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五年规划搭建“黄金屋” 新兴产业谁是“颜如玉”

五年规划搭建“黄金屋” 新兴产业谁是“颜如玉”

发布时间:2011-01-04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新兴产业 十二五

导  读:

三网融合

  区域并购与规模推广并重

  三网融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网络层的互联互通;业务层的相互渗透、融合;监管层的趋向统一。国家三网融合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第一步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三网融合的模式和政策体系,2011年成为完成有线网络省网整合(包括区县级)、跨区域并购和大规模推广三网融合新业务的关键年。

  目前6家有线网络上市公司,分别为广电网络(600831)、歌华有线(600037)、电广传媒(000917)、武汉塑料(000665)、天威视讯(002238)和东方明珠(600832),分别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上市公司由于在区域市场和资本上的优势,有望成为区域整合的平台,这样上市公司有线用户规模将成倍增长,如果考虑到跨区域并购重组,有线用户的增长程度更大。

  目前只有14个省市的市区完成了有线网络整合,县和乡的有线网络仍然没有整合,剩下的17个省市的市区有线网络正在整合中,2011年随着有线网络整合的推进,有线网络运营商的用户将成倍增长。目前我国有线运营商整体的数字化和双向化的程度还很低,今后特别是2011年有线网络的数字化和双向化改造的工程量仍然很大。有线网络改造和数字化,对广电设备的改造升级主要集中在电视台前端设备的数字化、客户端设备包括数字机顶盒及CAS(条件系统)。

  三网融合从业务形态看主要是业务在电视屏、电脑屏和手机屏(移动终端)之间的无缝切换和融合,其融合的核心是视频内容在三屏之间无缝切换。目前,有线网络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作为主要的三网融合的平台运营商,虽然一部分设备商(电视机厂商)也想切入到三网融合的平台运营,主要表现在互联网电视的推广上,但是由于广电总局并没有给电视机厂商颁发内容集成的牌照,电视机厂商进入互联网电视平台运营的通道基本上被堵死。部分视频网站由于获得广电的牌照,同时拥有一定的设备设计能力和平台建设运营的经验,成功的进入电信运营商的IPTV和3G手机视频平台的建设、运营。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这类公司用户将成倍的增长。

  西部开发

  消费迎来高速繁荣

  “十二五规划”将成为西部加速发展阶段的指导性文件。国家已明确提出,在西部地区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农牧业、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使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年均增速达到11.9%,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标志性的工程相继建成。截止2007年,西部12省市区公路里程是1998年的两倍多,高速公路里程是1998年的9倍多,主要城市间的路网建设初步成型。如今,各地已经集中了一批重点航天军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设备等实力雄厚的特色产业。

  西部处于工业化前、中期向中、后期过渡的区间,工业化转型关键期来临,政府将加大投资力度。按照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在从工业化前、中期向中、后期过渡中,产业主要是以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为主,而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因此“十二五规划”中西部大开发政策在加大西部资本品投资的同时,也会致力于提高西部服务业水平,以求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加快西部整体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底,西部12省零售总额占比18%,人口占比达27%,而西部12省零售总额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90%,其中西藏增速高达430%以上,陕西增速达306%,呈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监测显示,2010年上半年,全国千家核心商业企业零售指数同比增长20.1%,其中,中部、西部、东部地区同比分别增长23.3%、22.6%和18.4%,中西部地区消费增长明显快于东部地区,促进当地零售企业发展。

  2006年,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被确定为重点项目,现在“西部现代物流”港已经成为西部工业原材料、零配件、生活消费品的生活、交易、配送大超市,临港产业和流通加工配套的新园区,“现代物流港”将成为西部消费服务业未来发展的“跷跷板”。#page#

  物联网

  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

  物联网是未来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是各国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确定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将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战略性产业。

  十年来,鼓励信息化相关产业的政策频出,不断将工业信息化地位提高。“十一五”规划提出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战略。十七大正式将信息化列入“五化”范围之内,并提出两化融合概念。最新的“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了信息化的五大方向,将加强规划政策引导放入第一条,并将物联网等新兴信息化技术纳入到下一个五年规划当中,未来政府对信息化相关产业的扶持仍将持续并且会不断加强。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枯竭,企业越来越关注成本的节约和业务的未来增长潜能。信息化正是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将智能化的操作和管理逐步渗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以达到突破传统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各方面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并可不断激发创新,信息化正日益成为企业战略调整关注的焦点。信息化技术通过与产品、服务、客户的深度融合,不仅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甚至创造新需求,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和新市场,改变企业的价值链。

  2010年10月份,国务院将汽车移动物联网(车联网)项目列为我国重大专项第三专项的重要项目,一期拨款有望达百亿级别,预期2020年实现可控车辆规模达2亿。城市智能交通在终端及配套系统建设均会大大受益。

