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其它>融科储能:技术决定未来

融科储能:技术决定未来

发布时间:2012-09-11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其它 人浏览
关键字:

融科储能

导  读:

我国储能技术将向商业化应用再进一步。日前,国电龙源5兆瓦/10兆瓦时储能电池系统招标尘埃落定,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公司成功中标。

我国储能技术将向商业化应用再进一步。日前,国电龙源5兆瓦/10兆瓦时储能电池系统招标尘埃落定,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公司成功中标。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应用示范。

由于受制于成本障碍,大规模储能一直难以走向商业化。而在此次商业项目的招投标中,融科储能的价格可谓相当有竞争力。

“现在看来液流电池的技术天花板比预期要高,我相信技术上还有很大的降价空间。”张华民指出。

融科储能:技术决定未来

 

#page#

中标龙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曾多次表示,大规模储能首先要强调安全性。

如以安全性为第一标准,综合考虑可靠性、耐久性、环境友好等,液流电池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尤其在并网项目平滑输出的要求下,其优势愈加明显。

而此次国电龙源的项目正是配套其50兆瓦风电场,主要实现跟踪计划发电、平滑输出,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纳能力。

其中,融科储能负责5兆瓦/10兆瓦时液流储能电池系统的设计、制造、集成安装调试。张华民表示,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单个电堆的额定输出功率为22千瓦,由16个22千瓦电堆组成352千瓦单元模块系统,再构建5兆瓦电池系统。

据悉,除离子交换膜外,该系统的所有材料都实现了国产化。

国际上,日本住友电工和前加拿大VRB公司较早从事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开发,拥有多项领先技术。但这两家公司却都忽视了电池核心材料的研发,而采取采购的方式,致使电池成本居高不下。

而融科储能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合作团队从一开始就以国产化为目标,确立了关键材料、核心技术与系统开发并重的方针。作为国家“973”液流储能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能源液流储能电池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华民一直强调技术的重要性。目前,融科储能团队全面掌握了全钒液流电池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及系统集成技术,知识产权体系覆盖全产业链,具有年产20兆瓦电堆及电池系统的生产、设计及集成能力。尤其是22千瓦电堆在恒功率充放电时,电堆的能量效率能达到80%;352千瓦单元电池系统模块直流端的系统能量效率(包括循环泵的功耗)大于70%。

据悉,这是目前国内外相同产品中已公布的最高数据。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q9t4.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中石化建96储气库

下一篇:塑料机械商目光瞄准中国和印度市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融科储能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