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频出事故 中海油遭遇扩张之困

频出事故 中海油遭遇扩张之困

发布时间:2011-10-25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中海油 惠州炼厂 废气排放超标

导  读:

专家认为,中海油炼化项目最近几年发展比较快,新项目上马也比较快,此次废气排放超标不排除其在管理上有纰漏,在技术上有问题。

  专家认为,中海油炼化项目最近几年发展比较快,新项目上马也比较快,此次废气排放超标不排除其在管理上有纰漏,在技术上有问题。


  对于中海油来说,这是一个多事之秋。


  惠州炼油厂发生火灾后不久,进行设备检修作业排放残余油气致大亚湾出现异味,新项目又被指二氧化硫排放严重超标,以至于大亚湾的环境问题引发担忧。而被广泛关注已经发生四个多月的渤海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至今还未得到有效解决。
但所谓事出有因,所有问题的出现都不能用意外和偶然来形容。


  中海油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惠州炼厂问题接二连三


  2009
6月,中海油独资兴建的第一个大型石化下游项目惠州炼油项目正式投产,这意味着中海油全面进入炼化下游领域。
但是,其自投产后就问题不断。


  2010
724
凌晨,投产后刚刚一年,中海油惠州炼厂一个1.5万立方米油罐发生着火事故,火势扑灭后,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油品外溢和环境影响。据初步估计,事故造成直接损失约60万元。


  今年711日,大亚湾石化区中海油惠州炼厂运行三部400单元的重整生成油塔底泵机械密封泄漏着火。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事隔三个月108,当地居民称大亚湾出现火光和异味。


  经调查,异味主要来自惠州炼油厂区,是惠州炼油厂进行设备检修作业所排放的残余油气。目前,中海油惠州炼油厂16套生产装置已全部停止运行。待检修结束后,各装置将陆续投入运行。


  如果以上事件都属于意外,那么二氧化硫排放超标达一倍多则显然不是。


  近日,位于惠州市大亚湾石化区的中海油40万吨/年煅后焦工程被爆废气严重超标,根据验收监测结果核算,二氧化硫每年排放量为232.6 吨,超过此前环保厅对于项目环评批复要求一倍之多。


  中海油模糊回应废气排放超标


  专家认为其有意通过降低废气排放标准来减少成本


  对于惠州炼厂超标排放二氧化硫,
1020,中海油首次正式表态,称公司分析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原料发生变化,含硫率由项目可研时的0.46%增加到0.7%,并称虽然该装置的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远低于广东省地方标准,但本着对社会和环境高度负责的态度,公司决定停止该项目试生产,直至新的环评报告得到批准。并根据原料变化情况,立即重新启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各项排放指标进行重新评价、申报、审批。


  对于中海油的解释,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其表述不是很清楚。


  “
它是说要达到环保厅准许该项目排放的二氧化硫113 /年,还是要申请更多的排放量?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当然是最好的,也希望是真的。因为企业在生产中其实是可以有办法暂时降低二氧化硫的浓度和总量,等环评过去,长久生产之后排放量又会上去。

#page#


  他指出,中海油惠州炼厂是在申请验收的时候被发现废气排放超标的,不是浓度超标,而是总量超标,但这两种情况都是违规的。从理论上讲,一般是按照当地环境容量来计算某企业的环评标准。具体要看这个地区的空气质量标准是多少,现在还能容纳多少。但是实践起来比这个要复杂,而且实际上我国很多地方都超过了当地的环境总容量。此外,二氧化硫还面临着减排的任务。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的减排任务是10%;十二五期间的减排任务是8%。一般来讲,出现超标排放的企业,都需要进行整改。


  有业内专家透露,废气超标的主要原因是设备处理技术上不达标。对炼厂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需要投入处理设备,这将增加其生产成本。遵守的排放标准越高,投入的废气处理费用越高,反之,则处理费用越低。为了节约生产成本而采用处理技术不达标的设备,从而导致二氧化硫排放超标一倍。


