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日本第二代蓄电池产业及综合对策

日本第二代蓄电池产业及综合对策

发布时间:2009-12-15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蓄电池

导  读:

据商务部消息,畜电池是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纳入供电系统的第二代电网——智能电网所不可缺少的技术。其中锂离子电池除广泛用于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外,更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等环保车核心部件。日本为实现低碳化社会目标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夏普公司、关西电力、堺市等企业和城市2010年将进行智能电网的实证实验。东京电力、日立制作所、伊藤忠商事等也正与东京工业大学合作共同开展蓄电池领域研究。
  一、蓄电池 蓄电池一般分为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按生产国的产量构成如下:
  锂离子电池:日本57%、韩国17%、中国13%、其他13%。镍氢电池:日本74%、中国22%、其他4%。日本蓄电池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电器产品用锂离子电池约占世界60%,汽车用镍氢电池基本占100%。野村证券调查显示,08年世界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约8000亿日元,2020年将扩大到3万2000亿日元。目前仅1%锂电池用于汽车生产,2020年将有7成锂电池用于汽车生产,电池材料市场规模也将增加到1万1000亿日元,相当于现在3倍,其中半数以上用于汽车电池生产。
  二、日本锂离子电池主要相关企业 
  ㈠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基本原理通过锂离子在电池内部往返于正极和负极间实现充电和放电。正极普遍用钴材料,但钴属于稀有元素且价格昂贵,可以运用磷酸铁锂来替代。磷酸铁锂可以通过回收废铁及下水污泥中的磷在普通水泥厂加工生产;锂离子电池负极碳素材料及隔离板可用于生产水泥的燃料,正极的磷酸铁锂也可回收再利用。锂离子电池相关企业如下:
  电解液:宇部興産、三菱化学;正極材:三菱化学、日亜科学工業、住友化学;隔离板:旭化成、三菱樹脂、宇部興産;負極材:日立化成工業、三菱化学、昭和電工、東海CARBON。
  ㈡部分锂离子电池相关企业生产规划动向
  GS YUASA、三菱汽车:投资20亿—30亿日元在京都建成面向电动汽车电池新工厂。2010年秋年产能可供2万辆车使用。日产、NEC:2010年以供应电动汽车为主增产,考虑在中美欧设厂。GS YUASA、本田:投资250亿日元在京都建设新工厂,生产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电池,2010年秋开始投产,2011年春起年产量可供10万辆车使用。三洋电机:面向德国大众混合动力汽车供应电池。在兵库县设立工厂,2010年投产。日立:2010年开始面向GM混合动力汽车批量生产电池。川崎重工:与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共同开发10秒内完成充电的大型镍氢电池——GIGACELL。充电时间相当于传统镍氢电池60分之1,5年后正式投放市场。主要面向有轨电车及公共汽车。
  三、日本锂离子电池材料竞争加剧 
  日本旭化成、日立化学工业等4家公司占世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和绝缘材料市场8成。从世界范围看,正极材料中,日亚化学工业占25%,田中化学研究所占15%;负极材料中,日立化成工业占42%,JFE Chemical占16%;绝缘材料中,旭化成占45%,东燃化学占25%;电解液中,宇部兴产占25%,三菱化学占20%。东塑公司正在研发正极材料生产所需稀有金属钴的替代技术,有望将成本缩减至现在的7分之1。昭和电工除电解液外,也在开发正极材料。日本07年铂需求量54吨,其中98%依赖进口,南非铂储量约占全球总储量9成。为确保燃料电池材料稳定供应,日本独立行政法人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物能源机构(JOGMEC)与加拿大探矿公司Platinum Group Metals就共同开发南非铂矿缔结协议,4年内出资320万美元勘探费用,获取37%矿权。该矿位于南非东北部Waterberg矿区。
  四、日本研发生产混合动力叉车
  除紧锣密鼓研发新一代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外,日本目前还在倾力研发混合动力叉车。日美欧约占全球叉车市场70%,其中日本约占全球市场35%。日本国内叉车销量自金融危机后大幅萎缩,09年4月降至5000台。为此,三菱重工、丰田自动织机、小松Utility开始研发生产搭载电池的混合动力叉车。三菱重工长崎研究所研究生产搭载锂离子电池叉车,自09年10月起开始销售。该类叉车将汽车技术与机械技术相互融合,将减速时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力储存起来,在发动时放电使用,能够节约4成燃料费用。载重5.5吨,预计价格比普通燃油车高2—3成,产量每年数十台。小松公司叉车子公司主要从松下等公司采购发动机,09—10年期间将开发铅电池与蓄电装置并用的混合动力发动机。2011年正式投入使用,预计可节约一半采购成本。叉车产量占世界首位的丰田自动织机公司将混合动力汽车Prius的电池进行改良,生产镍氢电池安装在叉车上,12月起正式投产,已获得数十台订单。
  五、日本普及蓄电池综合对策 
  09年5月28日,日本经产省牵头,由电池、材料及汽车等相关企业组成“蓄电池系统产业战略研究会”。为推广普及蓄电池,对相关法律进行修订,放宽有关限制,并列支经费预算。主要措施如下:
  ⒈制定蓄电池国际质量安全标准。为普及蓄电池,日本蓄电池系统产业战略研究会决定改变现在由蓄电池企业各自独立实施安全检测的做法,着手拟定统一的蓄电池质量安全国际标准,提高日本企业国际竞争力。
  ⒉对相关法律进行修订。蓄电池存在起火风险,日本政府考虑放宽电器用品安全法及消防法有关规定。
  ⒊主材料锂产地集中在南美地区,日本政府金融机构提供融资及贸易保险,支持商社等日本企业顺利采购原料。
  ⒋推动电动汽车充电站扩张。具体说来,带有电动式停车场设施的公寓式住宅,车主可在室内远距离遥控汽车充电,或者晚上可以自动充电等等。
  ⒌加强与世界主要汽车企业合作,抢占全球汽车电池市场。
  除本国汽车企业与电池企业密切合作外,日本汽车及车载电池企业加强与世界主要汽车企业合作,抢占全球汽车电池市场。德国大众向三洋电机、东芝等采购锂电池;法国标致雪铁龙公司向GS YUASA、三菱汽车等订购锂电池,向三洋电机采购镍氢电池;美国通用向日立制作所采购电池;美国福特向三洋电机采购车载电池;日产汽车与NEC共出资500亿日元,与法国雷诺合资在法国设立汽车电池工厂,2012年年产电池可供6万辆汽车使用。此外,日产与NEC还计划投资约2000—2500亿日元,2012年前在美国、英国、葡萄牙等国设立锂电池工厂,目标是2012年电池产能可供40万辆汽车使用。
  ⒍大力开发新兴国家市场。
  新兴国家汽车需求增长强劲,中国09年汽车销量有望超越美国越居世界第一,日本汽车企业非常看好中国汽车市场。丰田汽车08年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仅为6%,为此,丰田公司投资300—400亿日元,2010年将在江苏省常熟市设立研发中心,主要从事车载电池等第二代汽车基础技术研发及设计,开发“中国专用车”,扩大在华市场占有率。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8002/news/d_1nrusj6oap4p2.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普华永道:2009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创纪录,明年仍有上涨空间

