽管在世界光伏产业之林中,中国早已凭借其在制造领域的优势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在很长时期内,光伏发电在国内的应用需求,却由于缺乏政策支持而一直未能被有效地激发,这也造成了国内光伏产业过于依赖出口市场的事实。据统计,截至2008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已达到约12.3GWp,但作为光伏生产大国的中国,其国内光伏累计装机量却只有100MWp,仅占到了全球总量的0.82%,生产能力与需求量严重不成比例。也正是由于国内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的97.5%都用于出口,所以当08年金融危机席卷而来之时,国内光伏生产企业一度面临着出口需求急剧萎缩和国际主要光伏消费国对进口光伏产品加强限制的双重压力,受到了严重冲击。
  事实上,国内的光伏市场存在着极大的潜力。从地理条件来看,中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域面积占到了全国面积的约2/3;而从能源需求的角度来看,作为清洁能源的太阳能,也适合作为国内能源供求结构的良好补充。以上这些特点,都为国内光伏市场的成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太阳能产业发展的预期目标:到2010年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达到300MW,到2020年达到1800MW。可喜的是,在政策的关注与扶持下,国内光伏需求终于迎来了引爆的契机。
  光伏发电与建筑的结合,成为了国家引爆光伏发电内需的第一个切入点。3月26日,国家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实现了国内首次对光伏应用进行鼓励性的直接补贴。政府财政直接补贴光伏应用,在德国、日本等光伏应用大国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这也标志着中国光伏应用内需的正式启动,其影响与意义令人振奋。而且,建筑光伏只是光伏应用的众多领域之一,随着今后财政补贴的范围逐步扩大,国内光伏应用的步伐也将前进得越来越快。
  而在国内大规模推广并网光伏电站,也将成为需求的强劲增长点。随着光伏发电的成本价格与传统能源的成本价格不断接近,并网光伏发电也将逐渐从有限的试点项目得到大规模的推广,从而成为真正领衔国内光伏市场的主力。
  自动化产品有望受益
  同其他许多产业一样,光伏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丰富的自动化产品与技术。一旦国内光伏市场在内需的支持下进入稳定与成熟的阶段,自动化产品的市场也将随着光伏设备制造业的进步与升级,得到巨大的市场空间。一般而言,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等几个环节,而这些环节又各具特点,每一个环节对生产设备的要求也各有侧重。这就使得光伏产业涉及到的生产设备中,既会用到一些常见种类的自动化产品,也有一些专用性非常高的自动化产品,而就其整体性能要求来说,也要高于一般的产业。
  多晶硅作为光伏产品的重要原材料,其生产也受到国内外厂商的高度重视。据了解,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对多晶硅的生产从无到有,规模逐步扩大,在产业链原材料的环节已经具备了很高的自主性,逐渐摆脱了对进口原材料的依赖。而在这一环节,影响成品质量的因素非常复杂,所以对控制系统与各类参数的传感要求很高,同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随之带来的生产成本也成为了竞争的焦点。而从硅片到电池片进而到电池组件,这样的环节则对运动控制的要求比较严格,与电子加工的流程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在这一场合,除了使用伺服控制等较为高端、精准的运动控制方式,有时还用到了机器人产品等特定设备。从硅片与太阳能电池的柔性处理技术、玻璃与电池组件的处理,到切边与自动连接装置,工业机器人都可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紧凑型高速机器人可处理硅片和太阳能电池,到达距离超过3米的大型机器人家族可处理太阳能电池组件等主要部件。而一旦机器人集成了摄像头的功能,还可以识别焊带位置,确保机器人实施精准焊接。机器人在操作精度和重复精度上都有优势,能够大大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装配质量。
  而除了对产品生产设备性能的高要求,光伏生产企业同时也要面对竞争问题。为了实现生产的优化,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则必须在生产流程的自动控制中下功夫,这就要求生产线具备自动数据采集系统、远程控制系统、设备和物料的远程跟踪管理等组成部分。可见,光伏生产企业面临的这类优化需要,也为各类信息化系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随着今后光伏产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这一类的需求与目前相比也将越来越明显。
  国内光伏设备制造业升级步伐加快
  尽管在一段时期内,国内光伏产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原料及市场的双重限制,但其产业发展的速度却显示出勃勃生机,而作为为光伏产业提供生产工具的设备集成制造业,其升级速度直接影响到光伏产业的竞争力。中电科技集团48所副所长王俊朝指出,近几年内中国光伏产业提升的速度,使其用很短的时间就具备了直面国际的竞争能力,而其获得高速发展的关键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设备制造技术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拥有无法比拟的低成本优势。
  王俊朝认为,为了保持成本优势,光伏设备的技术发展应该围绕着以下几方面进行:提高单机自动化水平,增加批次装片量,提高单机生产效率;设备间机械手自动转送,在线检测,提高整线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干预,降低碎片率;将更先进的工艺技术物化于设备,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降低每瓦成本;适合大尺寸、薄硅片工艺等,以节约硅材料降低成本;带废气排放收集处理装置,降低废气及中间生成污染物排放,满足更严格的环保法规。这些不断涌现的新要求,无疑也为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测量技术提供了机遇。
  另外,光伏产业为国内设备制造企业提出的要求,也包括生产线和行业解决方案的完整性。这就要求,之前以提供单机设备为主的设备提供商,应该开始逐渐具备设备整合、方案设计以及提供交钥匙项目的能力。相应地,对一些以提供行业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的自动化企业来说,这也将是他们的新商机。
  光伏产业已经开始展现出曙光,而其发展道路上的每一个动向,仍然在为自动化企业不停地提出种种挑战。我们相信,不断面对、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也正是自动化产业在中国随光伏产业一起走向腾飞的历程。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ov7r.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PAC市场逆势上扬 厂商注重行业应用

