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传来喜讯,该公司炼油化工部800万吨常减压装置2月22日下午打通全流程,产出合格的减压蜡油。至此,该公司的年原油加工能力跃升至1400万吨,居国内前列,迈入世界级炼油基地行列。
上海石化原有1号和2号两套常减压装置,年总原油加工能力为880万吨。其中1号常减压装置始建于1975年,年原油加工能力只有280万吨,存在着操作弹性小、运行能耗高、产品收率低等先天不足。随着上海石化进口高含硫原油比例的逐年增加,该装置成为该公司灵活掺炼高含硫原油的最大瓶颈。本次投产的800万吨常减压装置是1号常减压的易地改造工程。据悉,工程从2003年12月31日打下第一根桩,历时1年有余,总投资3.88亿元。
作为目前我国单套加工能力最大的常减压装置之一,上海石化这套新投产的炼油装置采用了三段蒸馏工艺、交直流电脱盐专利技术等成熟的工艺技术和高效率低能耗设备,可有效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拥有相当优越的依托条件,以有效降低投资费用。如中控室、循环水场、轻烃回收、酸性水处理均依托仅一路之隔的2号常减压装置;原油储罐依托了中石化白沙湾原油罐区;公用工程及成品储存设施则依托原有设施等,较好地体现了集约化的原则。
随着世界石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建设大型适应性强的炼油装置,扩大加工规模,通过实施规模经济提升竞争力已成为当今世界炼油行业的发展趋势。上海石化800万吨常减压装置的建成投产,为该公司扩大炼油规模,全面优化总工艺流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大大提高了对原油种类变化的适应能力,使该公司年加工高含硫原油的能力从600万吨跃升到1400万吨。由于国际市场上高含硫原油在价格上拥有优势,因此,该装置的投产可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业内人士分析,上海石化作为炼油化工一体化的石化公司,其炼油装置主要是为后续的化工装置服务。生产符合质量要求的高品质汽油、柴油等产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精制工艺,目前该公司相关的项目正在建设或正在筹备中,因此,该公司已形成的1400万吨的炼油能力今年不会全部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