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制造业拒绝成为“信息孤岛”

制造业拒绝成为“信息孤岛”

发布时间:2013-06-25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制造业 信息孤岛

导  读:

近5年来,我国制造业主流企业购置信息化设备,是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时期,但也是问题爆发的时期,制造业拒绝成为“信息孤岛”。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90年代初形成规模,“企业上网年”即2000年全面铺开。近5年来,我国制造业主流企业购置信息化设备,是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时期,但也是问题爆发的时期。

  

  据国家信息化办公室去年4月提供的情况,在信息化建设的差距对比中,我国的网络、硬件等基础设施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大,但应用系统建设大体有10年左右的差距,信息资源管理大约有20年的差距。参与研讨的专家认为,这种状况在制造业中尤其典型。

  

  企业的改革,尤其是ERP的导入,是企业内部权力和职责再分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间,由于制造业企业的高度专业技术的特点,部门之间往往为了各自的利益出发,会以技术方面的要求为借口,提出部门之间相互矛盾的变革要求,以便为自己的部门争取更多的有利条件,此时如果顾问不具备技术专业能力,就无法站在正确的角度,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给出正确的方案,从而无法协调矛盾推进变革,最终造成某个部门强势或得利的局面,但同时企业的效益没有得到最大化。

  

  批量制造类的企业,基本上是通过事先设计,确定工艺与产品型号后再进行批量生产。最初阶段多是小批量的样产,待质量、工艺稳定后进行大规模制造。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消费品都采用批量制造模式,从手机、电脑到香烟、洗发水,这类产品以市场预测为主要排产依据,按库存组织生产。

  

  这类企业的信息化之路相对而言容易些,因为生产过程中的诸多环节都是确定好的,各因素相对稳定,信息化过程的相对快速也是显而易见的。传统ERP正是基于大规模生产而诞生的,以解决产供销的协调问题,随之发展成为企业内部资源的统筹规划与协调。无论是从原先的订货点法,还是逐步经历的MRP,闭环MRP,MRPII,ERP以及ERPII,均是以大规模生产模式为主线,来围绕解决在大规模生产模式下的企业运营管理问题。

  

  大连海事大学教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信息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复先认为,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滞后”和“两缺乏”。“两滞后”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于网络建设,管理层和决策层的应用落后于运作层;“两缺乏”即缺乏信息资源规划,缺乏信息数据标准化。

  

  专家认为当务之急是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做好信息资源规划的前提下建立主题数据库,先解决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问题。解决整个制造业的“信息孤岛”问题,则要依赖于总体上的信息资源规划和适用于各企业主题数据库建设的规则,即制造业信息化的标准化。不搞标准化,不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制造业、以至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低档次的投入。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r02n.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机械阀门行业需注重工业化和信息化智能化结合

下一篇:电气化与自动化是未来技术的两大主线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制造业 信息孤岛
  • 环保物联网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我国环保物联网建设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环保部门的应用系统由于大多是独立建设,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导致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