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品资讯>普发真空推出新型隔膜泵 MVP 030-3 C DC

普发真空推出新型隔膜泵 MVP 030-3 C DC

发布时间:2021-06-09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品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隔膜泵 普发真空

导  读:

近日,普发真空推出了耐腐蚀性气体的隔膜泵MVP 030-3 C DC。这是一款完全无油运行的真空泵,适用于需要洁净干燥真空的众多应用领域,如实验室、分析仪器、泄漏检测和科研等。新型隔膜泵配备了气镇阀,具有良好的化学品和冷凝液耐受性,并因采用特殊材质,其强韧的耐用坚固性也更适用于更多工艺。

  2021年6月8日,上海——近日,普发真空推出了耐腐蚀性气体的隔膜泵MVP 030-3 C DC。这是一款完全无油运行的真空泵,适用于需要洁净干燥真空的众多应用领域,如实验室、分析仪器、泄漏检测和科研等。新型隔膜泵配备了气镇阀,具有良好的化学品和冷凝液耐受性,并因采用特殊材质,其强韧的耐用坚固性也更适用于更多工艺。

  新型隔膜泵三大亮点,低噪、质轻、节能

  第一,它在可靠运行的同时,噪声水平低于45dB(A),安静、振动小。

  第二,因其紧凑的结构和超轻的重量,该泵特别适用于小型分析系统、质谱仪和涡轮分子泵组。作为前级泵,它能与普发真空HiPace系列涡轮分子泵形成完美组合。

  第三,该泵具备智能界面接口,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做到节能高效。只需通过一个电子驱动单元,即可对隔膜泵和涡轮分子泵进行控制,而且全程仅通过同一根电缆供电即可实现,从而减少布线需求并降低成本。


普发真空,隔膜泵

普发真空新型隔膜泵MVP 030-3 C DC

  因其具有相互可控性,可实现运行状态的参数化和智能化,所以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读取包括温度、运行小时计数器和电源使用情况在内的传感器数据,全面可视化地监控隔膜泵运行状态,降低能耗和设备磨损,满足智能工业4.0时代对智能控制和增效节能的产业需求。

  另外,通过智能的无刷直流驱动系统改变转速,此款隔膜泵能有效满足不同应用的特殊要求。自动升压模式下,隔膜泵超速启动,有效缩短连接系统的启动时间,使用户能够更快地调试系统。在达到一定真空度或经过一定时间间隔后,转速就会自动降低,由此实现高性能和超长的维护间隔。由于该系列隔膜泵与涡轮分子泵一起待机和间隔运行,在维持出色表现的同时也能保障能源的高效利用。此外,24 V直流供电意味着电气设计和相关安全措施复杂度较低,从而可进一步降低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拥有较长使用寿命的膜片和简便的维护,使得这款真空泵的优势更加突出。MVP 030-3 C DC三级式隔膜泵配备磁性气镇阀。通过定期打开气镇阀,可以防止隔膜泵内积聚冷凝水,从而提高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另外,膜片和阀门均可轻松更换,可切换电压的电机或直流驱动则保证泵在全球范围内均可使用,为用户免去繁琐的维护工作,实现真正的省时省力。

  针对特殊应用,普发真空还提供多种附属配件,如特殊的电源线、管接头、气体洗涤喷嘴或继电器箱等,以满足用户的多样需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隔膜泵 普发真空
  • 中石化大型煤化工关键设备--水煤浆隔膜泵实现国产化(下)

      另外,中色沈机公司利用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开发的隔膜泵系列产品,在冶金、矿山、有色、化工、建材、煤炭、电力及环保等领域也有广阔的市场,需求量可达60-70亿人民币,国际市场的需求量也非常巨大。至今中色沈机已生产200余台套,完成7.59亿产值。2006年隔膜泵订货产值2.7亿元人民币、2007年1-10月隔膜泵订货产值

  • 中石化大型煤化工关键设备--水煤浆隔膜泵实现国产化(上)

      煤化工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中的重点发展领域。煤化工包括气化、焦化、液化三种方法。焦化污染严重,液化对煤种要求高,气化中的料浆法,即德士古水煤浆气化工艺法最有发展前途。水煤浆隔膜泵是煤化工的关键设备之一,有很高的技术难度,长期依靠进口。预测到2020年全国将新

  • 沈阳冶金机械新型隔膜泵通过评审

        由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SGMB140-7隔膜泵,利用上海梅山矿业公司生产制造的管道设备进行固液两相介质长距离管道化输送的应用技术,日前在南京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开发交流中心、冶金科技发展中心、辽宁省科技厅科技评估中心联合主持的专家评审。   专家认为,已实现全部国产化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