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中国式电荒:富余电力3500万千瓦

中国式电荒:富余电力3500万千瓦

发布时间:2011-12-05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电力 电网 电荒 火电

导  读:

在“7年来最严重电荒”的背后,我国电力产能闲置却造成了惊人的浪费。

  在“7年来最严重电荒”的背后,我国电力产能闲置却造成了惊人的浪费。“总体平衡”的同时,火电厂不能开足马力、跨区输电不能调剂余缺的现象表明,跨区输电通道不畅问题依旧严重,解决“制度性缺电”刻不容缓。
  
  缺电3000万千瓦富余电力3500万千瓦
  
  国家电网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华北、华东、华中电网电力缺口3000万千瓦,而东北、西北电网电力富余2700万千瓦,“受端缺电”与“送端窝电”并存。而若再加上“窝电”更严重的内蒙古蒙西电网,富余电力总量超过3500万千瓦,足以弥补上述电力缺口。
  
  内蒙古是全国火电装机容量增长最快、总量最大的地区,截至目前,内蒙古电力总装机容量约7000万千瓦,居全国第一位,然而作为全国最大的电力外送基地,内蒙古西部电网已经连续6年未建一条外送通道。
  
  记者在内蒙古电力公司采访了解到,仅蒙西电网供电营业区的8个盟市闲置的发电装机容量就有数百万千瓦,其中包括大量“不用白不用”的风力发电机组,每年因发电机组闲置带来的贷款利息一项就超过20亿元。
  
  龙源电力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齐来生说,龙源电力在内蒙古电网营业区内风电装机容量共70万千瓦,如果不受限制,全年可以发电15亿千瓦时,实际发电量只有13亿千瓦时,损失利润1亿元。随着冬季采暖期的来临,为了保证热电联产机组的运行,风电的“弃风”问题将更加突出。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窝电”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国家电网宁夏电力公司总经理崔吉峰说,目前,宁东煤电基地还在加快开发建设,主要在建的电源项目将于今年全部投产,全区电力装机将达到1900万千瓦,在满足向山东送电的情况下,装机富余700万千瓦。
  
  除设备闲置外,在一些“不缺电”地区电力使用中的浪费同样惊人。记者采访了解到,为解决“窝电”问题,一些地方政府推动富余电力“就地消化”,客观上刺激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内蒙古、宁夏、甘肃等一批“窝电”省份用电增幅均超过全国用电量增长平均水平,增长幅度最高的省份达28.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西部地区万元GDP电耗达到1362千瓦时,比东部地区高出478.7千瓦时。受高耗能行业反弹影响,西部地区单位GDP电耗不降反升,上半年同比上升了1.54%。
  
  输电通道系统“梗阻”
  
  近年来,为了“买电”,北京、上海、山东等缺电省市纷纷与内蒙古签署输电协议,但因为无法实施成了一纸空文;为了“卖电”,内蒙古曾建议加快外送通道建设,但至今仍没有变成现实。
  
  就在被余缺双方都视为“救命稻草”的输电通道建设遥遥无期时,另外一些并不“紧急”的跨区输电通道项目却迅速上马、顺利建成。2006年8月,山西至湖北100万伏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获批,当月开工建设,28个月后投入运行。
  
  这一投资50多亿元的“世界首条100万伏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近三年来,并没有在愈演愈烈的“一半是电荒、一半是窝电”中发挥作用:山西省与湖北省一样,都是全国缺电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没有多余的电可供外送。
  
  和联接两个缺电地区的通道一样尴尬,有的新建跨区输电工程则联接了两个电力同样富余的区域。2010年9月,投资60多亿元、连接内蒙古呼伦贝尔和辽宁的±500千伏直流工程竣工投运,每年可向东北地区的负荷中心输送180亿千瓦时的电量。但作为目标市场的东北电力市场供大于求,近年来发电机组年利用小时数逐年降低。
  
  除了项目建设滞后、新建工程“无用武之地”外,跨区输电“通而不畅”的现象更加令人深思。记者在蒙西电网统调的一些发电企业采访时,都看到一份电网公司发来的通知:从7月1日起,华北电网取消了蒙西电网外送电力的临时交易。
  
