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人物专访>香港城市大学李涵雄教授:智能化生产线什么最重要?

香港城市大学李涵雄教授:智能化生产线什么最重要?

发布时间:2016-09-13 来源:雷锋网 类型:人物专访 人浏览
关键字:

智能化 生产线 智能制造

导  读:

李涵雄,博士,香港城市大学系统工程及工程管理系,和中南大学特聘教授,最近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智能制造方面的研究,侧重于工业过程的智能建模、设计与控制,和基于数据学习的智能决策。建立一个智能化的生产线最重要的是什么?

2016人工智能湖南论坛暨自兴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仪式,来自国内外的许多顶级专家在会上给我们做了报告并接受了专访。李涵雄,博士,香港城市大学系统工程及工程管理系,和中南大学特聘教授。先后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海外)获得者(2004),教育部长江学者(2006),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010)和IEEE Fellow (2010)。最近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智能制造方面的研究,侧重于工业过程的智能建模、设计与控制,和基于数据学习的智能决策。本文已经李教授修改确认。

您认为建立一个智能化的生产线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认为是标准化,要消灭不确定性。就生产来说主要的问题就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影响产品质量,不确定性包括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例如人为原因造成的不确定性。你想生产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操作人员,因为工厂没法全自动化,如果你要全自动化就要把人去掉,人所做的判断需要机器来做,但是机器没办法像人一样做出非标准化的决策。

关于智能制造,您最近研究的东西能应用在生产界哪里?

首先研究分好几类,我侧重于在大学所做的学术研究,而在工业界注重的是产品研究。在大学所做的学术研究相当于是在开发工具。就拿修车来举例,修车是一组工具的综合运用。大学研究相当于是为修车提供一个工具,修车与工具并不一定会有直接的联系,但是一套好的修车工具肯定会提高修车的速度和质量。就智能制造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范围。我想没有一个大学教授能够掌握全部的智能制造。我所研究的范围是电子封装,主要是点胶和固化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在这一方面都有很多需要研究。所以我认为智能制造需要一个产业链联盟,企业共同合作。企业的产品研究要有针对性,高校的研究是要关注于在产品生产中的某一类共性问题。

最近很多制造领域的专家都在谈柔性制造,您在演讲中提到的智能制造和柔性制造这是同一个东西吗?如果不是,差异在哪?

这两个概念都是差不多,只是表达方法不一样,本质还是一样的。比如3D打印,20年前就是快速成型,早期的CAD和快速成型就是目前的3D打印。柔性其实就是智能,柔性灵活,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判断。这些都是不同的名词,但是实现的内容是一样的。

在智能制造中加入机器学习,根据业内人士的说法,目前还只是一个嘘头多过于实践的现状,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我认为机器学习在制造行业中最相对容易实现。因为制造比较标准化。生活当中不确定性太大了,遇到的事情很难标准化,所以在生活中的智能要求最高。相对而言,在智能制造中应用机器学习是较容易的。

您刚PPT里讲的建模之后,就是机器学习,增强学习,进化计算。后面3个经常在偏软件中训练用到,比如AlphGo, 在智能制造的硬件体系里它是如何能生效的,您能介绍下?

我不清楚AlphGo是如何具体运作的,但是根据我的逻辑判断,它是以规则判断为主。因为现在的人工智能无法做到无规则判断。规则判断相对简单,就是你要将规则判断的问题进行分解,模块化,然后进行逐步求解,要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拿出来。然后建立好规则,让机器知道如何处理好每一个问题,机器就按照这一步骤进行行动。当然,下棋这一问题十分的复杂,越复杂的问题越需要大量的计算,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就要非常的快。那么人工智能目前基本上就是规则判断,它不能做一些没有给它安排的运算。就是说它如果没见过,它就做不了。举个例子,现在人每天都在生活,每天都会有很多的经历。但是如果有一天,把你放到外星球去,你可能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你的记忆库里没有与这相关的经验,那么你就无法做出很好的决策。机器更是如此。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ukoblr1sn4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海尔张瑞敏:制造业要打通供需“最后一公里”

下一篇:中科院副院长:人工智能 找风口不如找关口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智能化 生产线 智能制造
  • 质胜未来:融合工艺诀窍和智能模型的全流程质量管理

    因全球经济和关税的不确定性、叠加产能和结构性调整等因素,冶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质量以提高市场竞争力。然而,提高冶金产品质量面临诸多挑战:分析,人工智能,智能化,

  • 智控未来!华北工控PPC-3312QL工业平板电脑,支持楼宇智能中控平台集成

    迈入智能时代,建筑领域也加入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行列,对自控系统设备需求高涨,市场体量庞大。基于此,华北工控打造了支持楼宇智能中控平台集成的边缘AI工业平板电脑——PPC-3312QL。

  • 专注门窗制造 40 年!倍福基于 PC 的控制技术为“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赋能

    倍福在门窗加工机械领域的开拓始于对双头型材斜切锯进行自动化改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通过自动化集成实现全自动化生产设备已经成为市场基本需求,而倍福基于 PC 的自动化系统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机械制造需求。尽管成品门窗是一个简单的产品,但门窗生产涉及到的加工过程却相当复杂,需要的加工步骤也很多。灵活的自动化

  • Beckhoff 大学合作计划丨2025 年第三期全国师资培训(工业 PC 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方向)活动通知

    倍福(Beckhoff)作为全球自动化技术的驱动者,是自动化领域众多国际标准和协议的制定者和推动者,尤其是开放度高、兼容性强的 EtherCAT 协议。倍福重视加强与高校合作,支持高校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与科技创新,共同培养拥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倍福中国于 2024 年正式推出大学合作计划。PC,FF,控制,智能化

  • 华北工控高效能工控机BIS-6960M-A10FI:助力工业设备更新换代

    在政策利好支持和技术升级驱动的背景下,工业设备更新换代不断提速。抢抓市场机遇,华北工控新推出工业整机BIS-6960M-A10FI,采用Intel 8代9代Core处理器和Intel Q470芯片组,丰富接口配置,坚固耐用,是助力工业设备实现数字化协同、智能化升级的“利器”。

  • 华北工控EMB-4148:轻松解决协作机器人联动控制与连续运作挑战

    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跑出了“加速度”。华北工控跻身协作机器人赛道,打造了EMB-4148等嵌入式AI计算机,可以轻松解决机器人系统联动控制与连续运作挑战,助力协作机器人实现技术创新与多元化场景应用。制造业,接口,智能化,

  • 铁水联运智慧标杆 | 经纬恒润重载自动驾驶平板车助力龙拱港效能跃升

    近期,由经纬恒润承接的龙拱港港口无人水平运输设备采购项目(三期)正式投入运营,通过部署6台经纬恒润重载自动驾驶平板车HAV及配套运营管理软件,协同龙拱港“铁水联运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成功实现了铁路货场与水运码头之间的24小时全天候运输作业。该智能化方案有效突破了传统铁路集装箱转运的效率瓶颈,龙拱港开启铁

  • 经纬恒润物理区域控制器量产百万件里程碑

    2025年7月28日,经纬恒润第100万个物理区域控制器(Zonal Control Unit,ZCU)正式下线。在智能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的推动下,传统的整车架构和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技术迭代要求,先进智能汽车都采用了全新的SOA架构,该架构下,物理区域控制器成为最为重要的集成化、智能化模块。经纬恒润作为该领域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