下一篇:机床产品发展策略逐渐转向高端市场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蓄电池
  • 日美计划向半导体产业加大投资

    5月19日,日本政府发布了关于发展半导体的增长战略草案。在这项最新的计划中,日本打算拨款2000亿日元(折合约118亿元人民币)基金,让该国的半导体企业扩大产能,同时还试图让企业增加本土的蓄电池生产以确保未来的供应安全。

  • UPS蓄电池的内阻没有参考值,如何才能发现劣化蓄电池?

    电池如果发生劣化,只有在接近损毁的后期才能显示出明显的电压异常。定期检测电池内阻才能提前发现劣化的电池,保证动力电源正常运行。蓄电池,仪表,通讯,测量,在线监测,工程师,

  • 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将迎爆发

    2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质检总局、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鼓励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与综合利用企业等通过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共用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

  • 广东汤浅蓄电池NP100-12现货

    广东汤浅蓄电池NP100-12现货,是日本汤浅株式会社在中国大陆仅有的出产“YUASA”(汤浅)NP、NPL、UXH、UXL系列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大型出产基地,悉数选用日本汤浅最抢先的铅酸蓄电池制造技术,遵循日本汤浅九十年专业开发、研讨、制造铅电池的许多技术经历。

  •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循环利用战略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会议召开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循环利用战略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天津顺利召开,联盟成员单位共40多位专家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 国内蓄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投顾问在《2017-2021年中国蓄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提及,2016年11月,通过对51家国内大中型蓄电池企业进行调研,得到国内主流蓄电池企业产量数据。结果显示,2016年11月份受调研企业完成产量为1676.40万kVAh,综合产能利用率为77.00%,环比上升1.17%。

  • 动力电池加速推进标准化 第五批规范目录亟待出炉

    动力电池标准化建设迫在眉睫,而原本被业界公认在9月份会对外公布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第五批企业目录迟迟未能出台,让众多动力电池企业承受极大压力。动力电池目前正处于技术升级阶段,而新的技术变革必然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中,动力电池技术升级标准和安全性是首要关注。

  • 动力电池新国标将落地 行业面临新洗牌

    近日,工信部又推翻前三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按照规定,采用没有进入《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下称《产业规范条件》)目录的电池新能源汽车产品,从今年5月1日起,将不能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即无法获得各项补贴。汽车厂商忧心忡忡。动力电池新国标将落地 行业面临新洗牌。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