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企业资讯>中国500强VS世界500强(上)

中国500强VS世界500强(上)

发布时间:2003-09-03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企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综合新闻

导  读:

中国500强:比去年更强
 
    1.中国500强企业的规模在扩大

    (1)中国500强企业整体规模和企业平均规模有较大幅度扩张
    2003中国500强与2002中国500强相比,营业收入增长了13.89%,资产增长了5.12%。2003中国500强企业在2002年年末资产总计达到273,634亿元,比2001年增长了12.93%;营业收入为69,619亿元,比2001年增长了18.75%。
    从营业收入增长率来看,有13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超过了100%,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企业是惠州侨兴集团有限公司,比上年增长了4.3倍;第2名至第5名分别是厦新电子有限公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和海南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从资产增长率来看,有8家企业同比增长速度超过100%,增长速度最快的企业是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增长了3.15倍;第2名至第5名分别是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海南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北津西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的平均规模来看,2003中国500强企业的平均规模比2002中国500强企业有较大幅度提高。年末资产总计由平均每个企业的521亿元提高到553亿元,提高幅度达6.14%;营业收入则由平均每个企业的122亿元提高到139亿元,增长14.03%。排名500强第一位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资产由2001年的6,891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7,361亿元,营业收入由2001年的3,401亿元,提高到2002年的3,792亿元,而从业人数则由2001年的117万人,减少到2002年的104万人;500强企业最后一位的宁波港务局的资产由2001年的68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83亿元,营业收入由2001年的21亿元,提高到2002年的25亿元,而从业人数则由2001年的8,987人,减少到2002年的8,691人。
    (2)中国500强企业之间的规模差距仍然很大,但呈缩小趋势
    2003中国500强排名第一位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拥有资产总计达7,361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792亿元,而排名第500位的宁波港务局资产和营业收入分别为83亿元、25亿元,只相当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1.13%和0.66%,差距仍然很大。
    2003中国500强前十名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比2002中国500强前十名企业下降了6.07%,而后十名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比2002中国500强后十名企业增长了24.63%,前十名与后十名企业相差近30个百分点。2003中国500强前十家企业的平均资产比2002中国500强前十名企业增长1.63%,而后十名企业的平均资产比2002中国500强后十名企业增长40.4%,前十名与后十名企业增速相差38.77个百分点,表明企业之间的规模差距呈现缩小趋势。

