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走弱 下半年将进入低速增长期
(一)经济环境继续走弱,产业逐渐进入低速增长期。
2015年以来,欧美发达国家经济逐渐复苏,美国经济稳定增长态势显现。但是,受美国等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不确定性影响,全球经济景气程度依然低迷。上半年,我国出口形势仍然较为严峻,主要受外需持续低迷、传统竞争优势减弱、部分主要市场国家的货币兑美元大幅度贬值等三重压力影响,预计下半年我国出口形势仍将面临较大挑战。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增速显著下滑。据市场咨询机构Gartner预计,全球IT支出为3.66万亿美元,同比下降1.3%。其中美元升值是IT支出趋缓的主要因素。由于产业缺乏量大面广的代表性产品,预计下半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仍将保持低速增长,产值增速约10%,出口增速也将维持低速正增长。综上,产业将整体进入10%以下的低速增长区间。
(二)国家级重要战略密集出台,产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2015年上半年,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为代表,围绕智能制造、互联网跨界融合、互联网创业创新等热点和难点,出台了一系列国家级战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成为了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模式和重要引擎。《中国制造2025》作为未来10年引领制造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未来30年实现制造强国梦想的纲领性文件,确立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紧扣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主线,明确了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方针指引。我国宏观经济下行与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形成巨大反差,利用互联网优势加快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通过融合发展培育新的业态、培育新的增长点,使得“互联网+”行动计划赢得了各界的高度关注。
(三)可穿戴市场结束酝酿期,产品和应用场景亟待丰富。
2015年上半年,以苹果公司正式推出智能手表Apple Watch为代表性,基于iOS系统和安卓系统的可穿戴设备新品层出不穷。Apple Watch是第一款基于iOS系统的智能手表,被外界期待为可跨时代的智能手表,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定位了智能穿戴行业,甚至作为标杆产品引领新的潮流。2015年,基于安卓Android Wear系统的智能手表不断推出。值得关注的是,今年西班牙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期间,华为以“更美好的互联世界”为主题,将新品发布重点从智能手机转向智能手表等可穿戴式设备,一举推出了智能手表Huawei Watch、智能手环TalkBand B2和智能音乐运动耳机TalkBand N1等3款可穿戴设备及配件设备,赢得了世界关注。当前,如何突破可穿戴产品的应用场景缺乏、产品种类单一等问题,成为当前可穿戴市场发展的重要挑战,也是推动可穿戴市场爆发的重要前提。
(四)工业互联网加快构建,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初现成效。
工业互联网使设计、制造、营销、服务全过程中的生产要素配置更加优化高效,推动生产模式发生新变革,智能制造成为新型生产方式。青岛红领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将服装设计、供应链管理、生产执行、物流配送等系统互联互通,组建了数据驱动的数字化智能工厂,同时利用跨境电商直销平台,将全球顾客的服装定制订单需求实时反馈到生产环节,实现了个性化定制生产。在轻纺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红领2014年以来实现业务同比增长150%。工业互联网充分整合和利用数据等新的生产要素,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结构和价值体系发生新变革,制造业服务化成为产业发展新趋势。三一重工、潍柴动力、中车等企业依托互联网实时采集装备动态运行情况和工况环境数据,运用大数据手段分析优化设备运行参数、预测设备性能衰减并提前安排维护,将业务范围从单纯装备的制造和销售,向装备远程监控与维护服务拓展,实现了价值链的提升。
(五)汽车行业加速转型,与互联网跨界合作进一步升级。
上半年,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取得了长足性进展。3月12日,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宣布,合资设立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共同引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开发、服务运营、商业模式构建和用户体验提升、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建立。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ICT企业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与整车企业在芯片、操作系统、软硬件集成、整车集成、车联网等各个领域展开了深度合作。ICT企业为整车企业开展了针对汽车电子和车联网的芯片、操作系统、车联网等技术与应用开发,整车企业开展了基于ICT技术的零部件制造、组装和整车集成、测试等设计与制造,ICT企业和整车企业的合作有望继续深化,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互联汽车生态圈。
上页 1 2 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