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寒气“西”来 中国光伏企业何去何从

寒气“西”来 中国光伏企业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11-12-06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光伏企业

导  读:

今年,全球光伏产业由于供求严重失衡,一改去年的爆发式增长行情,开始步入持续的低迷。

编者按:自今年一季度以来,随着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加上欧洲几大光伏应用市场连续削减补贴,全球光伏产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尽管中国、美国等新兴市场对于光伏的需求量在增加,但这并不足以抵消需求的整体下降,整体市场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现象。目前,国内光伏市场尚未真正打开,国内厂商主要还是依靠海外订单生存发展。这使得我国光伏组件、电池、硅片乃至硅材料全产业链都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压力,从价格飙升、游资疯涌、项目“遍地开花”,到订单锐减、资金链断裂、企业大量倒闭,光伏产业正在思考如何应对这一寒冬的考验。

 

欧美市场经济持续疲软  

今年,全球光伏产业由于供求严重失衡,一改去年的爆发式增长行情,开始步入持续的低迷。

由于全球第一大光伏安装市场德国削减补贴以及第二大光伏市场意大利政策不明朗,今年1月到5月,欧洲光伏安装几乎处在停滞状态,装机容量环比出现大幅下降,组件价格也连续暴跌。直到6月补贴政策尘埃落定后,欧洲市场装机容量方有小幅反弹。

然而,刚刚因补贴政策落定、旺季来临而重现生机的全球光伏产业,近期却在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冲击下再度陷入泥沼。据行业人士分析称,“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债务问题,欧方必会更加严肃财政纪律,要求严格执行财政紧缩计划。在此背景下,欧洲国家陆续下调补贴总额的风险又将重现,同时,银行贷款的收紧,也使得新增光伏电站的海外融资更加困难,新项目的开展陷入停滞,导致需求进一步恶化。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国内需求量偏低,导致市场一直受制于德国、意大利以及其他欧美市场。欧美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对大部分产品出口依靠欧美市场的中国光伏企业来说,影响巨大。

近期有消息称,德国政府可能最快在明年1月份实施较预期幅度更大的下调太阳能补贴措施,这无疑又给严重依赖德国市场的中国光伏企业当头一棒。

 

国内光伏市场正式启动

面对严峻的光伏产业环境,业内呼唤已久的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终于在国家发改委的一纸通知中落地。

8月1日,发改委发布通知,制定全国统一的太阳能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根据通知:2011年7月1日以前核准建设、2011年12月31日建成投产的、发改委尚未核定价格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统一核定为1.15元/kWh(含税,同下);2011年7月1日及以后核准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以及2011年7月1日之前核准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仍未建成投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除西藏仍执行1.15元/kWh的上网电价外,其余省(区、市)上网电价均按1元/kWh执行。

#page#


由于太阳能电站项目一旦建成至少要运行25年,因此出台固定上网电价有利于投资者形成稳定投资回报预期,对于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此次确定的两档上网电价,可以保证企业有一定的内部收益率,政策的出台无论对于光伏行业的多晶硅、光伏组件、逆变器还是开发商,无疑都是一大利好。业内人士纷纷表示,这预示着国内光伏市场开启的脚步已经加快了。政策出台后,中国的光伏项目开发活动显著增加,9月末非住宅项目待安装量已达到了14GW,预计2011年中国光伏市场实际完成量将超过1.6GW,较2010年增长230%以上。然而,由于中国光伏市场才刚刚启动,即使今年新增安装量能达到2GW,与全球去年(17-18)GW新增装机相比还是很少,无法根本影响供需格局。

 

光伏订单下降价格骤跌

在2010年光伏市场空前火爆的带动下,光伏企业扩张产能已成一种惯性:无锡尚德扩产,英利扩产,天合光能扩产,甚至不少二、三线光伏企业也号称要将产能扩到GW级别。

行业需求增速不断萎缩,供给企业却不断扩产。新增需求远赶不上产能扩张脚步的直接后果是,过剩的国内光伏产能在争抢体积越来越小的欧洲光伏蛋糕,令公司即便获得欧洲订单,也面临国内光伏同行“恶性压价”带来的出口利润过低问题。从年初至今,国际光伏市场从上游多晶硅价格到下游组件的需求都出现了大幅萎缩,价格暴跌。

iSuppli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晶硅组件价格下跌16%,三季度跌势延续。目前,我国一线供应商的晶硅组件价格在(0.83-0.85)欧元/W之间。晶硅电池和硅片的价格同样下跌至0.75美元/W(电池)和0.54美元/W(156mm多晶硅片)。同期,只有多晶硅价格相对而言比较稳定,一直在(50-60)美元/ kg之间徘徊,但预计四季度将跌至40美元/ kg 。