    2.企业经济效益有较大提高,但企业之间效益差距很大

    (1)企业经济效益、效率大幅度提高
    2003中国500强企业年实现利润总额为3,505亿元,比上年增长18.75%。2003中国500强中盈利企业480家,占500强的96%;亏损企业14家,占500强的2.8%;另有6户企业未填报利润情况,占1.2%。2003中国500强与2002中国500强相比,实现利润提高了14.62%,盈利企业增加了17家。2003中国500强实现利润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51家,其利润总额为2,542亿元,占500强利润总额的72.52%。这说明中国企业的主要利润来自于少数大企业。500强企业利润排在首位的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2年实现利润536亿元,占全部500强企业利润总额的15.29%。排在第2名至第5名的企业分别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从人均利润看,2003中国500强企业人均利润为1.74万元,比2002中国500强企业增长10.83%。有12家企业人均利润超过50万元,人均利润最多的企业是国家开发银行,为314.81万元,第2名至第5名企业依次为上海峰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北京诺基亚航星通讯系统有限公司和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从人均营业收入看,2003中国500强企业人均营业收入为34.60万元,比2002中国500强企业增长10.16%,有9家企业人均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人均营业收入最多的企业是上海峰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为6,402.9万元,第2名至第5名企业依次为北京诺基亚航星通讯系统有限公司、浙江丝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和北京索鸿电子有限公司。
    从人均资产看,2003中国500强企业人均资产为135.98万元,比2002中国500强增长1.55%,有17家企业人均资产超过1,000万元。人均资产最多的企业是国家开发银行,为27,558.2万元,第2名至第5名企业依次为中国民生银行、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招商银行。
    从资产利润率来看,2003中国500强企业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28%,比2002中国500强企业提高9.4%。500强排名107位的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资产利润率最高,达到45.7%,是500强企业平均资产利润率的35.7倍。按资产利润率排序,排在第2名至第5名的企业分别是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和南京卷烟厂。
    从营业收入利润率看,2003中国500强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03%,比2002中国500强企业增长0.4%,其中有51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率超过了10%,在500强中排名第62位的国家开发银行的营业收入利润率排首位,达到55.62%,是平均值的11.06倍。按营业收入利润率排序,排在第2名至第5名的企业分别是中环电子信息集团公司、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广州恒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从资产周转率看,2003中国500强企业资产周转速度加快,平均周转率达到25.44%,比2002中国500强企业加快了8.4%。而500强排名第22位的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创造了1,287.75%周转速度,是平均资产周转率50.62%的86.47倍,排在首位。按资产周转率排序,排在第2名至第5名的企业分别是苏果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旭日集团有限公司和苏宁电器集团。
    从利润增长率看,2003中国500强企业平均利润增长率为25.84%,比2002中国500强企业利润增速加快了4.93倍。500强大部分企业保持了较高的利润增长速度,利润增长率超过100%的有87家,保持增长的有362家,其中排名第129位的华侨城集团公司,2002年实现利润30,053万元,利润增长率排在第一位,达到12,422%,是平均利润增长率的481倍。排在第2名至第5名的企业依次是抚顺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第二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
    (2)少数企业亏损严重,有约1/4的企业利润减少,企业之间效益相差悬殊
    2003中国500强企业的入围,重视的是企业的市场规模。这当然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的现状和实力。但是营业收入或销售额的巨大并不意味着企业有较高的利润,所以中国500强企业并不都是效益好的企业。2003中国500强企业有14家亏损企业,合计亏损39亿元,其亏损最多的10家企业依次是沈阳铁路局亏损82,113万元、哈尔滨铁路局亏损71,176万元、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亏损62,744万元、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亏损55,752、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亏损35,956万元、南昌铁路局亏损20,746万元、跃进汽车集团公司亏损15,486万元、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亏损11,456万元、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总公司亏损11,257万元、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亏损8,415万元和中国工艺进出口总公司亏损6,328万元。2003中国500强企业中有122家企业利润减少,其中利润下降幅度最大的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达到了949.88%。
    企业之间效益差距悬殊。实现利润最多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与最少的沈阳铁路局相差544.21亿元,利润增长率最快的华侨城集团公司与最慢的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相差13,372个百分点,收入利润率最高的国家开发银行与最低的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相差75.79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最高的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与最低的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相差52.91个百分点。
    上述分析充分说明,尽管有少数企业利润减少和亏损,但中国500强企业已把握了中国经济的命脉,左右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3.2003中国500强企业的行业结构与分布特征