下一篇:闽西最大的药品物流配送中心落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光伏产业
  • 三部门部署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

    为优化建立全国光伏大产业大市场,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

  • 工信部:实施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完善风电装备产业链

    加大光伏、风机、节能电机等装备供给,实施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完善风电装备产业链。修订完善汽车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车双积分管理制度。

  • 19家光伏企业八成预喜 光伏产业迎来良好发展态势

    正处于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关键时期的光伏产业将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下半年行业需求将持续改善,硅料、电池组件、光伏玻璃等环节具备较强盈利修复弹性,硅片环节价格基本阶段性触底,头部企业有望利稳量增。

  • 中国的光伏产业还能拥有春天吗?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太阳能光伏总产能大于实际需求量1.5至2倍。中国光伏产业目前正遭受欧美“双反”与国内产能严重过剩的双重考验。人们不禁担心,中国的光伏产业还能拥有春天吗?

  • 2016年光伏产业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2015年,“十二五”收官之年已经确确实实地过去了。在这几年中,我国光伏产业迅速成长,几经波折。从“十二五”初期,光伏产业深陷“双反”到产能过剩、制造业持续亏损、几大巨头纷纷跌倒引发“地震”等等,直到2014年全产业上下游全面回暖,光伏产业整体从“产能过剩”行列移除……

  • 宁夏投千亿规划10个大型光伏园区

    未来五年,宁夏光伏产业投入将超千亿元,传统的火电厂也将淡出人们的视野,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在新增发电装机中的比例要接近100%。

  • 光伏产业强势崛起 全面引领绿色转型

    短短10年间,中国光伏产业已跃升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光伏产业的异军突起,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引导中国向绿色转型挺近。

  • 光伏产业逆势回暖 海外“双反”危险犹在

    多种迹象显示,我国光伏产业正逆势回暖,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市场正式启动,前几年中国电站大规模兴建、以及近两年分布式电网的大规模推广,对整个光伏市场需求的拉动较大;另一方面,中东等新兴市场近年增幅较大,目前,澳大利亚、日本、泰国、印度等已成为国内光伏企业出口的重要光伏市场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