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我国工业机械应实现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

我国工业机械应实现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2-04-27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自动化 智能制造 机械工业转型升级

导  读:

在4月25日召开的中国现代机械工业国际论坛上,与会专家们纷纷指出我国机械工业“大而不强、肥而不壮”的现状,当下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4月25日召开的中国现代机械工业国际论坛上,与会专家们纷纷指出我国机械工业“大而不强、肥而不壮”的现状,当下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勤之指出,单就机床行业而言,尽管我国目前有着产量、销售总量、装备数量等多个第一,但并不代表是业内强国,实则与世界强国有较大的差距。 

 

“现在我们的企业、学校等都显得太浮躁,”谈及目前行业现状,同济大学张曙教授指出,我国行业观念存在问题,基础研究不踏实,并且在体制上存在缺陷,更多的人想到的是如何去分得国家支持的“蛋糕”,而不是如何创造“蛋糕”,如何把“蛋糕”做大。 

 

行业亟待转型升级智能装备制造备受青睐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朱森第昨日强调,经过10年的高速发展,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的机械工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 

 

“最为突出于紧迫的认为莫过于产业的转型升级”,朱森第表示,“我国的机械工业就总量而言已居世界前列,但水平与实力却与世界前列的地位有很大的差距,可以说‘大而不强、肥而不壮’是我国目前机械工业发展的写照。” 

 

朱森第指出,未来20年,我国机械工业将是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务性制造、融合性制造、超常态制造五种产业形态并存的现代机械工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屈贤明更进一步提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智能装备制造行业。 

 

“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使制造业的发展模式、运行效率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制造智能化是制造自动化、制造数字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高级阶段。”屈贤明指出,未来十年适合我国国情的制造业发展技术路线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面上进行数字化制造的推广应用,点上进行智能化制造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示范。这种模式可称之为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 

 

不过,同济大学张曙教授指出,智能制造装备不能把水平很低的东西都冠以智能化,杜绝浮夸与弄虚作假。 

 

“我们现在正处于关键的时刻,如何把机械工业从大变强,第一大关键不是技术,而是我们的观念与态度”,张曙教授指出,我国目前的企业与科研机构都存在着浮躁的情绪,做事的态度不够严谨认真,重量轻质。 

 

同时张曙教授还指出我国因为体制的问题而引发的经营策略存在偏差。 

 

“我们现在往往是国家提出一个规划,大家都去争这块‘蛋糕’,如何拼命的往上靠,靠了就能拿到国家的钱,是一种分‘蛋糕’的思想,而不是如何创造蛋糕,如何把蛋糕做大”,张曙认为,“这和我们的体制有关,我们还是处在半市场的体制之下,大家都在想着如何拿到国家的这笔钱,至于真正用在何处又是另外一回事。”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q4ro.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智能化将是未来仪器仪表行业发展方向

下一篇:2012年机械工业增长速度曲线将呈前低后平之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自动化 智能制造 机械工业转型升级
  • 经纬恒润助力2025巴哈大赛,赋能未来汽车人才

    8月19日至24日,2025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将在浙江南浔举办。本次大赛聚焦汽车工程技术创新与青年人才培养,吸引了全国众多高校、企业及行业专家的积极参与。经纬恒润作为赛事合作伙伴,深度参与本次盛会,为中国汽车工程人才的培养与技术生态的繁荣贡献力量。自动化,智能,设计,

  • 2025 年第三期工业 PC 控制及其应用全国师资培训(中北大学站)圆满结束

    2025 年 8 月 22 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工程教育专委会、倍福中国自动化有限公司(Beckhoff)与中北大学联合主办,中北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承办的 “Beckhoff 大学合作计划丨2025 年第三期工业 PC 控制及其应用全国师资培训(中北大学站)” 在中北大学举行结业及证书颁发仪式,为这场聚焦工业自动化教育的培训画

  • 台达亮相2025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

    台达于8月20日至23日以“AI 赋能 创变永续智造”为主题,于2025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登场,展示全球在地化趋势下,台达布局机器人、AI及数位孪生等前沿技术,助力制造业加速智能转型。其中,台达协作机器人整合AI认知感测模块首次于亚洲亮相,通过内建的AI模型,赋予机器人感知能力,协助电子组装、汽车及物流等产业,打

  • 经纬恒润亮相上汽“芯”沙龙:破解国产芯片上车“最后一公里”,我们这样做!