  据内蒙古电力公司负责人介绍,蒙西电网通过两个通道共四回向华北电网送电,最高送电能力可达430万千瓦,稍加技术改造,可以达到490万千瓦。执行通知后,外送潮流最低降至197.5万千瓦,能力闲置超过200万千瓦。
  
  在减少蒙西电网向华北电网送电的同时,华北电网缺电形势更加严峻。根据国家电网综合判断,迎峰度冬期间,公司经营区域最大电力缺口达到2800万千瓦左右,其中华北电网450万千瓦,若电煤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且出现持续极端低温天气,电力缺口将进一步加大。

#page#


  专家建议做大区域电网公司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电网建设滞后,首要问题是关于跨区输电用特高压交流还是直流的“技术路线之争”。国家电网公司试图用特高压交流将华北、华东、华中三大区域电网联成一个统一运行的独立电网(下文简称“三华”电网),并希望将此意见写入电力发展“十二五”规划。但一些电力专家强烈反对,认为这样做不安全、效率低、浪费大、占地多、技术不成熟,并将进一步强化已经高度集中的电网垄断体制。
  
  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些业内人士提出这样的质疑:国家电网公司坚持用特高压交流的方式,最重要的一个理由是交流从技术要求上必须是“全国一张网”的运行方式,有利于国家电网公司保持垄断地位;而直流特高压则只能实现远距离输电,而无法形成完全意义上的统一电网。
  
  有关专家认为,不能因为对输电技术方案认识的不统一,或因为部门间利益的“较量”而耽误了跨区输电项目的审批与建设,进而让“制度性缺电”在更大范围、更长时间内肆虐。建议国家加强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尽快用行政手段打通已有送电通道的“梗阻”;同时推动电网建设、投资、运营领域的深入改革:
  
  ——组建新的电力改革推进机构。业内专家表示,电力市场化改革,是利益在不同群体、部门、地区、行业的重新调整,需要有相对超越的权力、管理部门去推动。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认为,“电荒”的问题出在价格上,而价格的问题出在行政审批体制上。要解决我国电力改革中的种种问题,就必须加大对行政垄断体制改革的推进力度。如果让旧体制下管制和行政审批的利益者来主导电力改革,囿于种种利益链条的捆绑,必然不可能放弃现有的模式。
  
  ——推进电网改革,逐步壮大区域电网公司。2002年“5号文件”在业内深入人心,根据5号文件规定,电网企业实行投资多元化,产权股权化,管理公司化的改革,壮大区域电网公司,打破电网垄断。使区域电网公司享有法人财产和独立自主经营权利,将区域内的省级电力公司改组为分公司或子公司,负责经营当地相应的输配电业务。
  
  ——加快进行电力输配分开的改革。有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电网企业仍处于“全部电力的唯一购买方和销售方”的垄断地位,其收入都来自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和终端用户电费之间价差。
  
  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逐步取消电网作为单一购买方的“竞价上网”办法,代之以全部电量都由发电商与用电户或配电商签订各类购电合同、自行商定电价的方法。经营输电网络的企业不再被允许“买卖电力”,而只能做“传输电力”业务。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8002/news/d_1nrusj6oaq1dp.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201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3330亿美元

下一篇:温州民企“打通”国产机器人“关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电力 电网 电荒 火电
  • 更多的分布式能源接入,将为配电网规划带来哪些改变?

    在电力行业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推动多能互补的背景下,分布式能源的接入规模势必将不断提升。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中,就提出了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就地开发利用,促进新能源多领域跨界融合发展的要求。施耐德电气可以在分布式能源接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为配电运营商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电网,

  • 更多的分布式能源接入,将为配电网规划带来哪些改变?