    2003中国500强企业中,第一产业有6家,占500强企业总数的1.2%;第二产业有353家,占70.6%;第三产业有124家,占24.8%;综合类企业有17家。从经济指标看,第一产业6家企业年末资产总计为774亿元、营业收入为357亿元、利润总额为9亿元、从业人员90.8万人,分别占500强企业合计的0.28%、0.51%、0.26%、4.51%。第二产业353家企业资产总计为59,714亿元、营业收入42,210亿元、利润总额2,373亿元、从业人员1222.3万人,分别占500强企业合计的21.82%、60.64%、67.7%、60.74%。第三产业124家企业资产总计210,678亿元、营业收入25,567亿元、利润总额1,063亿元、从业人员670.6万人,分别占500强企业合计的77.0%、36.72%、30.33%、33.33%。与2002中国500强企业相比,第二产业企业数减少了10家,资产总额减少了7,800亿元,从业人数减少了128万人。而营业收入却增加了3,542亿元。
    由此可见,第二产业仍是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表明中国仍处于工业化主导时期,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总体趋势。
    (1)黑色金属冶炼及制品加工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企业进入2003中国500强企业最多
    2003中国500强企业分布在33个行业,按入围企业个数排行,前10名的行业依次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制品加工业(53家,占500强的10.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51家,占500强的10.2%)、交通运输及辅助业(31家,占6.2%),土木工程建筑业(27家,占5.4%),汽车业(23家,占4.6%)、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2家,占4.4%)、进出口贸易业(21家,占4.2%)、日用百货批发零售业(21家,占4.2%)、食品加工与制造业(19家,占3.8%)、煤炭采选业(18家,占3.6%),其他批发零售业(18家,占3.6%)。其中钢铁行业53家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4,769亿元、利润203亿元,分别占500强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6.85%、5.79%。电子及通信制造业51家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7,298亿元、利润366亿元,分别占500强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的10.48%、10.43%。表明这两个行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石油、天然气开采与石化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占2003中国500强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10%
    2003中国500强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69,619亿元,行业营业收入排名第一位的石油、天然气开采与石化业虽然只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8家企业入围,但却实现了8,208亿元的营业收入,占500强总收入的11.79%。排名第二位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共实现营业收入7,298亿元,占500强总收入的10.48%。排名第三位至第十位的行业依次是:银行业(5,848亿元,占8.4%)、邮电通信业(5,245亿元,占7.53%)、黑色金属冶炼及制品加工业(4,769亿元,占6.85%)、交通运输及辅助业(1,277亿元,占6.66%)、汽车业(4,394亿元,占6.31%)、进出口贸易业(4,197亿元,占6.03%)、土木工程建筑业(3,631亿元,占5.22%)、保险业(1,969亿元,占2.83%)。
    (3)石油、天然气开采与石化业、邮电通信业和银行业等垄断行业的企业盈利能力最强
    2003中国500强企业共实现利润总额3505亿元。石油、天然气开采与石化业、邮电通信业、银行业三大行业分别实现利润780亿元、422亿元、421亿元,占500强企业利润总额的22.25%、12.04%、12.03%,三大行业共实现利润总额1,623亿元,占500强利润总额的46.31%。其中,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以536亿元和182亿元的利润分别列2003中国500强企业利润排名第一位和第三位,中国移动通信以307亿元的利润排列第二位,三家企业所创造的利润额为1,025亿元,占500强企业利润总额的29.24%。这说明,500强企业的利润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500强企业之间的利润差距悬殊,另一方面500强内部利润集中化的趋势也越来越强。
    (4)第三产业企业的资产占500强企业资产合计的绝大部分,银行业企业资产所占比重达到64.08%
    2003中国500强企业共有资产273,63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774亿元,占0.28%;第二产业59,714亿元,占21.82%;第三产业210,678亿元,占77%。这表明,第三产业资产已占全部500强企业资产总额的绝大部分。第三产业中资产最大的,也是500强行业资产排序第一的银行业,资产总额为175,338亿元,占500强资产总额的64.08%,构成了500强企业资产的主要部分。
    从行业排行看,资产排行与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排行大体一致。资产总额排名第二、第三的行业分别是邮电通信业(14,513亿元,占5.3%),石油、天然气开采与石化业(资产总计14,372亿元,占5.25%)。交通运输及设备制造业(11,309亿元,占1.60%)位居第四。
