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我国农业机械现代化进程浅析

我国农业机械现代化进程浅析

发布时间:2009-12-07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农业机械

导  读: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机械化将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导方式,“人减、机增”的趋势不可逆转,对农机装备的需求将呈现刚性增长的态势。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上已经从初级阶段跨入了中级阶段,并加速向高级阶段迈进。”10月23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白人朴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我国已经进入了减少农民、增加机具装备、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时代。白人朴建议,农机企业不仅要关注全国农机化发展的大形势,更需关注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市场细分,关注自己在大市场中的商机、主攻方向、应占位置和实际效益。

  产品需求呈现多样性

  目前我国农机化发展态势很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白人朴认为,在大好形势下,企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农机化发展中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国疆域辽阔,有广阔的农机市场,农机化发展容量很大,潜力巨大。但由于各地发展农机化的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区域发展不平衡性较为突出。

  数据显示,2008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高于40%的省、市、自治区有19个,其中14个已达50%以上,4个已达70%以上,最高的黑龙江省已达80%以上;而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低于40%的还有12个省,其中最低的云南、贵州分别仅为8%、4%。

  从农业机械购置投入来看,最多的河南、山东、安徽3省分别为38.3亿元、36.7亿元、35.1亿元,最低的青海省不到1.2亿元。农机购置地方财政投入最高的江苏、黑龙江2省分别为2.6亿元、2.28亿元,最低的云南、青海2省还不到600万元。

  白人朴告诉记者,地区不平衡的农机化发展水平,为农机需求的供给提供了多样性商机。平原、山区、丘陵有不同的需求,旱作、水作有不同的需求,技术经济条件不同,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对大、中、小型,高、中、低档农机产品也都有不同的需求。

  从企业而言,白人朴认为,大型骨干企业可在扩大内需中发挥领头羊作用,中小企业可发挥所长,形成特色,在相应领域形成小气候,在市场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在发挥优势中取得主动权,瞄准客户群,打出优势牌,开拓市场。

  企业要坚持“两优”

  我国农机化发展已经进入快速成长期,已经拥有庞大的农机化产业大军。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机制造企业有8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有1850多家;农机流通企业有8300多家,县以下农机经销点8万多个;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户3850万个,农机作业服务人员4800多万人。

  “他们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律运行,竞争很激烈。”白人朴说,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企业可以选择低成本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企业重组或联合战略,在激烈竞争中,正确选择战略和及时进行战略更新是企业取胜之道。

  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两优:用优质农机产品进入市场,用优质服务温暖用户和农民的心。创造产品和服务的名优品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之根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这个根本。农民、用户是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最好的检验员、宣传员和助销员,农民最直接、最朴实的反映,使人印象深刻,影响很大。“先进适用,质量可靠,市场认可,服务周到,用户满意,是最基本的取胜之道。”白人朴提醒企业,千万不能因为机遇来了,订单多了,市场火爆了,就晕了头,挑战面前忘了“道”,绝不能见小利忘大义,以次充好,滥竽充数,忽视服务,自己砸自己的牌子,丧失了企业的信誉。

  补贴引导作用未变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政府职能对资源配置起引导、调节作用,补贴政策是为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资金保障。二者各有其功能定位,优势互补,共促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实际运行中,随着政府补贴力度的加大,市场各方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业内出现了农机市场将变成农机补贴市场的质疑。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元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百亿元的补贴资金规模,已经相当于普惠制了,今年的主要农机市场几乎完全变成农机补贴市场。

  农业部的统计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据统计,截至6月30日,全国共补贴大中型拖拉机19.02万台。而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共生产大中拖约21万台,这与国家补贴机具的数量差距不到2万台。

  常州东风农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许国明分析,2万台的差距,主要是黑龙江省40马力以下的中型拖拉机没有补贴,而且6月份的产量主要是用于补充库存量,这足以说明生产数量与补贴的数量非常接近,大中型拖拉机市场已经全面进入补贴营销的阶段。

  白人朴则认为,虽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市场供需双方行为的影响力在增大,但该政策只起引导、调节作用的职能没有变,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没有变,农民是发展农机化的主体地位没有变,农民在农机化生产、经营和购置投入中享有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没有变。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p488.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工程机械:景气延续中 但结构有所改变

下一篇:哈工程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农业机械
  • AEF高压连接: 浩亭为农业生产提供理想解决方案

    农业领域农机及辅助设备电气化的重要性正在日趋提升。因此,浩亭数年来始终致力于以创新方式开发拖拉机及辅助设备间的标准化接口。由此全新开发适用于各种应用的AEF高压连接器将在汉诺威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AGRITECHNICA)上展示(2017年11月12日至18日,汉诺威)。

  • 实现精准农业技术!全球最大农机制造商收购喷药机器人公司

    据统计显示,近两年全球掀起收购机器人和自动化公司狂潮。本月,美国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商约翰迪尔公司就计划收购机器人初创公司蓝河科技,将利用蓝河科技使用计算机视觉来识别需要肥料的植物、喷洒农药或除草剂的精准喷药机器人来实现“精准农业技术”,带动农民节约化学品。

  • 美国设计开荒种菜机器人 长得跟3D打印机似的

    作为人类首台开源数控农业机械,FarmBot的设计与FDM 3D打印机相似,都是基于笛卡尔坐标系统来进行设计。人们只需要在后院安置机械一体化的农业机器人FarmBot,即可以实施一系列自动化作业。通过FarmBot软件包,用户可以对他们的农场进行图形化设计,告诉FarmBot应该完成的操作。

  • 我国农业机械的自动化发展进程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长时间以来仍然处于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使得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业机械化程度低、自动化难以普及。要想实现中国农业的大发展,必须首先实现规模生产和经营;然后通过机械化和高科技知识技术的投入,提高生产水平。通过市场化经营管理,提高农业效益。

  • 盘点2012机电行业之最

    我国的工程机械发展一直受益于国内的基础设施项目大规模建设,此前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 力纳克邀您参加2012国际农业机械展

    力纳克将在展会上演示力纳克电动推杆在农业机械上的创新的应用

  • “十二五”中国将成世界农业机械制造强国

    工信部近日发布《农机工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二五”农机工业要实现4000亿元的总产值目标,要组建5家年销售收入在150亿元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最令人振奋的目标是——“成为世界农业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    据知情人士介绍,农机“十二五”规划是工

  • 农业机械化发展机遇向好

            29日召开的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上获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诸多有利因素。   从政策环境看,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要求和措施,各级政府积极创新农机化扶持政策,中国特色的农机化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健全,为农业机械化加速发展提供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