  轨道交通信息化方面,未来3年,我国铁路建设投资将非常集中。10年内5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将在2012年之前完成大部分。同时按照规划,3年内电气化率将达到50%以上,铁路信息化建设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有着最为庞大的产业基础和最为丰富的产业形态。物联网可以说是其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将有效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能源汽车

  正在崛起的新兴产业龙头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低碳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开源节流,对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牵涉40多个行业、关乎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就业机会的产业,新能源汽车是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推进交通能源转型,通过能源多元化、动力电气化、排放洁净化实现从汽车生产大国到汽车技术强国的跨越。

  备受关注的《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草案已经出炉,并在各相关部委征求意见进行修改,之后规划很快就会出台。从目前透露出的《规划》细则看,中央财政将投入上千亿元,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从发展规划、消费补贴、税收政策、科研投入、政府采购、标准制定等方面,中国已经构建了一整套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

  新能源革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而混合动力电动车对减少石油依赖和排放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应该是主攻的方向。据保守估计,到2030年我国的电动车保有量占20%到30%,石油进口就有可能减少20%。

  “十二五”期间,新能源汽车将正式迈入产业化发展阶段。预计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将分三步走,第一步2008-2010年,在大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开展示范运行。第二步是2011-2015年(“十二五”)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在全社会推广新能源城市客车、混合动力轿车、小型电动车。第三步是2016-2020年(“十三五”),进一步普及新能源汽车、多能源混合动力车,插电式电动轿车,氢燃料电池轿车将逐步进入普通家庭。

  “十二五”期间,汽车发展总体上将采用一种过渡战略和转型战略。未来5-1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将采取内燃机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两条腿走路发展战略,一方面继续优化现有的车用能源动力系统,发展节能型内燃机汽车;另一方面,开发新一代车用能源系统,发展新能源汽车,两者共同发展,良性互助。

  核能核电

  行业景气高峰即将到来

  在“十二五”规划中,预计新的核电规划将对发展目标进行大幅调整。根据新的核电发展规划,到2015年,核电装机规模将达到4000万千瓦;到2020年的核电装机规模将提高到8600万千瓦,占届时全国总装容量的5%左右,在建规模也高达4000万千瓦。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2010年11月份,我国已核准34 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3692万千瓦;其中开工在建机组25台,装机容量2773万千瓦,是全球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大部分在建核电项目开工于2008-2010年,根据核电站一般5-6年的建设周期,这部分核电站建设对核电设备的需求将在“十二五”期间集中体现。根据规划2020年投产核电装机要达到8600万千瓦,考虑到目前投产和在建的核电站接近4000万千瓦,“十二五”将是核电建设的高峰期。而2011年作为“十二五”元年,预计需求大幅增长所带来的核电设备行业景气高峰将如期到来。

  多年以来,伴随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的,是核电设备国产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历程。以2010年10月投入商业运营的秦山二期扩建项目三号机组为例,其国产化率由秦山二期的55%提高至77%。而2010年9月投入商业运营的岭澳二期国产化率由一期的30%大幅提高至70%。我国使用自有核电技术CNP650和CPR1000建设核电项目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了70%,下一批以自有技术建设的核电站国产化率将有望超过80%。

  根据国家核电发展规划,未来十年需新建超过7000万核电机组。按每千瓦1.3万元造价保守估算,将创造超过9000亿元的投资需求。按照核电站投资组成,核电设备投入占比在60%左右,那么核电装备需求将达5400亿元以上,平均每年市场需求在540亿元以上。因此,核电装备市场空间巨大。此外,由于核电设备高技术门槛,竞争性相对弱于普通电力设备,行业毛利率也将普遍较高。

  目前,核电设备制造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东方电力、上海电力(600021)、哈尔滨动力三大发电设备制造集团,以及中国一重(601106)、中国二重等国有大型企业,生产能力约占全国核电设备总量的80%左右。其中,在核岛设备方面,东方电力和上海电力是主要设备提供商;在常规岛方面,东方电力、上海电力、哈尔滨动力各约占三分之一的市场。而中国一重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和核岛成套铸锻件方面具有较高市场份额。 #page#

  高铁装备制造

  设备采购步入高峰期

  中国高铁是国内产业中为数较少的“以市场换技术”成功的产业,中国政府不遗余力地发展高铁。2010年10月底,我国高铁的总营运里程为7431公里,根据统计,2011-2014年期间竣工的客运专线达17352公里,预计2015年我国高铁营运总里程就已经超过2008年铁路网规划(调整)所规划的1.6万公里。可提前5年实现原有的2020年规划目标,原有长期铁路规划目标的提前实现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高涨,预计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将进一步“增肥”,“十三五”期间铁路投资仍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整个高铁产业链均有不错的投资机会,其中2010-2013为铁路设备采购高峰期。