    (5)第三产业就业比例加大,第二产业仍是就业的主渠道,交通运输及辅助业、天然气开采与石化业企业就业人数最多
    2003中国500强企业共有从业人数2,012.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90.84万人,占4.51%;第二产业1,222.32万人,占60.74%;第三产业670.63万人,占33.33%。与2002中国500强企业相比,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6.21个百分点,这表明第三产业人员就业的比例在扩大,而第二产业仍是中国人员就业的主渠道。
    从业人数超过百万人的行业有8个,分别是交通运输及辅助业(268.69万人,占13.35%),石油、天然气开采与石化业(199.92万人,占9.93%),航空、航天与兵器业(178.83万人,占8.89%),黑色金属冶炼及制品加工业(164.98万人,占8.2%),银行业(155.35万人,占7.72%),土木工程建筑业(140.33万人,占6.97%),煤炭采选业(139.34万人,占6.92%),邮电通信业(138.51万人,占6.88%)。
    (6)大部分行业的效益、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但行业之间的差距也非常明显
    烟草加工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与石化业等垄断行业的收入利润率位居前列。2003中国500强企业平均收入利润率超过5%的有12个行业,比2002中国500强增加了3个行业。其中排在前列的是烟草加工业(14.21%),石油、天然气开采与石化业(9.5%),木材加工造纸及纸制品业(8.61%),邮电通信业(8.04%),电力、蒸气、热水、煤气的生产和供应业(7.99%),食品加工与制造业(7.92%)。这表明,最好的行业仍是垄断行业,排名最后的土木工程建筑业的企业平均收入利润率只有0.89%,比平均值低4.14个百分点,只及烟草加工业的6.26%。平均收入利润率分别排在倒数第二、第三位的行业是进出口贸易业、日用百货批发零售业分别只有1.01%、1.06%,说明各行业平均收入利润率的差距还比较大。
    烟草加工业、食品加工与制造业、汽车业的资产利润率排前三位,资产利润率的行业差距也比较大。2003中国500强企业资产利润率最高的行业是烟草加工业,达到了11.01%,食品加工制造和汽车业分别以8.57%和7.44%屈居第二、第三位;资产利润率低于1%的行业是:土木工程建筑业(0.8%),交通运输及辅助业(0.69%),保险业(0.58%),航空、航天与兵器业(0.53%)。
    进出口贸易业企业平均人均营业收入最高。2003中国500强企业人均营业收入最高的前5个行业是:进出口贸易业(270.69万元),烟草加工业(160.62万元),其他批发零售业(138.33万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117.89万元),汽车业(97.85万元)。其中进出口贸易业是500强企业行业平均人均营业收入34.6万元的近8倍。
    烟草加工业企业人均利润最高,农业和军工企业人均利润最低。2003中国500强企业人均利润超过4万元的行业有4个,分别是烟草加工业(22.82万元)、汽车业(6.77万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5.9万元)、食品加工与制造业(4.35万元)。人均利润低于1万元的行业有10个,其中低于5千元的有4个,分别是农业(0.1万元),航空、航天与兵器业(0.11万元),土木工程建筑业(0.23万元),煤炭采选业(0.28万元),交通运输及辅助业(0.29万元)。
    批发零售业、进出口贸易业企业平均资产周转率最高,银行业资产周转率最低。2003中国500强企业资产周转率排前5名的行业有:日用百货批发零售业(241.76%),进出口贸易业(195.08%),其他批发零售业(172.7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145%),橡胶、塑料制品业(113.63%)。资产周转率最低的行业是银行业,为3.34%。
    保险业、汽车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速度超过30%。2003中国500强企业绝大多数行业的企业平均收入增长率都有较快增长,只有银行发展减慢。最高的保险业、汽车业和综合类企业的平均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4.75%、30.76%和30.69%,几乎是500强企业行业平均收入增长率18.75%的2倍。而银行业营业收入下降了5.79%。
    木材加工、造纸及纸制品业企业的平均利润增长率最快。2003中国500强企业平均利润增长率最快的行业是木材加工、造纸及纸制品业,为16倍,远远地高于500强行业平均利润增长率(25.84%)。其他行业平均利润增长率超过50%的依次为:航空、航天与兵器业(219.56%),农业、(141.68%),汽车业(78.63%),其他批发零售业(63.97%)。行业平均利润增长率为负的行业有:土木工程建筑业(-0.7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26%),有色金属冶炼及制品加工业(-16.46%),日用百货批发零售业(-24.89%)。
    银行的人均资产远远超过其他行业的企业。行业平均人均资产超过100万元的有6个行业,其中银行业人均资产远远超过其他行业,达到1,128.65万元,其余依次是:烟草加工业(207.16万元),电力、蒸气、热水、煤气的生产和供应业(145.42万元),进出口贸易业(138.76万元),保险业(106.1万元),邮电通信业(104.78万元)。
    各行业之间平均效益、效率差距显著。2003中国500强企业各行业平均资产利润率最高的烟草加工业与最低的银行业之间相差10.77个百分点,行业平均收入利润率最高的烟草加工业与最低的土木工程建筑业之间相差13.32个百分点,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最高的保险业与最低的银行业之间相差40.54个百分点,行业平均利润增长率最高的木材加工、造纸及纸制品业与最低的日用百货批发零售业之间差1,633.09个百分点,行业平均人均营业收入最高的进出口贸易业与最低的农业、渔业、畜牧业之间相差266.76万元,行业平均人均资产最高的银行业与最低的农、渔、畜牧业之间相差1,120.13万元,行业平均人均利润最高的烟草加工业与最低的农业、渔业、畜牧业之间相差22.72万元。
 (执笔:李建明、胡迟) 
 