由此可见,从硅片到组件供应商均面临利润被挤压的局面,对大多数电池、组件厂来说,息税前利润仍然接近于零甚至为负。

 

企业遭遇“寒冬”洗牌在即

2011年9月1日,美国光伏公司索林德拉宣布停止生产并将在近期申请破产重组。这是一个月以来,第三家美国光伏公司进入破产保护程序。不久前,另外两家光伏企业光谱太阳能(SpectraWatt)和长青太阳能公司(EvergreenSolar)也分别提交了破产保护的申请。

对此,有外媒称中国企业将是最大的受益者。10月19日,美国7家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起贸易申诉,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板施加限制,并征收超过100%的反倾销关税。

事实上,国内光伏企业的生存状况同样堪忧,它们并未因本国政府的政策支持而得以幸免,反而因为之前的政策支持而大规模进行产业扩张,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多家企业亏损巨大,毛利率的迅速降低已让不少企业无法承受。有行业人士表示,中国现在有三分之一的光伏组件企业是处于停产或者半停产状态。  

据相关市场数据,目前,整个世界的产能是市场消纳的两倍,全世界库存的光伏产能约达10GW,中国则占了8GW多。一方面,中国企业企图利用规模优势,大力生产组件,以期望控制成本,取得价格优势。而另一方面,面对日益萎缩的需求市场,中国企业不得不大打价格战,而过低的价格又促使企业陷入亏本境地的恶性循环。

尽管中国企业的产量排名各自领域内的全球前列,然而有行业人士表示:“从2005年国内第一家光伏企业上市以来,这么多年有很多企业的累计融资额跟净值相比是差不多的。可以说在这(5—6)年的时间里,很多中国的光伏公司没有赚到钱,公司盲目的扩张可能会带来很多的潜在风险。”

相对而言,全产业链的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强,而专做某种光伏产品的公司,由于产品单一,严重依赖外部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接下来一定也会有实力偏弱、匆匆上马的中国光伏公司破产或被并购。

10月18日晚,一则有关“尚德电力将会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在微博上被转发。随后尚德电力多位高层否定并澄清了该传闻。早在国庆节前后,另一家光伏龙头企业赛维LDK有可能申请破产保护的说法便已在业内流传甚广。随后,赛维LDK总裁佟兴雪表示,公司运营一切正常,“破产保护”传闻不属实。

#page#


尽管两家大型光伏生产企业并没有实质性出现破产,但这些“破产”传闻的背后,是目前国内外光伏企业处于“煎熬中度日”的窘境。财报显示,赛维LDK、尚德电力等光伏龙头企业已出现债务较高等问题。无锡尚德的股票,已从今年2月份的高点10.83美元下跌了65.7%,从2008年的上市以来最高点90美元则下跌了95.9%。赛维LDK、晶科、晶澳等公司业绩亦下跌严重。而包括多晶硅、硅片及光伏组件等产业上下游也面临着库存增加、销售价格下滑、产能过剩甚至小企业倒闭等困局。

随着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小型企业的生存环境将日益恶化,行业内将出现兼并收购的情况。未来几年,光伏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将大幅提升,行业整合将为光伏行业带来新的市场结构。

 

逆变器影响甚微独善其身 

在全球光伏市场需求萎靡不振之时,绝大多数太阳能器件制造商都在应对利润率日渐下降的不利局面,但是产业链有一个领域遭受的损失相对较少,那就是光伏逆变器。

光伏逆变器是光伏系统的核心功率调节器件,占系统成本比例在(10-15)%之间。目前全球龙头SMA占据市场份额达44%,第二梯队4个厂商合计占据32%市场,其余超过150多家公司分割剩下的市场。

当前,国内逆变器市场具有较多优势。首先,逆变器价格较为稳定,毛利率水准在未来可以得到保证。在今年逆变器价格虽然也随着光伏市场萎靡而略有下跌,但下跌幅度较小,基本比较平稳。 

7月初逆变器平均价格为0.239美元/W,至10月初平均价格仍然维持在0.235美元/W,二季度度跌幅仅为1.67%。这主要是因为光伏逆变器产品价格的快速杀跌阶段已经过去,而作为需要持续研发投入的高端电力电子产品,其产品毛利率的受压缩空间相当有限,产品跌价幅度将逐渐趋缓,未来的成本下降将主要来自于设计改进和元器件的国产化。

