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能源与信息产业结合的产物,高压大功率变频器被公认为是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一颗明珠,是综合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传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通讯技术和EMS等学科的高科技产品。长期以来中国的高压变频调速市场基本被国外厂家垄断。
2003年8月21日,北京利德华福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了盛大的庆典仪式,热烈庆祝公司成立五周年暨高压变频调速设备业绩突破100台。这是高压调速领域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高压变频事业崛起的标志,是中国人在电力电子领域、在高压变频调速设备产业化方面的胜利。
本刊记者就我国高压变频调速的发展以及利德华福的成功之路等问题采访了北京利德华福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玉琢先生。
电气时代:您如何看待国产高压变频器在这几年所取得的进展?您认为国内高压变频器的市场需求目前处于什么样的形势?
李玉琢:近几年,由于国内高压变频调速市场需求的急剧升温,国产高压变频器产品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这种进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国产高压变频器全面进入电力、冶金、石油、化工、建材、市政等重要市场领域;2、国产高压变频器在与长期垄断这一市场的国外产品的竞争中,已占有相当份额(1/5-1/4);3、国产高压变频器对市场的适应性以及产品的可靠性大为提高;4、由于国内一些厂家注重产品技术进步、售后服务工作、市场推广工作,在市场上赢得了较高声誉。对于高压变频器目前的市场形势,我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山雨欲来风满楼。更大的市场高潮正在到来。
电气时代:利德华福高压变频器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同类企业中处于什么样的层次?您认为利德华福高压变频器销售100台有什么深层次的意义?
李玉琢:产品技术水平的高与低不可一概而论,只能说产品化水平的高低,在这方面利德华福下的功夫比较大。高压变频器涉及多个领域的技术应用,产品化过程十分艰难。利德华福用了五年的时间走到今天,才敢说产品比较成熟了。没有足够的市场锤炼,不可能做出高水平产品。
利德华福销售业绩在8月初超过100台,本身就是一种市场认可与市场价值的标志。从经营的意义上说100台算不了什么,但考虑到中国在这个方面十几年奋斗,尚没有另外厂家达到这个程度,从这个角度说,利德华福在目前阶段代表了中国在这方面进步的水平。国产设备在市场上良好的运行记录也同时表明,中国厂家正在从产品化阶段向规模化生产阶段迈进。
电气时代:您认为国产高压变频器目前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国内高压变频器企业怎样应对国外同类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
李玉琢:至于国产高压变频器目前存在的问题,我的看法是:1、人们仍然重技术,轻工艺、轻生产过程;2、厂家急功近利,未掌握产品成熟的规律及周期;3、重销售,轻推广、轻服务,不注意产品品牌的创立;4、缺乏对高压变频调速市场大趋势的认识。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国产高压变频器由于更适合中国市场及用户特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所接受,所欢迎。在与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中,从几年前的胜算只有百分之一、二到今天的几乎平分秋色。在产品价格、交货期,售后服务等方面,甚至优于国外厂家。
电气时代:您如何看待利德华福5年来的发展历程?公司最困难的时期是在什么时候?又是如何度过这一难关的?
李玉琢:利德华福五年来走了一个大大的“√”。我们走了一年的弯路,用了两年才走出低谷,但在高压变频器方面,我们始终目标明确、脚步坚定,几乎一年一个台阶。最困难时期还是1999年底到2000年底这一年多,企业调整非常困难,干部不得力,我几乎更换了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另外的困难主要是国产高压变频器至今还有许多人不相信、不接受。最近有一个东北的用户,连标书都不发给国内厂家,而他们10KV的设备其实只有我们一家能做。让广大用户从迷信国外产品到相信国内产品,这中间我们还要继续做艰苦的工作。
电气时代:对于利德华福的发展,是否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果有,公司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克服这些或者甩掉这些制约公司发展的不利因素?
李玉琢:利德华福发展越快,压力也越大。最大的制约是人才的缺乏。尽管从整体来说,利德华福的队伍与其他厂家比是最齐整、最有战斗力的,但由于高水平干部及其他优秀人才的缺乏,很多该做的工作无法开展起来,很多可以做得更好的工作只能做成目前的样子。这是我们五年来始终在努力,又始终没有很好解决的最大问题。
电气时代:利德华福有什么样的远景目标?又打算如何去实现这一远景目标?
李玉琢:利德华福的企业目标有三个。一是与全国同行一起,开创高压智能电机的新的产品时代;二是与企业同仁一起创办一个永远创新、永远充满活力的企业;三是用六年时间,创立高压变频器领域中国第一品牌。以上三个目标,我们正在实现中,有的已部分实现。我们很幸运赶上了高压变频器大量应用的时代。我们将会珍惜这样的大好机遇,为中国民族产业的振兴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