作    者:中国企业联合会课题组
摘自:经济参考报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lu5p.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中国500强VS世界500强(中)

下一篇:第二届“安控杯”SCADA/RTU技术与应用征文比赛隆重拉开帷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综合新闻
  • 架起一座通往现代化的金桥

      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党组关于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指示精神,积极稳妥地推动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于去年发文布置在全国部分大型灌区结合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开展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一年来,各地水利主管部门组织灌区编制了信息化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试点工作。 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建设

  • 2003中国500强企业数据附表

             2003中国500强企业营业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 中国500强VS世界500强(下)

    瞄准目标 奋力追赶       1.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加强战略管理     中国企业要做大做强,培育国际竞争力,首先必须强化战略思维,加强战略管理。一是从企业的实际状况出发,立足于行业在技术领域的发展远景,对照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推行企业发展

  • 中国500强VS世界500强(中)

    与世界500强的差距依然明显       中国企业的成长速度在加快,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和产业,入围世界500强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且已具有了一定的竞争实力。但是与世界500强企业相比,中国大企业的差距仍然很明显。     1、企业规模上的差距  

  • 中日韩将联合开发操作系统以对抗微软垄断

        据日本媒体报道,中日韩三国的电脑软件和电机业界达成共识将联合开发一种用于下一代移 动电话等信息家电及服务器的基础软件(OS)。三国将在诸如LINUX等可以根据产品自由改造的“OPEN SOURSE SOFT WARE”(OSS)基础上进行开发,并计划在几年内达到实用化。进行这种联合开发,是

  • 张家港城市用水有了“电子眼”

    张家港市给排水公司刚从以色列引进一套远程自动化监测系统,在相关作业点装上摄像头后,画面通过光缆传输到监控室,监测数据随之生成。一旦发现水质、水压变化即可查明原因,真正实现了实时监控,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子眼”。不仅如此,市区内错综复杂的管  网也在“电子眼”的监控下一览无余。 

  • 我国制造业一般性产品产能相对过剩

       国家统计局8月20日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制造业的部门结构变化整体上符合工业化结构演变规律并具有一定的结构升级特征。但整个制造业仍存在一般性产品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机械装备业发展缓慢等矛盾,技术升级、规模扩张和经营机制转换方面的相对滞后,制约了制造业结构的升级。    

  • 我国不大可能发生大范围停电

       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停电震惊了全世界,也向我国的电力系统安全敲响了警钟。我国电力系统的情况如何?有无有效的应急系统?正忙于迎接奥运会的北京的电力安全有无保障?电力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孙元章认为,根据目前的情况—— 我国不可能发生大范围停电        美国和加拿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