其次,逆变器行业有着较高的行业壁垒,入门容易,做大做好难。光伏逆变器作为一个在中国刚出现不久的产业,相对较低的进入门槛确实吸引了众多国内企业参与研发生产,但产品参数和品质能够获得广泛的机构认证、客户认可,乃至实现批量出货的企业则寥寥无几,全球范围内的情况同样如此。

再者,国产逆变器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光伏逆变器作为对长期运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产品,具有较深厚的技术积累、且能够率先获得一定规模稳定运行业绩的企业,才有机会做大做强,而边缘企业则将很快被市场淘汰;国内的先发企业有望借助国内光伏安装市场的启动获得宝贵的运行经验,为将来进军国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预计中国2011年和2012年的光伏新增装机量,将在2010年仅400MW左右的基础上猛增至1.6GW和3GW以上,大幅拉动并网光伏逆变器需求。目前,国际电源大腕纷纷角逐光伏逆变器市场,不少原先专注于其它领域的企业也先后宣布将进军光伏逆变器行业。10月24日,我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生产企业阳光电源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这是我国第一家专注于光伏电站配件制造的上市公司。

#page#


加强自主创新应对危机

从长期来看,未来5年内,光伏行业还是整体向好。首先,从各国政策导向来看,日本大地震后各国能源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力发展光伏的声音不绝于耳。虽然欧洲市场增量趋缓,然而作为欧洲最大的光伏市场——德国政府已宣布全面弃核,这为欧洲光伏市场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另外,美国、印度、中国、非洲等新兴市场都具有建设大规模光伏电站的需求、能力和条件,这些都预示着光伏行业未来的巨大发展潜力。

目前,光伏市场的暂时低迷只是其行业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调整阶段,对于国内光伏行业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应当果断利用欧债危机,未雨绸缪、主动出击,为我国光伏产业甚至是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方面,我们应加快启动与培育国内市场。通过落实光伏标杆上网电价政策,全面推动国内应用市场的启动及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应不断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同时,还应加大光伏应用方式探索。要加快打开国内光伏市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方式。最后,还应当加强企业管理与基础性工作,如标准化与技术规范的制定、质量检测认证以及资源调查与评估等。

光伏企业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光伏行业发展过程必将是一个不断洗牌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能,降低成本,才能逐渐接近与达到平价上网,才能优化整个光伏行业的产业结构。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q1fv.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工业开关电源行业面临整合

下一篇: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光伏企业
  • 欧洲最大光伏企业宣布破产 中国企业躺着也中枪

    近日,欧洲最大光伏企业、德国太阳能业界龙头老大“太阳能世界”(Solarworld)公司宣布破产。对于破产的原因,该公司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弗兰克弗朗克·阿斯贝克在公开场合的发言却直接将导致公司破产的责任甩给了中国企业。他说:“中国生产商的‘非法低价倾销’导致公司破产。”

  • 欧盟或取消中国百余家光伏企业双反关税豁免

    即使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品对欧出口额已经大幅下滑三成,欧盟仍不愿放松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制裁力度,继8月15日宣布取消5家中国光伏企业价格承诺资格后,欧盟近日又宣布

  • 阳光电源谋变新能源发展 探索“光伏+互联网”

    近期,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16第五届新能源发电系统创新技术大会”在合肥隆重召开。会议探究了新形势下,新能源发电系统建设所需支撑技术的创新方向,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两院院士、优秀光伏企业领袖参会

  • 光伏企业崎岖的转型挣钱路

    经过两年的行业整合,中国光伏市场不但进入一个微利时代,且整个行业的发展重点发生了显著的转移。钱越来越难赚,尤其是在制造端。这一认识促使光伏企业转型呼声日益高涨,然而,在许多企业试图将重心往下游推进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国内光伏市场目前并没有太多转型的空间。

  • 盘点2013年国内光伏企业有效产能排名

    2013年即将过去,这一年里, 我们只知道光伏企业一直在说“产能过剩”,那些主要的光伏企业的产能到底是多少呢?下面,记者奉上盘点国内主要中下游光伏企业的有效产能情况及排名,以便大家进一步了解。

  • 光伏企业不景气 58家企业负增长

    北京商报投资周刊统计已公布年报的58家上市公司发现,负债从2010年的2550亿元增加到了去年的3251亿元,三年时间负债增加701亿元。

  • 尚德之败是中国光伏挨的一记集体耳光

    尚德之败,是打在中国光伏企业与地方政府脸上的一记集体耳光。国内的光伏企业究竟要如何前行?

  • 光伏巨头上演分布式光伏发电盈亏的“辩论赛”

    有业内人士分析,2013年,国内光伏市场会回暖,但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来说,这一市场才刚刚起步,是盈是亏还是未知之数。对此,光伏企业巨头们对此都做出了自己的预测。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