    近日,一场以“芯链共进,生态跃迁”为主题的产业技术沙龙在上海拉开帷幕。这场由上汽金控主办的盛会,汇聚了以上汽集团为代表的主机厂,以及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全产业链的优秀企业。经纬恒润有幸受邀出席,作为连接芯片硬件与整车功能的“软件桥梁”,经纬恒润用软件力量,为国产“芯”注入灵魂,打通其商业化落地

  • 经纬恒润新一代车身域控全系标配福田戴姆勒银河重卡!

    近日,福田戴姆勒全新银河车型搭载经纬恒润新一代车身域控制器并完成量产交付。此次合作,进一步验证了经纬恒润在域控制器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为车辆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自动化,

  • 2025 年第三期工业 PC 控制及其应用全国师资培训(中北大学站)开班仪式成功举行

    2025 年 8 月 19 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工程教育专委会、 倍福中国自动化公司和中北大学主办,中北大学电气与控制学院承办的“Beckhoff 大学合作计划丨2025 年第三期工业 PC 控制及其应用全国师资培训(中北大学站)”在中北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隆重开班。智能制造,控制技术,

  • 8/29公开课报名丨NJ/NX凸轮故障后防废料原位启动功能

    凸轮机构作为关键传动元件,广泛应用于包装机械、印刷设备、自动化产线等场景。然而,设备突发故障导致的停机问题往往造成大量废料堆积,不仅影响生产效率,更带来成本损耗。如何快速应对凸轮故障后的复位难题?如何实现"零废料"的高效重启?PC,

  • 性能拉满!华北工控ATX-6159,赋能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高效边缘AI处理

    在"双碳"战略目标引领下,国内环保设施建设的投入快速增长。华北工控基于嵌入式力量加码环保市场,采用12/13/14代 Intel Core处理器打造了嵌入式AI主板ATX-6159,提供强劲性能和长生命周期,可以无缝集成应用于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现场机。自动化,电磁干扰,

  • 机器人与AI领跑,数字化转型提速

    这周,工业科技领域亮点频现,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持续成为核心驱动力,政策利好、技术突破及市场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高速发展。

  • 2025 年第三期工业 PC 控制及其应用全国师资培训(中北大学站)圆满结束

    2025 年 8 月 22 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工程教育专委会、倍福中国自动化有限公司(Beckhoff)与中北大学联合主办,中北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承办的 “Beckhoff 大学合作计划丨2025 年第三期工业 PC 控制及其应用全国师资培训(中北大学站)” 在中北大学举行结业及证书颁发仪式,为这场聚焦工业自动化教育的培训画

  • 台达亮相2025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

    台达于8月20日至23日以“AI 赋能 创变永续智造”为主题,于2025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登场,展示全球在地化趋势下,台达布局机器人、AI及数位孪生等前沿技术,助力制造业加速智能转型。其中,台达协作机器人整合AI认知感测模块首次于亚洲亮相,通过内建的AI模型,赋予机器人感知能力,协助电子组装、汽车及物流等产业,打

  • 工业科技周报 (2025年8月19日)

    本周工业科技领域亮点频现,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持续成为核心驱动力,政策利好、技术突破及市场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高速发展。

  • 2025 年第三期工业 PC 控制及其应用全国师资培训(中北大学站)开班仪式成功举行

    2025 年 8 月 19 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工程教育专委会、 倍福中国自动化公司和中北大学主办,中北大学电气与控制学院承办的“Beckhoff 大学合作计划丨2025 年第三期工业 PC 控制及其应用全国师资培训(中北大学站)”在中北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隆重开班。智能制造,控制技术,

  • 工业科技领域一周报道(2025年7月29日-8月5日)

    本周,工业科技领域亮点频现,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持续成为核心驱动力,政策利好、技术突破及市场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高速发展。自动化,

  • 当HMI遇见IIoT

    DOP-300S采用双核1.2GHz高性能处理器,运算能力较上一代提升50%;512M RAM/ROM,存储能力提升4倍,轻松应对复杂控制逻辑与海量数据运算。台达,自动化,智能制造,中达电通,

  • 柔性生产vs僵化成本,U9 cloud如何为智造企业重构“成本基因”?

    想象一下,在智能制造的澎湃浪潮中,企业正拥抱柔性生产、个性化定制和小批量多批次的新常态。然而,传统成本管理却像一艘老旧的船只,在变革的激流中显露出触目惊心的短板。分析,互联网,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