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芯片制程迈向28纳米 封装技术大战再起

芯片制程迈向28纳米 封装技术大战再起

发布时间:2011-06-08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芯片

导  读:

随著芯片制程逐渐微缩到28纳米,在芯片密度更高及成本降低压力下,铜柱凸块(CopperPillarBump)技术正逐渐取代锡铅凸块,成为覆晶主流技术,封装技术变革大战再度开打。由于一线封装大厂包括艾克尔(Amkor)、日月光、星科金朋(STATSChipPAC)、矽品等皆具备铜柱凸块技术能力,业界预期2012年可望放量生产,并跃升技术主流。    
芯片制程逐渐自40纳米往28纳米微缩,芯片体积变小,对空间、密度要求更高,加上成本压力有增无减,促使芯片厂纷改采铜柱凸块技术,封测相关业者表示,主要通讯芯片大厂如德仪(TI)、高通(Qualcomm)、迈威尔(Marvell)、博通(Broadcom)、英飞凌(Infineon)纷跟进采用,目前主要封装大厂皆具备铜柱凸块技术能力,其中以艾克尔因与德仪合作OMAP4平台,进展脚步最快,其次为日月光、星科金朋和矽品。 
  事实上,以英特尔(Intel)为首的IC芯片制造业,已开始在特定产品采用铜柱凸块覆晶技术,初期主要用在PC相关芯片,然近期通讯芯片产品采用铜柱凸块情况益趋增加,象是德仪基频芯片平台OMAP4便采用铜柱凸块技术。封测业者表示,由于智能型手机讲求短薄、功能多元及电力持久等特性,为预留较大电池空间,不仅需提高芯片密度,芯片厚度亦必须变薄,使得铜柱凸块成为较佳的覆晶植球技术。 
  面对封装技术演变,日月光在铜打线制程脚步相对领先,但在铜柱凸块落后艾克尔,近期已开始送样认证,根据客户产品蓝图规画,随著28纳米制程在2012年跃升主流,将推升铜柱凸块需求大幅成长。 
  对于以逻辑IC为主的封装厂,覆晶植球技术自锡铅凸块转为铜柱凸块,封装厂仍可沿用旧机台,只需更换电镀液即可,转换成本不高,但对于以金凸块为主的厂商,转换技术可能较不易,以颀邦为例,由于金价高涨,降低成本不易,其虽拥有铜柱凸块技术能力,但由于金凸块和铜柱凸块制程不同,必须投资新产线,以投资1万片12寸晶圆所需铜柱凸块制程产线而言,全线资本支出恐达新台币10亿~20亿元,所费不赀。 
  在英特尔促使下,PC相关元件已率先采用铜柱凸块,估计自2010~2016年铜柱凸块市场复合成长率为19.68%(研究机构YoleDeveloppement资料),2012年铜柱凸块技术将取代锡铅凸块跃升技术主流,预期到2016年将有一半覆晶植球晶圆采用铜柱凸块技术。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pr7n.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我国印刷自主创新急需抓住数字化和环保

下一篇:IDC调低今年全球芯片销售增长预期至4%到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芯片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