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守护“夕阳红”智能机器人驶入万亿新赛道

守护“夕阳红”智能机器人驶入万亿新赛道

发布时间:2025-08-19 来源:央广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导  读:

央广网北京8月19日消息(记者黄昂瑾)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传统养老模式供不应求的挑战与日俱增,但同时也为智慧养老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市场测算显示,2030年智能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超2万亿元,年产值达4000亿元。随着智能机器人更高频地出现在大众视野,机器人究竟能为人类做些什么、帮助人类解决哪些社会...,机器人,人工智能,智能,智能,智能化,通用型

央广网北京8月19日消息(记者黄昂瑾)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传统养老模式供不应求的挑战与日俱增,但同时也为智慧养老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市场测算显示,2030年智能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超2万亿元,年产值达4000亿元。

随着智能机器人更高频地出现在大众视野,机器人究竟能为人类做些什么、帮助人类解决哪些社会痛点,成为业界持续攻关的重要议题。

机器人加速赋能养老、助老

近日,深圳市万德昌创新智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德昌”)创始人邹元华在接受央广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真正具有变革性的“杀手级”产品,必然诞生于刚性需求与人文温度的交汇地带。

“白日里,老人语音唤起‘想喝热汤面’,床旁语音交互系统即刻联动膳食配送机器人,数分钟内将温热餐食精准送达;当老人渴望户外阳光,康养床以仿生力学曲线缓缓抬升床板辅助起身,代步机器人同步完成踏板高度与座椅角度的自适应调节,实现床体与机器人的无缝衔接;而在情感陪伴场景,老人一句‘想孙子了’,陪伴机器人随即投射出复刻孙子容貌、神态与语言习惯的数字人形象,从语调亲昵到小动作复刻,都让老人恍若与真实孙辈相伴。”这是邹元华描述的一幅未来图景,也是机器人产业赋能养老、助老场景的具体实践。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具身智能等技术的加速演进,机器人产业落地进入“快车道”。邹元华认为,打通“家庭——社区——医院”的智能服务闭环将成为核心方向。“在康复场景中,外骨骼机器人通过精准的运动轨迹规划能力,帮助老人重新站立;在居家场景里,智能康养床可以及时捕捉老人呼吸、心率的细微波动,并同步至社区健康管理平台与家庭终端。”他举例称。

今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民政部发布通知,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明确了“重点聚焦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缓解家庭养老照护压力、弥补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人力缺口、促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分阶段实施一批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攻关和应用试点项目”“加快推动机器人赋能智慧养老服务和银发经济发展”等总体要求。

政策持续发力,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此前,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深化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推广智能化家居和智慧健康产品,探索开展居家养老安全风险预警和防范服务。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也提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康复训练、健康监护等设备在普惠支持型养老机构应用。

通用型康养机器人是未来方向

目前,不仅有猎户星空、优必选、傅里叶智能、星尘智能、万德昌等机器人企业积极布局,中国移动、广汽集团等企业也正针对养老细分场景推出了机器人产品。从功能分类来看,养老机器人可分为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和陪伴机器人。从产品形态来看,外骨骼机器人、轮式服务机器人,载人机器人,以及今年火爆“出圈”的人形机器人等产品,为智慧养老提供了更多元的供给。

方正证券研报指出,我国老龄化加速,失能老人数量持续上升,传统人力照护模式难以满足需求,推动智能养老机器人成为主要解决方案。市场测算显示,2030年智能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超2万亿元,年产值达4000亿元。头部养老院已引入机器人进行场景验证,产业进入加速落地阶段。

在邹元华看来,“通用型康养机器人,其本质是‘高集成、模块化’的智慧终端,代表着康养机器人技术演进的终极方向。”

他表示,目前通用型产品面临着算法泛化能力不足、多模态交互成本高企、场景适配性与性价比难以平衡等挑战。对此,万德昌以“聚焦适老化细分领域,筑牢技术底座”为阶段策略,通过在适老化场景中对多模态感知、动态场景适配、人机自然交互等核心技术的持续深耕,为未来通用型产品的诞生积累“技术元气”。同时,万德昌以“构建智能康养生态”为战略锚点,以代步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构建“行动赋能”底座,以智能康养床打造“居家照护”核心,逐步延伸至适老化智能家居、情感陪伴终端等领域,形成覆盖居家、社区、机构的全场景服务网络。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o6k9b9907h9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双万兆”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筑牢网络底座

下一篇: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湖北摘首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