    在电力行业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推动多能互补的背景下,分布式能源的接入规模势必将不断提升。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中,就提出了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就地开发利用,促进新能源多领域跨界融合发展的要求。施耐德电气可以在分布式能源接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为配电运营商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电网,

  • 未来电网:解锁能源转型和脱碳的价值潜力

    作为全球能源管理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依托面向未来电网的EcoStruxure Grid架构与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和解决方案,改善新能源的接入与整合能力,实现源网荷储各个环节的深度互动,提升能源全生命周期的效率,实现电网端到端的管理与优化。系统,负荷,电力,

  • 未来电网:解锁能源转型和脱碳的价值潜力

    作为全球能源管理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依托面向未来电网的EcoStruxure Grid架构与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和解决方案,改善新能源的接入与整合能力,实现源网荷储各个环节的深度互动,提升能源全生命周期的效率,实现电网端到端的管理与优化。系统,负荷,电力,

  • 施耐德电气发布电网到产消者的端到端方案,优化分布式能源管理

    施耐德电气面向未来电网的EcoStruxure Grid的解决方案组合,展示了公司对构建更加数字化、电气化世界的承诺,并与电网到产消者方案一起支持分布式能源、微电网、能源社区以及其他灵活性资源在数字化规划、设计和运营生命周期中的增长。分布式能源管理,

  • 施耐德电气发布电网到产消者的端到端方案,优化分布式能源管理

    施耐德电气面向未来电网的EcoStruxure Grid的解决方案组合,展示了公司对构建更加数字化、电气化世界的承诺,并与电网到产消者方案一起支持分布式能源、微电网、能源社区以及其他灵活性资源在数字化规划、设计和运营生命周期中的增长。分布式能源管理,

  • Littelfuse储能应用开拓之道:电路保护、功率控制及传感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近日,Littelfuse功率半导体技术应用经理刘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Littelfuse产品在储能市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大类应用场景:移动式储能、家庭储能以及以模块化形式呈现在电网、充电站等应用场景下的储能应用,”

  • 数字技术如何赋能“双碳”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

    8月30日,围绕“数字技术如何赋能‘双碳’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这一主题,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马莉、施耐德电气电网行业架构师王照做客麒麟学院“绿色能源管理”会客厅,探讨数字化转型为配电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探索“安全可靠、经济可行、易于推广”的火电灵活性改造

    为积极响应国家《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共同探索“安全可靠、经济可行、易于推广”的火电灵活性改造技术路线,提升电力系统调峰能力,有效缓解弃水、弃风、弃光,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推动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实施煤电机组调峰能力提升工程。

  • 第三届亚欧电力展将于2017年9月在新疆举办

    2016第二届新疆亚欧电力技术装备展览会暨丝绸之路经济带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已经于2016年10月21—23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圆满落下帷幕。展会参展产品涵盖火电、光伏、风电、输变电、输配电、高低压电气、电线电缆等国内最先进的电力技术装备,这些产品在中亚国家极具竞争优势,也是新疆电力和能源化工行业发展过程中急需的技术

  • 工博会:国内首创层出不穷 “中国制造”打破国际垄断局面

    本届工博会工业设计银奖由中国电建集团上海能源装备公司,凭借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50%容量锅炉给水泵组而获得。在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展位上,一台高端的机床吸引了众多观众和同行的目光。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此次的展品是一台G4.5代高分辨率TFT投影曝光机。

  • 火电厂气力除灰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负压输送是较早出现的火电气力输送形式,其主要设备包罗茨风机、真空泵、抽气器,适用于多点受料向一处集中输送,不存在跑灰、冒灰现象,工作环境相对清洁。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浓度输送+智能化控制的气力除灰系统必然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 火电难言“春天”

    多位煤炭企业人士表示,此轮煤价下行,根源在于宏观经济疲软。社会用电量下降直接造成了需求锐减。此外

  • 煤炭业不再狂飙 火电难言春天

    作为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70%的主体能源,煤市兴衰直接取决于宏观经济形势。

  • 火电企业不愿发电 今夏电荒获奖更甚去年

    尽管提高了上网电价,但提价幅度比较小,不足以弥补火电亏损,而今后进一步提价的可能性不大。因此目前发电企业对火电的前景比较悲观,不愿意多发电。

  • 风力发电成本走低2016或迎拐点

    到2016年,全球一般新建风电场的发电成本将可以与燃煤发电成本媲美。风电成本逐步与火电看齐,也为风电业的发展描绘出一幅美妙前景。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