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人物专访>自主创新:电力电子产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自主创新:电力电子产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访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理事长 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 所长 陆剑秋先生

发布时间:2009-10-23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人物专访 人浏览
关键字:

电力电子 陆剑秋

导  读:

  在电力电子协会成立20周年之际,我们穿过欢庆喜悦的时空来回顾这许多年耕耘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们的辛勤智慧和累累硕果,无一不是在自主创新精神的指导下来完成的。从新材料、新设计到新工艺,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持续增强,都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果。

一、创新已被立为我们国家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今天,创新已经被提上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我国“十一五”规划《建议》就指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是中央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判断,是对未来五年乃至今后很长时间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入全球一体化而作出的根本性战略部署。

  中央之所以做出上述决策,是因为已经认识到:当今世界,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技革命,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迅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更需要加快科技进步的投入和创新的步伐。

二、创新必然是电力电子产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电力电子技术作为国家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支撑技术,是集光、电、机一体化的中枢,尤其是在信息化和工业化相互融合中的突出表现,以及在能源领域中呈现的节能效果必将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电力电子的起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尽管过去近六十年来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的工频器件的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已站在世界的最前列,但我们在高频领域与国外仍存在有很大差距,尽管现在的生产规模在逐步扩大,但是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有些产品仍无法脱离低档过渡竞争的模式,其关键问题仍是因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此外,我们仍然在许多方面受制于国外,比如,先进的场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基本依赖进口,许多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若干关键领域中的核心技术,国外均是对我国进行控制和封锁,特别是电力电子行业高新技术所面临的挑战更显严峻。因此,增加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我国电力电子行业解决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中国电力电子行业增强整体竞争力,实现由弱变强、由强变大,进而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可靠支撑的战略选择。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理事长 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 所长 陆剑秋先生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从全局出发,着力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电力电子技术和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是显见的,也是多方面的,但是要全方位地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高我们的技术制造水平,而由于国力和现实情况,我们全面出击显然是无法做到的。因为历史证明,这种“撒胡椒面”的做法象万斤油,什么都做了,什么也做不好,最终收效甚微。

  我们认为,要实现电力电子行业快速发展,必须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并且必须有国家政府引导与配套政策的支撑,才有可能解决深层次和战略层面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只能解决战术问题。基于此,2006年,我们业内16名专家联合书写了“关于发展电力电子技术与产业的请示报告”,上书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曾培炎同志,并得到了他的关注与批复,因而也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关注。2007年国发改委组织实施新型电力电子器件产业化专项计划,科技部和工信部也分别立项给予支持并重点强调: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突破核心基础器件发展的关键技术,完善电力电子产业链,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和技术的推广应用。其中的支持重点—— “芯片产业化”正是目前我国电力电子器件技术和产业化发展所首先要解决的瓶颈问题。

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突破的目的就是要形成产品应用于工程,特别是电力电子技术本身就是应用技术,与基础类和工艺类的技术最大区别就是凡不能应用于先进工程的技术和没有市场前景的产品,都将会被淘汰。要改变长期以来智慧在高校、know-how在院所,产品制造在企业这种相对分离的局面,来适应当今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只能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从而克服科技研发和市场脱节,企业生产现实的需求,而忽略了长期研发投入的矛盾。

  如何真正让企业担当起自主创新的主体,有几个问题需要关注,一是要发挥政府的战略布局和政策导向,特别是支持性或奖励性的倾斜政策,因为这已不是在支持某个企业载体而是从宏观上讲在提升我国的综合竞争实力;二是要加强行业的牵头协调能力,将产学研三位一体紧密结合起来,由政府的战略目标和政策导向做为手段,打造和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制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把中长期的战备目标和短期的权益都划分明确。增强和激励高校院所和企业对创新的认知高度及投入力度,从而提高企业乃至全行业的研发水平和制造能力。这样即增加了企业的产品优势,又提高了院所的研发水平。

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从行业层面整合,协会要成为持续创新的推动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不是某一个企业或高校院所的事情,而是事关行业发展大计,因此,作为行业组织,电力电子分会要成为持续创新的推动力。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行业协会的角色也将会越来越多地受到政府的重视和委托。电力电子分会作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要积极向政府献言献策,争取政府制定有利于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另一方面要整合动员会员力量,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事关行业和产业发展全局,对于我们来说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不断坚持自主创新,秉承“和谐、诚信、创新、发展”的协会宗旨,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中国电力电子技术和产业屹立世界前列指日可待!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p2ja.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开创协会工作新局面 成就电力电子大发展

下一篇:厚积薄发 台达伺服剑指高端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电力电子 陆剑秋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