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国内电力载波通信芯片技术及市场

国内电力载波通信芯片技术及市场

发布时间:2011-05-17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通信

导  读:

一、电力线载波芯片市场前景
  电力线载波通信(PLC)芯片作为改造传统电网的主要手段,并且作为物联网通信的有力补充,将随智能电网和物联网的全面建设引来爆发增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预计至2014年,总需求将达到5*万片,未来5年复合年增速(CAGR)将达到61%,国内电力线载波芯片销量预测见图1。需求增长来自三方面:首先受益于智能电网建设。电力线载波通信以电力线作为传输媒介,不需再次投资,将成为智能电网通信的主要手段,因此智能电网建设将直接带来PLC 芯片的需求增长,如电能表需求增长在9%左右。其次来自渗透率提升。目前处于智能电网建设初期,PLC芯片利用率还很低,但作为未来智能电网通信的主要技术,其渗透率必将大幅提升。如目前载波电能表的市场占比仅为5.2%,但未来有望达到40%。最后还将受益于物联网建设。电力线通信也将成为物联网通信的主要补充,未来PLC应用中除智能电网的电能管理外,物联网的工业控制应用将占16.8%,智能家居应用将占8.0%,安防监控将占1%。

图1 国内电力载波芯片销量预测
二、电力线载波芯片的市场需求空间
  预计到2014年,我国电力线载波芯片的市场应用份额中(见图2),除了应用于智能电网的电能管理外,工业控制应用将占16.8%,智能家居应用将占8.0%,安防监控将占1%。

图2 2014 年我国电力线载波芯片应用市场预测
1、智能电网市场需求
  配合中国的用电制度改革,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自动抄表系统成为电力部门响应国家这一政策的解决方法。自动抄表系统目前主要有有线通信技术和电力载 波通信技术两种。有线通信技术作为传统方法,以其稳定性占有优势。但有线通信铺线工程浩大,而且容易被人为损坏;同时居民楼已建成,再在墙壁表面拉线,不 能让居民接受。电力载波通信技术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它利用现有交流电源线作为通信线路,省去了不切实际的铺线工程,优势明显。自动抄表系统还适用于水表、煤气表等家用生活表。 
目前主要通信方式有电力线载波、无线通信、电话线、光纤、电缆等,各种通信方式对比见表1。无线通信可靠性差,不适合在恶劣环境中使用,尤其是 不适合电力公司以变压器为单位的计量方式;光纤成本高,安装施工不便,尤其在目前电网和通信网无法实现融合下,电力公司不可能再铺光缆;电缆和电话线需要 将所有电表用导线连接,建设成本高,难以维护,不适合大范围使用。电力线载波通信以已有的电力线为载体来传送网络信息,因此几乎不需要基础建设投资和日常 维护费用,而且由于电力线在现代生活中已无处不在,可不受布线困扰和无线环境影响,实现大范围覆盖。
表1 各种通信方式对比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发展成熟,完全可以胜任未来智能电网通 信的需要。电力线载波技术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已在欧美实现,目前已成为通信标准,推广条件成熟。美国的Echelon 公司创立的LonWorks 网络传输技术中的LonTalk 通信协议,以及基于PLT-22 电力线网络技术的信号传输方式被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确定为北美PLC 通信标准;欧洲意法半导体公司的PLC 通信技术被CENELEC(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确定为欧洲PLC 通信标准。电力线载波技术通过发展选频、中继、扩频和自适应调制技术基本上克服了电力线传输中存在的高衰落、高干扰问题。选频可尽量避免选择性衰落;中继 则解决了电力线传输损耗较大的问题;扩频和自适应调制提高了平均信噪比,减小了信号误码率。国家电网的智能电表招标情况来看,载波表成为主流,由此也验证 了电力线载波技术将是智能电网未来发展的方向。
2、物联网市场需求
  物联网建设为电力线载波芯片提供容量巨大的新兴市场,目前物联网处于加速启动建设阶段,对电力线载波芯片的需求将保持较高的增速。
物联网是个万亿级产业,带来电力线网的应用革命。物联网建设是我国今后信息化建设的重心,含盖了工业生产、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现代化农业、家居服务、军事航天等众多领域应用,预计到2020 年将形成一个万亿级产业。物联网通过通信网络实现信息互联,因此物联网建设必将为包括电力线网在内的通信网络带来巨大的应用市场(见图3)。

图3 电力线载波芯片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加快建设物联网必将改造现有电力网,电力线载波芯片需求将急升。2009年 8月温总理提出“感知中国”,物联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利用现有通信网络成为政府和企业的首选。电力线作为规模最大、终端最多、布线最方便的线路系 统,只要通过电力线载波芯片改造为通信网络,便能为物联网应用提供覆盖最广、成本最低的通信网络,不仅带来社会效益,也为电力公司带来巨大的增值服务空 间。
三、电力线通信需要强大载波芯片 
  电力线是给用电设备传送电能,而不是用来传送数据的,所以电力线对数据传输有许多限制:
  首先,配电变压器对电力载波信号有阻隔作用,所以电力载波信号只能在一个配电变压器区域范围内传送。其次,三相电力线间有很大信号损失 (10dB-30dB),一般电力载波信号只能在单相电力线上传输。第三,不同信号耦合方式使电力载波信号的损失不同,耦合方式有线-地耦合,线-中线耦 合。线-地耦合方式与线-中线耦合方式相比,电力载波信号少损失十几分贝,但线-地耦合方式不是所有地区的电力系统都适用。第四,电力线自身的脉冲干扰, 加大了应用难度。第五,电力线对载波信号有高削减。当电力线上负荷很重时,线路阻抗可达1欧姆以下,造成对载波信号的高削减。实践中,当电力线空载时,点 对点载波信号可传输到几公里以外,但当电力线上负荷很重时,只能传输几十米。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载波信号功率来满足数据传输的要求,但提高载波信号功率 会增加产品的成本和体积,而且,单一提高载波信号功率往往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第六,电力线上有高噪声。电力线上接有各种各样的用电设备,阻性的、感性 的、容性的;有大功率的、小功率的。各种用电设备经常频繁开闭,就会给电力线上带来各种噪声干扰,而且幅度比较大。用耦合电感从 电力线上耦合下来的噪声一般就在10mV以上,而一般传输的数据信号会削减到1mV,如不采用电力线专用modem芯片来解调数据信号,通信距离会相当 短。第七,电力线可使数据信号变形。电力线是一个分布参数的网络,不同点对数据信号影响不一样,同时电力线是时刻动态变化的,不同时间对数据信号影响也不 一样,这就使发出的规则数据信号,经过电力线后,发生严重变形,必须加以特殊处理。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pqdb.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中国提升核电安全准入“门槛”

下一篇:变频器在机床行业的市场潜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通信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