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企业资讯>市场需求形势一片大好 MiR移动机器人伺机发力中国

市场需求形势一片大好 MiR移动机器人伺机发力中国

发布时间:2021-08-04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企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MIR 协作移动机器人

导  读:

基于对中国协作移动机器人市场的观察,MiR认为,后2020时代移动机器人应用迎来三大机遇:一是疫情后制造业加速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尤其体现在数据分析和自动化等方面的投入;二是电子制造业面临新竞争点,本土企业亟需通过自动化、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但面临“不会”和“不敢”的双重困境;三是企业开始采纳总拥有成本(TCO),计算及评断产品自动化转型的短期与长期投入,以及投资回报。


  Interact Analysis报告显示,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上半年订单延迟,但是全球行业年收入增长超过20%达到约24亿美元。由于新冠的影响导致的需求增加,预计2021年行业收入增长速度会达到50%。到2024年移动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140亿美元。自2013年成立以来,MiR业绩发展就一路高歌猛进,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Q1和Q2全球销售业绩分别增长55%和41%,同期国内销售业绩增势喜人。


协作移动机器人,MiR


  作为一家总部设于欧洲丹麦,集研发、生产、制造于一体的海外移动机器人企业,MiR自成立就致力于为全球汽车、电子产品、第三方物流、食品与饮料、医院等领域提供最为先进的自主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截止目前,MiR全球有250位员工,其中30%为研发人员,业务已覆盖60个国家与地区,180家分销商、10家认证系统集成商(CSI)和25家全球客户。

  MiR于2017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已在设立上海、深圳办事处。当前,MiR业务开拓的重点在于,一是方面重点发展本土技术开发合作伙伴,共同开拓MiR AMR顶部模块应用,为客户创造更多开箱即用的顶部模块,节省用户二次开发与集成时间,降低使用成本;二是继续完善经销商网络及布局,覆盖高增长市场及地区。目前,从MiR在中国市场的增势情况来看,今年其在国内市场的增长略微领先全球整体业绩增长;其次,从渠道发展来看,MiR自2018年开始在国内招募合作伙伴,目前其在国内的合作伙伴有几十家,几乎覆盖了国内的重点城市,大家共同服务终端客户。MiR中国区市场部负责人林子越表示:“MiR在合作伙伴数量上不盲目追求扩张,相反MiR希望更好的帮助并且赋能有进一步开发能力的合作伙伴,比如在资源投入方面会给予更多的倾斜。”


协作移动机器人,MiR


  同样是总部位于丹麦的Universal Robots公司(优傲机器人),这家全球协作机器人的领先者,目前其协作机器人累计销售已达5万台,占据着协作机器人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早在2011年,优傲机器人于进入中国,目前在北京、上海和深圳设立办事处,在台湾地区也部署了分支机构,业务覆盖全国。

  在国内市场渠道开拓方面,针对MiR是否有借力优傲机器人的问题,林子越表示:“凡是涉及室内物流搬运应用场景,MiR移动机器人无论是在替代人工或者取代原有的AGV、叉车,大都可以胜任。不管是应用领域,还是在市场拓展,甚至是客户方面有重叠,但各方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据悉,2015年泰瑞达以2.85亿美元现金收购优傲协作机器人,之后在2018年又以1.48亿美元收购MiR,其实泰瑞达对MiR的收购无疑是看中了物流自动化的巨大市场潜力。此外,林子越还指出,目前MiR主要是通过各类渠道合作伙伴进行产品销售和维护服务,公司产品销售不直接面向终端客户,即便是大客户也是如此。

  数据显示,2020年度中国市场新增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AGV/AMR)达41000台,较2019年增长25.7%,市场销售额达到76.8亿元,同比增长24.4%。由此可见,2020年国内移动机器人行业尽管受到了疫情影响,仍保持了较好的整体增长态势。

  基于对中国协作移动机器人市场的观察,MiR认为,后2020时代移动机器人应用迎来三大机遇:一是疫情后制造业加速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尤其体现在数据分析和自动化等方面的投入;二是电子制造业面临新竞争点,本土企业亟需通过自动化、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但面临“不会”和“不敢”的双重困境;三是企业开始采纳总拥有成本(TCO),计算及评断产品自动化转型的短期与长期投入,以及投资回报。

  面对机遇,为更好地赋能各行业内部物流自动化转型,提升整体制造水平、产品质量与抗风险能力,MiR认为,在产品设计方面,让协作移动机器人变得更加稳定及安全,确保产线和工人协作无忧;在解决方案方面,提供更多“开箱即用”的顶部模块,回应各行业愈发细分的产线物流需求,同时降低解决方案的部署及运用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在工具包方面: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帮助各行业客户快速理解并把握产线自动化转型的方法;在ROI方面:让自动化转型投资回报变得更加透明,量化内部物流自动化和协作机器人部署带来的初期和和中长期KPI。


协作移动机器人,MiR


  2020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来自海外的市场需求明显放缓,但国内市场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而且在电子商务、物流、新能源、半导体和制药等行业领域增长迅速。特别是“造车新势力”对移动机器人大规模引入其汽车生产制造中表现出强烈意愿。

  随着国内行业需求的日益多元,移动机器人应用场景变得更为丰富,为此MiR一方面深度开拓电子制造领域,专业能力可覆盖全产业连,比如上游材料与设备制造、中游模组制造、下游品牌整机;二是建立自主移动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运用,比如帮助药厂进行仓储物流管理、协助医疗卫生机构的药方内部物流智能化工作等;三是与中国高校及科研机构日益密切合作;四是持续深耕高附加值是领域,比如汽车制造业、新能源等。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o32htpnvj1c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Saki创新的3D-AOI Z轴系统将在NEPCON ASIA 2021上隆重亮相

下一篇:AVEVA剑维软件强调数字化技术是推动有序碳交易的引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MIR 协作移动机器人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