  高速铁路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新材料、新工艺等多技术、多专业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代表了当今铁路技术的最高成就。高速铁路系统主要由六大核心系统构成,分别是基础设施、动车组、牵引供电、通信信号、运营调度及客运服务系统。

  根据铁道部的相关数据对高铁总投资的各项构成进行了测算,其中基建部分占40-60%(包含桥梁、隧道和车站建设、铺轨等),占比最大;动车采购占10-15%(包括整车、车轴、紧固件、控制器件等零部件),其余部分占比为25%-40%(包括通信、信号及信息工程、电力及电力牵引供电等)。

  根据目前的建设进度推算,基建投资从2009年便进入了建设高峰期,与基建相关的工程机械、建材、机床等行业与高铁相关业务的收入快速增长。动车生产整个产业链自2010年便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其与高铁相关的业务增长迅速。其他部分(包括通信、信号及信息工程、电力及电力牵引供电等)与高铁相关业务自2011年开始迈入高增长期。

  从盈利能力方面来看,与铁路基建相关的一般配套设备、工程承包、建材毛利率偏低;铁路轨道、铁路车辆和工程机械的毛利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毛利率最高的是铁路机车、信息技术、核心配套设备以及关键零部件。

  中国南车(601766)、中国北车(601299)是我国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天马股份(002122)是主要的轴承制造商之一,目前共拥有七大生产基地,旗下的齐重数控是国内重要的机床生产企业。

  化工新材料

  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

  污水处理

  设施建设资金将达1540亿

  “十二五”期间,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将延续“十一五”期间的高速发展趋势,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总需约为1539.69亿元。其中,地级市、县级市、县城污水厂、配套管网及城市、县城改建污水厂分别为263.43亿元、96.28亿元、282.20亿元、773.21亿元、168.38亿元和31.64亿元。“十二五”期间,预计自来水价格和污水处理费都有上调空间,长期来看,有助于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营和盈利能力提升,也将进一步促进污水处理率的提升。

  在整个污水处理产业链中,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新型高效污水处理技术,它集生物降解和膜过滤分离于一体,是膜技术和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是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预计未来几年,MBR行业增速将达到25%。我国MBR技术应用推广时间尚较短,现有市场份额还较小,在整个污水处理市场中的份额尚不足1%。然而,MBR技术作为公认的21世纪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非常适合我国正在推进的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水污染治理水平和促进水循环利用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到2010年,国内MBR项目的市场需求预计将达到100亿元,占污水处理市场的份额将达到8%,2015年的市场需求将达到300亿元,占污水处理市场份额将达到27%。预计未来五年,MBR市场需求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5%。

  此外,再生水利用率提升空间巨大。根据统计,655个城市中现在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约200个城市严重缺水。为实现保护和节约水资源,国家已经确定在“十二五”期间加大对水资源节约的政策实施力度,预备首次将再生水设施建设,列入“十二五”规划中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范畴。目前全国总的污水排放量是700多亿立方米,全国再生水用量只有16.6亿立方米,仅占全国废污水排放量的2%。水利部初步确定了“十二五”全国及分省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率指标,其中2015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回收利用率达到10%,比2010年的8.5%目标高1.5个百分点,比实际回收率高8个百分点。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材料,是所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对未来所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着显著影响,是各领域孕育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摇篮”。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表示,“新材料将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化工新材料作为新材料的重要方向,也会列入十二五规划加快培育。”

  新材料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先导产业,其中“先导”两个字值得深思;根据产业发展投资先后顺序,对于传统产业,一个行业的上游设备制造商往往先于该行业出现景气度提升,材料提供最先启动,因此可以推定新材料先于其他新兴产业受益。

  二十一世纪是新技术、新材料的时代,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基础材料放在国民经济重要位置,纷纷加大对新材料的研发和投资力度。新材料作为高端产品普遍具有技术壁垒高的特点,国际大型公司竞相争夺新材料的制高点。

  高壁垒带来高的回报,以占比最大的化工新材料为例,尖端化工新材料产品毛利率在70%以上,远远超过大宗化学品15%左右的行业平均利润。新材料行业多数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不突出,部分产品供不应求,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产能扩张即能获得与投资成正比的利润,多数企业能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有机硅新材料:首选下游优势企业和硅橡胶添加剂白炭黑的生产企业。有机硅是典型的新材料,有机硅单体未来供大于求情况比较突出,下游优势企业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尤其是工程粘胶剂领域最具投资价值。

  氟化工新材料:看好资源注入预期和产业链长的公司。氟化工是“黄金产业”,从大宗的制冷剂到氟精细化学品前景都非常好。

  聚氨酯新材料:硬泡组合聚醚产业链和聚氨酯阻燃剂投资机会较大。聚氨酯在建筑领域拓展空间很大,阻燃剂足量添加是必备条件,聚氨酯阻燃剂TCPP 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信息化学品新材料:彩色碳粉和液晶单晶前景好。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进口替代和出口空间巨大;尤其是彩色碳粉和单晶,毛利率在60%以上,产品价格从几十万到上千万元,相关企业享受高技术含量带来的高回报。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plsh.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德昌电机曲面技术减少电机体积与重量

下一篇:华电集团建世界首台百万千瓦级空冷机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新兴产业 十二五
  • 变革与成长:为西部喝彩!

