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广东三水区企业实行机器换人计划 闯出新路

广东三水区企业实行机器换人计划 闯出新路

发布时间:2015-04-01 来源:南方日报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工业机器人 机器换人 三水企业

导  读:

近年来“用工荒”、“招工难”等问题凸显,对此多地开始实行“机器换人”计划。小编获悉,“加快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推广”,也被写入今年佛山市以及三水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三水企业开始关注并逐步推进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不少企业开始应用工业机器人来替代工人。

  近年来“用工荒”、“招工难”等问题凸显,对此多地开始实行“机器换人”计划。小编获悉,“加快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推广”,也被写入今年佛山市以及三水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三水企业开始关注并逐步推进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不少企业开始应用工业机器人来替代工人。
  “应对招工难、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应用机器人的三大驱动力。”佛山市日丰企业(三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水日丰”)副总经理陈喜红总结道。企业家还发现,运用自动化生产线和工业机器人的企业更受客户欢迎,因为这代表着更稳定的生产效率和更高的产品质量。
  目前,仅乐平镇就有10家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超过100台。如兴发铝业、澳美铝业、日丰企业、佳明重工等一批知名企业均不同程度实现自动化生产,它们在“机器换人”过程中的困惑和经验,或许具有代表性。



应对招工难、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应用机器人的三大驱动力

  出于成本考量的人机协作模式

  不同于号称工业4.0样板工厂的西门子成都工厂的整体自动化,或者提出“把车间过道上的人消灭掉”美的空调事业部目生产基地,目前三水企业进行的是“单元式”的自动化,换而言之,是一种人机协作模式。
  三水日丰的挤塑车间内,每一条挤塑生产线的末端,都有两名工人正在对机器源源不断挤出的塑料管进行包装。
  广东佳明重工有限公司的塑机生产线上,经过机器人焊接的零部件,被传送到工人的手中,工人再将零部件装配成复杂的塑机产品。
  不限于日丰和佳明,人机协作模式在三水具有普遍性。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三水分公司(以下简称三水兴发)和广东澳美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均谈到:“现阶段追求全面自动化不现实”。
  三水的工厂内上演的这一幕幕场景,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机器人应用的“中国式人机协作”。在ABB机器人精密组装工程中心负责人张晖看来,所谓“中国式人机协作”即“一条生产线上或是一个生产组织里面,一部分工作用机器人替代。”
  出现“中国式人机协作模式”的根本在于对成本控制和解决“招工难”等的考量。
  三水兴发总经理刘允棠表示,传统制造业企业处在“现金为王”时代,不可能大规模投入工业机器人,“如果使用效果不好,成本这么高,对现在的企业来说打击是很大的。”
  目前,兴发铝业能接受的机器人应用回报周期不超过1年半,相比之下,一些欧美企业对机器人应用回报周期的期望可达数年之久。
  关键在于人工成本和机器人应用成本的平衡点,一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人工成本不断攀升,超过了与机器人成本的平衡点,企业就愿意应用机器人。例如欧美企业对回报周期的耐受更长,因为欧美的人工成本本来就高。
  可以预见,所谓“中国式人机协作模式”是一个阶段性产物,企业先将高成本人工替代,再逐步替换成本较低的人工,而人机协作是其中间过程。
  三水日丰正在引入包装自动化设备,以替代目前占生产线工人总数大部分的包装工人。“原来包装的普工用工成本比较低,招工也相对容易,因此包装环节的自动化进程稍滞后于其它工艺环节,现在要把这部分人也逐步替换。”三水日丰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欧伟基说。
  半自动化模式为三水企业闯出新路



三水一工厂内,工人正在操作自动化设备

  在兄弟区顺德,坐落着“最坚定的机器人支持者”美的集团,随着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大量进驻,美的顺德基地用工数从最高峰的2800人减到目前的800人左右,产能却提高一倍。美的今年还计划新增至少600台机器人。
  美的仍在追求更高程度的自动化,也就是无人工厂,但业内人士更形象地称之为“黑灯工厂”—不需要照明的高度自动化工厂。在美的的一些车间和小工厂内,已经实现了“黑灯工厂”,如空调注塑厂从供料到模具挤压成型都已经无人化。“以前供料需要用人把料拉到设备前,现在通过管道集中供料到各个机台,后面的取件、削披风、烫金、湿印,也全部是机器人。整个注塑都做到黑灯工厂了。”美的相关负责人说。
  美的的另外一些工厂也在向无人化的方向进发。在美的芜湖的钣金分厂,月产钣金20万套,工人数量却已在2014年降至8人,而工厂在自动化前有接近60名工人。这8名工人分早晚两班,每班在岗也就4个人,工作内容仅仅是拉走流水线上卡住的废料、处理一些设备日常维护。
  是否减人、或者减了多少人,似乎已经成为评判企业自动化进程最重要的标准。把人替换掉是自动化的目的吗?或者说人在生产线上的地位不如机器?
  三水日丰副总经理陈喜红却有着不同体会,她认为,即使在自动化生产线上,人才是核心。随着自动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她明显感觉到对设备调试、维护的人才需求迫切。
  “要让机器听话”,陈喜红说,机器需要人来调试,才能发挥其效益,调试机器使其适应生产,是人的思维体现。而且“机器代人”本身是一个社会再分工的过程,必然会逼着工人提高技能,会产生更多可以“驾驭”机器的工人。
  在自动化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企业家思维,以无人化为目标是一种思维,以“人为核心、机器人为配合,人指挥机器”,又是另一种思维。对于受限于成本压力的中小企业来说,后者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若以“减人”为标准评判,三水大部分企业远落后于美的等大型企业,距离所谓“黑灯工厂”也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以人为核心”、“让机器听人的话”的半自动化模式,或许可以为三水闯出另一条路径。
  事实上,除了上述“中国式人机协作”以外,一股新的人机协作风潮正在欧美日兴起,且正是反映了“以人核心”、“让机器听人话”的新趋势。
  追求了几十年全自动化、无人工厂的欧美企业和日本企业,近几年人机协作也颇为流行。在欧洲空中客车的总装厂内,机器人和工人一起工作,机器人来承担飞机组装过程中的重复性工作,从而让拥有更高技能的工人投入到价值更高的工作中去。“让强大精细的机器人去帮助弱小但技术纯熟的工人。”英国的机器人研究人员说。
  聚焦
  非标件智能制造
  亟需应用解决方案

