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柔性生产将是我国制造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柔性生产将是我国制造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发布时间:2018-02-07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制造业 柔性生产 生产方式

导  读:

柔性生产的概念首次出现于1965年,由英国的Molins公司首次提出。当时市场繁荣、竞争激烈,制造业需要更加先进的生产方式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要求,于是柔性化生产应运而生。

柔性生产的概念首次出现于1965年,由英国的Molins公司首次提出。当时市场繁荣、竞争激烈,制造业需要更加先进的生产方式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要求,于是柔性化生产应运而生。

柔性生产,制造业,生产方式
  
    柔性生产,指的是依靠有高度柔性的以计算机数控机床为主的制造设备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随着数控机床和计算机的发展,柔性化生产为企业到来了极大的时间优势和成本优势,企业能够将具备价格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快速送入市场。于是柔性生产得到较大规模的应用。
 
  相对于“刚性生产”,现代的柔性生产满足了“多样化、小规模、周期可控”的特点,它使企业为适应市场变化和应对市场竞争,将微电子学、计算机和系统工程等技术有机结合,通过制造技术、系统结构、管理模式、人员组织等改革,按需及时调整自身的生产工序和工艺弹性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更符合现代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换线频繁的订单需求特征。
 
  关于柔性生产,阿里巴巴总裁马云说道:我这儿想跟大家讲一个预测,20年以后,小企业是指200人以下,30人以上,中型企业200人到500人之间,然后大型企业超过一千人为超大型企业,逼迫着所有企业必须采用技术,必须采用思考,我们过去的三四十年,我们希望把一切非标准的东西变成标准化,未来三十年很多标准的东西我们要把它非标准化,个性化定制,未来,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将会是真正的未来。
 
  事实上,未来中国,以大批量生产、低成本取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到东南亚势不可挡,中国唯一可以留下的就是小批量、定制化的柔性制造产能。换个角度理解这句话,如果中国能大规模的改造生产制造系统,使之都具备柔性化生产能力,那么就可以把更多的制造业留住中国。
 
  并且以我国国内目前的形势来说,客户希望通过市场的反应及时调整产品,小批量、定制化的订单不断增多,但真正具备柔性生产能力的工厂还处于稀缺状态。所以在产业调整升级过程中,大量的企业将应用柔性生产管理是可以预知的事。当然,在面临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发展主线下,企业的柔性生产应根据自身情况、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及时进行生产方向调整,这样才能做好风险规避,防范于未然。
(来源:中国机床商务网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o0bj4jq2t22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数字化工厂2020:塑造制造业的新未来

下一篇:AI成果横跨五大领域 第三方机构权威报告公认搜狗搜索行业第二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制造业 柔性生产 生产方式
  • 爱普生SCARA一体机T3,助力批量柔性生产

    爱普生SCARA一体机T3秉承爱普生省、小、精的核心技术理念,凭借自身(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布线简便、无需电池,维护方便)三大优势大大提高企业运行效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帮助企业推进实施柔性生产自动化进程,并帮助用户增加收益。

  • 精彩回顾|智物联上海沙龙,共享智造红利

    在正在进行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解决的是看不见的问题,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成为新一代”生产力“,解决生产过程中设备性能下降,零部件磨损带来的成本骤增,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风险预测等多种问题,依靠智能化代替人脑,从刚性生产升级到柔性生产,通过智能分析管理复杂的流程,分析庞大的数据,进而优化决策过程,

  • 由制衣厂看柔性生产、C2M的真实机会

    一家不为人熟知、缺乏品牌溢价的服装厂商红领,年销售额跟美特斯邦威在同一级别,但净利润率却比美邦最顶峰时期也要高得多。柔性生产、C2M的真实机会:不为人熟知的服装厂如何拿到复星投资,变成一桩好生意?

  • ABB白车身技术在长安福特柔性生产线上大显身手

      北京,2010年12月13日——全球领先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ABB近日宣布,将为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位于重庆的新工厂提供整条白车身机器人焊装生产线。新生产线将用于生产新一代福克斯汽车,以及未来其他福特品牌的乘用车。         ABB提供的白车身焊装生产线采用了ABB柔性输送系统专利技术,包括ABB独有

  • 专家谈第三次工业革命

    面对机遇与挑战共生的新形势,作为新兴工业大国,中国是否做好了充分准备?为此,我们约请三位专家,从不同角度解读第三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