  此外,扩张过快、管理不善容易导致质量问题与生产问题,而废气超标属于标准遵守问题。中海油自身不会不知道设备处理能力,在明知废气超标的情况下仍然听之任之,说明中海油有意通过降低废气排放标准来减少成本。


  “
中海油此次必须认真地向公众回应这个事情,要重视环保问题。这样才不会给国家造成更大的损失,而一旦出现更严重得环保问题最终买单的还是老百姓。林伯强不无担忧的说。


  急于扩张炼化业务


  近几年,中海油扩张炼化业务的脚步不断加快,其布局下游业务的野心可见一斑。


  据了解,惠州炼油项目作为中海油上岸后的首个炼油项目,于2005年底动工,国际上第一个集中加工海洋高含酸重质原油的炼油厂,年原油加工规模达1200万吨,也是目前国内单系列规模最大的炼油厂。项目总投资200多亿元,主要产品为汽油、航空煤油、柴油、苯、液化气、丙烯、乙烯裂解料、硫磺、石油焦等15大类。


  事实上,总投资近500亿的中海油惠州炼油项目二期工程原定2009年开工,并于十二五期间建成投产。但受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被迫推迟。


  此后,中海油官方曾公布惠州二期将推迟在20105月开工。但去年却仍没能如期开工。


  规划中的惠州炼油二期项目计划扩建产能1000万吨/年炼油、100万吨/年乙烯,初步计划在2014年建成投产。


  中海油内部人士透露,中海油对于炼化产业的规划是两洲一湾战略,珠江三角洲的惠州炼油基地是重中之重。


  所谓两洲一湾战略是指,珠江三角洲以惠州为基地,最终形成4000万吨炼油、300万吨乙烯生产基地;长江三角洲以宁波大榭为基地,最终形成1000万吨炼油及相应的化工生产规模;环渤海湾,以山东为基地最终形成1000万吨炼油和盐化工在内的生产规模。


  欲速则不达


  让人担忧的是,中海油在急于扩张炼化业务的同时,对安全环保问题重视不够。而石化产业却又是一个高污染高风险的行业。


  “
中海油炼化项目最近几年发展比较快,新项目上马也比较快,此次废气排放超标不排除其在管理上有纰漏,在技术上有问题。林伯强说。


  同时,中海油在这此前集中于上中游业务,对下游业务相对生疏也是其问题频发的原因之一。


  “
惠州炼油厂是中海油结束有采无炼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从炼化能力来看,中海油尽管提升速度很快,但是与中石化、中石油的差距较大。有行业分析师这样说到。

#page#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宛学智指出,惠州炼油厂是中海油独资兴建的第一个大型石化项目,必然存在经验上的欠缺和经验上的不足,这是中海油需要通过不断摸索总结的地方。同时近年来国内成品油炼化成品生产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这也导致惠州炼厂的生产任务较大,容易造成生产中出现问题。


  石化产业大跃进


  实际上,中海油炼油业务的大跃进不过是石化产业大跃进中的冰山一角。


  日前,石化业的扩张速度远远超出2009年的规划设想。


  有数据显示,到2010年,中国石化业总产值8.88万亿,居世界第二位,截至2010年底,原油加工量达到4.23亿吨,成品油产量2.53亿吨,已经超过了原定于2011年完成的目标。


  投产两年即被迫搬迁的大连PX项目就是一个惨痛又现实的例子。


  如今的大连不得不面对高速增长留下的麻烦。尽管产业振兴规划为石化业在沿海的扩张注入了兴奋剂,却没能预见高速增长带来的问题。


  更让人担忧的是,在石化产业大跃进的背景下,相应的应急设施却远未跟上。


  有业内人士指出,中石油大连输油管爆炸事故导致受污染海域约430平方公里,很大程度上跟应急设施的缺失有关系。据有关部门的预计,有大约1500吨的原油进入海中,但据了解,目前大连的溢油应急却只能对抗200吨的溢油。