  三水兴发在工业机器人应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烦恼”。由于兴发生产的产品大部分是“非标准件”,即没有标准规格,由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自主设计研发的产品,而“非标准件”相比“标准件”在实施自动化生产线改造时,难度更大、成本更高。
  在广东澳美高新科技有限公司,非标准件和标准件的生产线就有着鲜明的对比。作为宜家家居铝产品全球最大的供应商之一,澳美为宜家的产品专门开辟了一条生产线,工业机器人在这条生产线上得到应用,然而在其它非标准件生产线上却很难应用。
  澳美副总经理刘杰南介绍:“宜家的订单比较稳定、量比较大,产品也较少更改,所以宜家产品的生产线比较容易实施自动化改造。”
  因此,不论兴发还是澳美,他们都感到对于“非标准件”产品的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是目前的企业实施自动化改造的迫切需求。
  对此,佛山市诺尔贝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新建解释,一般的工业机器人是按照内部储存的程序来完成动作的,所以较适用于标准件生产。但对于非标产品智能化生产也不是没有办法,即引入所谓“柔性生产线”。
  “其技术核心是加入一个视觉传感器”,卢新建说,“这样机器人就好像长了眼睛,可以根据不同产品来实施不同的加工动作。”
  但是,增加视觉传感器意味着机器人应用的成本增加,而且,在部分工艺环节应用带有视觉传感器的机器人可能有“副作用”。“例如焊接机器人加了视觉传感器,会导致它的效率降低。”卢新建说。
  佛山市时纬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修平也表示,加装视觉传感器之后,从技术上来说,完全可以实现非标件的自动化生产,但是相应地带来几万元的成本增加,对于十几万一台的低成本机器人用户来说不一定能接受。
  另有一种低成本的方法,就是在机器人控制系统内设置几套程序,在加工不同产品时切换不同程序,杨修平说。“但这种方法也有局限,如果产品种类变化太快,多加几套程序的机器人也无法胜任。”
  “在机器人应用的解决方案上,企业需要一个示范”,三水兴发总经理刘允棠说,现在大多数企业还是在小规模的摸索,“摸着石头过河”,不敢走的太快,如果行业内有一两家企业应用的解决方案有效果,其它企业就会跟进。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tms9n7hocq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变压器市场迎发展 2020年或超千亿

下一篇:我国钢铁行业冲出重围 需走自动化路线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工业机器人 机器换人 三水企业
  • 如何看待“机器换人”带来的技术性失业危机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正掀起一场以“机器换人”为主要抓手的自动化升级浪潮。无疑,以“机器换人”为特征的升级转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制造业企业多年来“招工难”“用工贵”的人力资源困境,也助力许多企业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在全球价值链中不断向上攀升,成为兼具品质与价格优势的“中国制造”标杆。

  • 让制造更智能—2020 中国国际工业装配与自动化技术展览会

    当下,产业升级和制造转型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其中,工厂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焦点。不过,目前制造业转型主要聚焦在生产环节的自动化升级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提升,“机器换人”只是初阶,有了智能设备的工厂接下来才能一步步实现自主化决策,最终实现真正的“智能工厂”

  • 如何破解困局:工人增量减少近300万,工业机器人产量负增长!

    在机器换人潮之下,作为替代,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应该会保持较高增速,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走出了持续多年的“高增长”并迅速转为负增长。这一趋势甚至延续至2019年,一季度产量累计同比为-11.70%。

  • “机器换人”推动就业结构性变化, 将加剧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技术人才短缺

    “机器换人”推动就业结构性变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技术人才短缺现象将加剧。专家分析,具备编程、安装、操作、维护等应用设备技术的工程师,是未来智能制造业的热门岗位。

  • 【视觉龙】机器视觉成熟技术,推进“机器换人”步伐。

    机器换人”是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利用机器手、自动化控制设备或流水线自动化对企业进行智能技术改造,实现“减员、增效、提质、保安全”的目的。

  • 机器换人将势不可挡

    现在是什么时代?现在是互联网、机器换人、智能装备高速发展的时代。机器换人,是近年来在我国逐步兴起并逐渐被广大企业家所接受的一个概念。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和国内人力成本上升,国内制造企业也面临各种压力,众多企业都投入到机器换人的计划中。

  • 佛山三水增15家企业实施机器换人 涉及陶瓷等领域

    今年第一季度,三水区新增15家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新增178台(套)机械臂、机器人、自动化加工中心等。得益于市场大环境向好、省市区的扶持实体经济政策,机器换人的企业总量越来越多,加速三水智能制造发展。

  • 机器换人排行榜,这八个国家遥遥领先

    人力成本的快速上涨进一步推动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如今,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机器换人,希望把人力劳动从低端工作岗位释放出来,制造业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工厂利用工业机器人获得了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和更快的生产速度。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