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 引发电缆企业争相投资

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 引发电缆企业争相投资

发布时间:2010-01-27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电网 电缆企业

导  读:

  随着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220千伏超高压电力电缆的需求迅速增长,继而引发了许多有实力的电缆企业争相投资。  

  “这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市场,近8%的成本利润已经接近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缆利润的2倍,这无疑将激发更多企业的投资热情,而不断增长的市场容量,自然也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角逐”。2010年1月8日,上海电缆研究院的一位专家针对220千伏超高压电缆市场现状向本报记者如此描述。  

  但是,就目前国内超高压电缆市场而言,能够在国内电网企业的招标中成功中标的企业并不多,因此,对于大部分已经上马或即将上马超高压电缆生产线的企业,国网电科院副总工程师杨黎明建议,要加大质量控制,注意投资风险,切忌盲目上马生产线。  

  一个增长强劲的市场  

  据国网电科院统计的数据表明:2008年,我国220千伏超高压电缆用量约为930千米,形成约23亿元的市场空间;2009年,我国超高压电缆的用量约为2500千米,形成约50亿元的市场空间;而2010年,随着电网公司超高压电网的大力发展,全国对超高压电缆需求新增3200千米,初步预测,将形成约64亿元的市场空间,比2009年增长27%。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拥有在建和已投产的220千伏超高压电力电缆立塔生产线近60条,年生产能力达22500千米,已远远大于市场需求。“但是,由于高压电缆电压等级高,主要用于重点城市或重点大型企业,一旦发生质量问题事关重大,因此220千伏超高压电缆的招标,用户最看重的是投标产品的业绩,特别是安全运行业绩。因此,在超高压电缆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国内具备向电网系统供货资质的企业仅包括青岛汉缆、沈阳古河、山东鲁能等在内的8家企业,形成了少数优秀企业占有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格局。”国网电科院电缆专家欧阳本红表示。  

  新远东电缆集团技术总工汪传斌告诉记者,早在2005年年底,新远东电缆集团与山东阳谷电缆已经分别研制出220千伏超高压电缆,2009年,新远东电缆的220千伏超高压电缆已经通过了国网电科院的检测。而目前,新远东正在打算增加2~4条超高压电缆生产线,以加快进军超高压电缆市场步伐。记者采访时也了解到,像新远东电缆集团、山东阳谷电缆公司一样打算进军或者增加生产线的的企业,目前已经达到了十几家。  

  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欧阳本红告诉记者,随着进口设备的采用,以及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目前,国内超高压电缆生产线几乎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在质量控制和人才储备方面还与国外先进企业存在较大差距。另外,“由于我国生产超高压电缆的历史较短,既熟悉超高压电缆生产又掌握电网运行特征,同时又有超高压电缆与附件配合知识的人才较少,这是国内企业在超高压电缆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  

  此外,陈沛云表示,由于超高压电缆的原材料依赖进口,这也不利于国内企业对超高压电缆的质量控制,受制于人,也就为企业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增加了难度。但在超高压电缆的研制中,国内企业最为迫切突破的问题是,超高压电缆附件的研制及生产问题。目前,我国国产高压超高压电缆附件一直落后电缆本体,220千伏电缆附件的制造商非常少,国网电科院通过型式试验和预鉴定试验的只有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长沙电缆附件有限公司、沈阳古河电缆有限公司、江苏安靠超高压电缆附件有限公司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因此,国内电缆生产企业,应加大这一领域的研发与突破。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p6sl.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煤制油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及前景分析

下一篇:传感器与检测仪表发展趋势之浅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电网 电缆企业
  • 更多的分布式能源接入,将为配电网规划带来哪些改变?

    在电力行业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推动多能互补的背景下,分布式能源的接入规模势必将不断提升。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中,就提出了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就地开发利用,促进新能源多领域跨界融合发展的要求。施耐德电气可以在分布式能源接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为配电运营商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电网,

  • 更多的分布式能源接入,将为配电网规划带来哪些改变?

    在电力行业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推动多能互补的背景下,分布式能源的接入规模势必将不断提升。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中,就提出了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就地开发利用,促进新能源多领域跨界融合发展的要求。施耐德电气可以在分布式能源接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为配电运营商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电网,

  • 未来电网:解锁能源转型和脱碳的价值潜力

    作为全球能源管理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依托面向未来电网的EcoStruxure Grid架构与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和解决方案,改善新能源的接入与整合能力,实现源网荷储各个环节的深度互动,提升能源全生命周期的效率,实现电网端到端的管理与优化。系统,负荷,电力,

  • 未来电网:解锁能源转型和脱碳的价值潜力

    作为全球能源管理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依托面向未来电网的EcoStruxure Grid架构与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和解决方案,改善新能源的接入与整合能力,实现源网荷储各个环节的深度互动,提升能源全生命周期的效率,实现电网端到端的管理与优化。系统,负荷,电力,

  • 施耐德电气发布电网到产消者的端到端方案,优化分布式能源管理

    施耐德电气面向未来电网的EcoStruxure Grid的解决方案组合,展示了公司对构建更加数字化、电气化世界的承诺,并与电网到产消者方案一起支持分布式能源、微电网、能源社区以及其他灵活性资源在数字化规划、设计和运营生命周期中的增长。分布式能源管理,

  • 施耐德电气发布电网到产消者的端到端方案,优化分布式能源管理

    施耐德电气面向未来电网的EcoStruxure Grid的解决方案组合,展示了公司对构建更加数字化、电气化世界的承诺,并与电网到产消者方案一起支持分布式能源、微电网、能源社区以及其他灵活性资源在数字化规划、设计和运营生命周期中的增长。分布式能源管理,

  • Littelfuse储能应用开拓之道:电路保护、功率控制及传感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近日,Littelfuse功率半导体技术应用经理刘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Littelfuse产品在储能市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大类应用场景:移动式储能、家庭储能以及以模块化形式呈现在电网、充电站等应用场景下的储能应用,”

  • 数字技术如何赋能“双碳”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

    8月30日,围绕“数字技术如何赋能‘双碳’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这一主题,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马莉、施耐德电气电网行业架构师王照做客麒麟学院“绿色能源管理”会客厅,探讨数字化转型为配电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