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升级中国制造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升级中国制造

发布时间:2015-09-29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创新 华为 中国制造

导  读:

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实现中国制造升级,必须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华为就是其中的榜样。

       创新没有浪漫曲


  “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在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中,中国国务院对制造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宣布“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此时,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已经5年。
  1990年,在改革开放12年之后,中国制造业产值仅占世界制造业总产值的3%,中国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20%,这一令人尴尬的数字反映了中国工业基础的孱弱。经过一代人努力,2010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9.4%,并且超过美国的18.2%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
  中国制造的崛起震动了西方世界,成为其重振制造业的催化剂。奥巴马在其国情咨文中说,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指美国)不可能在一场制造业危机之后还能保持优势,美国必须奋起直追。


  英国已无望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因此来自英国的观察要冷静得多。《金融时报》资深记者彼得·马什在其出版于2012年的《新工业革命》一书中认为:中国赢得了制造,但失去了研发。
  他分析说,中国制造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强大,中国制造规模巨大的关键因素来自其人口,占世界制造业19.4%不过与人口比例基本相当。更重要的是,由于研发能力薄弱,中国庞大制造业产值只能带来有限的实际价值。例如,一台iPhone的出厂价179美元(产值),但中国工厂仅拿走6.5美元,因为iPhone零部件来自日韩德等国,中国只是负责组装。iPhone出口到美国后,售价500美元。多出的321美元,一半为渠道商所得,一半变成苹果公司的利润。
  幸运的是,中国政府对此有清醒认识,《中国制造2025》中写道:“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显然,升级中国制造的关键是突破技术瓶颈,技术创新没有浪漫曲,无法靠×××思维立地成佛,这是个无捷径可循的艰苦历程。


  在关键技术的赶超上,中国有过是走自力更生的原始创新之路,还是效法日韩,走引进吸收再创新之路的争论,后者很快占了上风,但30年实践下来,各行业的结果大相径庭。有的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比如相当部分的装备制造业;有的高举市场换技术大旗,但让出了市场却没换来技术,比如汽车;有的历经曲折后终于进入良性循环,比如核电;有的虽有争议,但的确在短期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比如高铁。
  高铁是中国制造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代表作。高铁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国内轨道交通行业此前的技术积累、强有力的单一引进主体、科研攻关的举国体制,以及对庞大国内市场的成功利用。
  此外,技术接收平台,即南北车两大央企的高比例研发投入也是关键。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郑刚在其论文中指出,日本和韩国每花1块钱引进技术,就要花5块-10块钱消化吸收;中国以汽车工业为代表,在很长时间内,花1块钱引进,只花7分钱消化吸收。但在发展高铁时,这个比例达到了1∶3,1块钱引进,3块钱消化吸收。
  但中国已找不到第二个行业来完整复制高铁经验,因为铁路是中国最后一个政企合一行业, 在民用领域,铁道部(现为中国铁路总公司)是中国唯一的全行业单一设备(列车)采购主体。
  因此,中国电信行业在移动通信标准制定上的翻身仗,对中国制造业其实更有借鉴意义。可以说,从2G到5G,中国企业在标准制定中从完全没有发言权到主导者的蜕变之旅,体现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技术突破理想路径。
  中国自主3G标准TD-SCDMA在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巨大争议,但事实证明,没有3G的蹒跚学步,就没有4G的积极主动和5G的主导地位,下游厂商也无法从无到有形成产业规模。
  中国的电信和铁路企业都有庞大国内市场可资利用,但电信与铁路的不同在于,中国电信市场早已是多家运营商竞争的格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虽然力挺国产标准,并强令实力最强的中国移动运营国产标准,但无法也从未打算用一个标准统一市场,国产标准必须面对主流标准的竞争,这倒逼相关企业(运营商+设备商)完善技术,建立产业联盟。他们清楚,在强大压力下,如果自己是扶不起的阿斗,那政府早晚会放弃支持。
  所以,在移动通信市场上,政府起了关键的启动和引导作用,但市场规律也始终在发挥作用,并且归根结底,企业是决定性的因素。

1 2 下页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tocai41nnb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互联网+:推动四众二次创业

下一篇:Wi-Fi行业发展促使智能家居起飞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创新 华为 中国制造
  • 秘鲁制造业前景备受关注,中资企业投资机遇引热议

    2024年11月,位于秘鲁首都利马约80公里处的钱凯港正式开港。这座由中企主导投资、建设、运营的现代化深水良港的全面运营,标志着中国与秘鲁、中国与南美之间的海运合作和经贸往来迈入一个新时代。中国制造,前景,

  • 威图&易盼联手TÜV南德:《威图&易盼助力设备出海白皮书》发布

    当前工业设备出海正迈向标准与全价值链体系输出的新阶段,面临设计标准错配、制造流程不规范等"深水区"挑战。为破解出海难题,企业需系统布局……威图,论坛,智能,中国制造,

  • 会后报道 | 世界级制造WCM与工业4.0创新大会暨颁奖盛典新闻动态

    在国际局势波动不断的大背景下,全球供应链重构愈发剧烈,中国制造企业正面临深刻挑战与重塑机遇。关税壁垒推高成本,出口通道受限,制造企业亟需寻找更具韧性与效率的运营之道。在这样的环境下,世界级制造(WCM)与工业4.0成为众多企业破局突围的重要抓手。物流,智能制造,EMS,

  • 首赴华南工博会,欧姆龙以"超越人的自动化" 创新力量加速制造业质效双升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加速向质效提升转型。华南地区作为全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其3C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等高端产业集群对精准控制技术、智能管理系统等先进自动化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旺盛,为工业自动化创新技术的深度应用开辟了广阔市场空间欧姆龙,

  • 魏式放映厅 | 探索魏德米勒175年砥砺与腾飞 第四集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可谓如火如荼,各地大力招商引资。当时魏德米勒早已瞄准中国电气联接市场的巨大商机,并多次深入各地考察,寻求合作机遇。接线端子,物流,高速,工业,中国制造,

  • 易派客九周年再启新程 数智赋能工业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2025年4月18日,中国石化旗下泛工业品电商平台——易派客迎来商业运营9周年。一直以来,易派客始终秉承“让采购更专业”的理念,深度服务中国石化主责主业,全面助力工业企业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升级。2024年,平台交易规模达2254亿元,注册企业达17.7万家,品牌价值达110.38亿元,连续四年破百亿元。质量,中国制造,

  • 智联赢"魏"来 共创新纪元

    全球电联接与自动化技术专家——魏德米勒今年迎来175周年生日。从德国传统家族企业到享誉全球的工业数智先锋,魏德米勒始终在高速、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笃行致远。百年积淀的背后,来自全球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可谓“居功甚伟”,而来自本土市场的强大合作伙伴,更成为魏德米勒打造新时期战略版图的关键引擎。物流,中国制造,

  • 八月启幕!2024无锡太湖国际智能泵阀产业博览会期待与您锡城相会

    无锡自古以来便是人文荟萃、商贾云集之地,今年八月,无锡即将迎来一场关于智能泵阀产业的国际盛宴。2024无锡太湖国际智能泵阀产业博览会,作为行业内重要的交流平台,肩负着助力全国泵阀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的光荣任务。在这里,传统与创新交织,科技与人文并蓄,一场关于创新与合作的对话即将拉开序幕。中国制造,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