    近年来,在中国区域重大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政策体系支持下,以成渝、西安等地为代表的城市,在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及特色优势产业,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一路高歌”,在双循环新格局、“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装置,物流,智能制造,魏德米勒,

  • 从2018年政府报告看制造业投资趋势

    新兴产业承接落后产能,集成电路等高端制造板块进口替代空间大原文:“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大幅压减工业生产许可证,强化产品质量监管。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

  • 人工智能成互联网大会焦点一体,中国“智”造迎最重要风口

    2017年的初冬,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如约而至。大咖云集、面向未来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是全球新兴产业发展的风向标。这一次,来自未来世界的脉络变得格外清晰,因为各路巨头们口中都提到了一个词——人工智能。

  • 十九大后,券商重点投资这些行业

    十九大刚刚闭幕,多家机构发布研究报告解读市场影响,挖掘投资机会,多家机构一致认为,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经济转型的需求,新兴产业、军工强国、土地流转、绿色金融、环保等将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 科研转消费、消费转生产 物联网1.8万亿市场即将爆发

    9月10日至9月13日,我国物联网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级博览会“2017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将举行。物联网被认为是全球下一个蕴含有上万亿市场商机的新兴产业,到2020年,中国物联网的整体规模将超过1.8万亿元。

  •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千亿资本博未来

    逐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投资高达千亿元,规划产能近500万辆,远超《“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2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目标。

  • 机器人“小曼”和“佳佳”向习近平问好

    26日上午,在观看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展时,机器人“小曼”和“佳佳”向习近平问好。总书记对这项技术应用于语音翻译、双语教学、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肯定。习近平强调,新兴产业发展令人瞩目,希望你们的事业蒸蒸日上。

  • 三部委:2016年实现3D打印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超30%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部署,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我国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了《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现予印发,请结合本地区发展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 社科院:中国将于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化进程研究课题组”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这份蓝皮书指出,“十二五”期间,在仍处于深度调整和再平衡的世界经济中,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可谓一枝独秀,同时跨区域经济布局加快、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绿色转型逐步推进。中国工业经济正走向一个速度趋缓、结构趋优的新常

  • 我国首个《电力规划管理办法》发布

    “十一五”、“十二五”十年间,由于电力规划一直处于缺位状态,各地制定电力发展目标缺少规范标准,从而诱发了弃风弃水以及调峰电源建设滞后等不少问题。作为自2003年实施“厂网分开”后的第一份由政府正式颁布的有关电力规划管理规章文件

  • 2016年光伏产业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2015年,“十二五”收官之年已经确确实实地过去了。在这几年中,我国光伏产业迅速成长,几经波折。从“十二五”初期,光伏产业深陷“双反”到产能过剩、制造业持续亏损、几大巨头纷纷跌倒引发“地震”等等,直到2014年全产业上下游全面回暖,光伏产业整体从“产能过剩”行列移除……

  • 回顾十二五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发展概况

    2015年全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信息发布会在京召开,会议上总结分析“十二五”期间机械行业发展情况,并展望2016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时指出:2016年机械工业将延续上年四季度以来的低位趋稳态势,全年增速将与2015年相近。具体而言,预计全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在5.5%左右,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增速在3.5%左右,对外贸

  • 中国自动化网新年寄语: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中国进出口总值下降,制造业迁址东南亚,美国大掀制造业自动化生产回流潮,导致唱衰中国制造业的声音不绝于耳——中国制造业最坏的时代已到来,十二五的落幕有点黯然。然而,就像《双城记》里说的那样,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 基础建设高潮迭起 2015轨道交通仍是重头戏

    “十五”期间,国家就把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列入国民经济“十五”计划发展纲要,作为拉动国民经济特别是大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随着城镇化战略实施、城市化率不断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快速、健康地发展着。

  • 十二五时期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尤为重要

    作为全球机械制造第一大国,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5%。“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加快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就运动控制领域而言,高速度、高精度无疑将会应用在高端设备和精密仪器制造之上。高端装备是制造业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大力发展高端制造装备是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制造业差距的根本之策和必由之路

  • 政策推动核电重启 核电设备景气提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