  此外,在地方政府的力争和力保之下,对石化项目的环境评估往往会流于形式。20114月,环保部通报批评一批环境咨询机构。通报指出,很多机构所编制的环氧乙烷、PVC树脂工程、苯抽提等一系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对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油企来说,近几年,漏油、爆炸、有毒气体泄漏这些意外事件一再发生,也使得石化企业周边居民的生活处于高危之下。


  6
4
,中海油渤海蓬莱19-3油田发生溢油事故,所造成的污染面积从840平方公里扩大到5500平方公里,给河北乐亭和昌黎的养殖户造成的损失超过10亿元。


  随着中海油惠州新项目废气超标事件的暴露,惠州炼厂在大亚湾的污染问题也开始引起相关人士的担忧。


  但事实上,中海油扩张的脚步仍在加快。


  9
月底,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业斌在大亚湾区现场办公汇报会召开时强调,大亚湾区要围绕建设世界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的目标,加快中海油惠州炼油二期项目报批工作,大力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增强石化区发展后劲。


  马军表示,石化项目是高污染高风险的行业,不能达到标准的企业有很多。但是这也跟监管不严,处罚偏低未对它们造成威胁有关,其实有很多余地是可以做得更好的。


  “
希望中海油能因为该事件开始重视惠州炼厂的环保问题,而不要一味的加速扩张。如果像厦门和大连PX项目一样投产几年后再搬迁,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并且中海油惠州炼油项目二期还是合资的。从已有场地搬家比新建场地成本还要大,那样的话损失不可估计。林伯强说。


  宛学智则指出,扩大炼油业务的同时必须保障生产安全和环保问题,作为国企,中海油应当承担应有的环保责任,在扩大炼油业务的过程中切实处理好环保问题。此外,在扩大业务的过程中,管理的复杂度随之提高,一旦处理不好,将会引发其他的问题。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pvt6.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中国2011年MEMS采购行为放缓

下一篇:德国 新能源规划能走多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中海油 惠州炼厂 废气排放超标
  • 中控控制系统成功应用中海油天津浮式LNG接收终端项目

    应用中控控制系统的中海油天津浮式LNG接收终端项目一期成功投运。该项目分为两期,由中国海洋石油气电集团有限公司与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是亚洲首个浮式LNG项目。作为天津市重点工程和国家清洁能源重点试点项目,该一期浮式LNG接收终端项目规模为220万吨/年,天然气供应量30亿立方/年,为京津地区清洁能源

  • 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提速

    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提速。中海油再次传来新消息,其官方网站公布了2012年第二批共26个中国海域开放区块,供外国公司进行合作。

  • 中海油近百亿投入煤气层

    中海油日前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与中联煤层气订立协议,在国内九省份合同区勘探、开发、生产及销售煤层气及煤层气产品。

  • 天然气市场化定价试水

    中石油、中海油、申能集团、广汇能源等公司共调配1亿立方天然气,投放于上海石油交易所天然气现货竞买平台,以解决夏季天然气调峰需求。

  • 海陆微波技术促进“数字海油”建设

    经过一个多月的试用,由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海油信科)深圳分公司掌握的超远距离海陆微波通信各项测试指标良好,即将正式投入使用。

  • 艾默生与中海油等签署过程控制系统合作协议

    日前,艾默生过程管理公司与中海油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旨在谋求互利双赢的局面,进一步密切了双方战略合作关系

  • 中海油将再建两到三个深水作业船队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工程建设部总经理金晓剑22日说,“十二五”期间中海油将重点发展深水装备,在第一个深水作业船队即将投入使用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南海和其他海域的勘探情况,再陆续建设两到三个深水作业船队。    金晓剑在此间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产业发展论坛上

  • 上海交大与中海油携手探索深水工程领域成效明显

    2010年12月26曰上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一上海交通大学深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举行第一届技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会议由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曾恒一院士主持,中心技术委员会成员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上海交通大学的领导、专家与课题研究人员出席了会议。   深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杨建民教授作工作报告,汇报了该中心2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