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企业资讯>复合加工是未来机床发展的重要方向

复合加工是未来机床发展的重要方向

发布时间:2005-09-06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企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复合加工 机床发展 综合加工

导  读:

    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复杂零件采用复合机床进行综合加工。笔者不久前参观了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国际制造技术展览会,发现复合加工机床已成为机床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为复合加工机床突出体现了工件在一次装卡中完成大部分或全部加工工序,从而达到减少机床和夹具,免去工序间的搬运和储存,提高工件加工精度,缩短加工周期和节约作业面积的目的。

  芝加哥国际制造展展出的几种复合加工机床,基本代表了世界机床今后的发展方向,下面介绍一下这几种复合加工机床。

  以车削为基础的复合加工机床

  这类机床在卧式车削中心和立式车削中心的基础上集成了铣削、钻削和攻丝、镗削、磨削以及滚齿和插齿等工艺方法,成为卧式或立式车铣复合加工机床。具有代表性的有奥地利WFLMillTunTechnologies公司的M65和M60-G;日本MAZAK公司的100Ⅲ、200Ⅲ、300Ⅲ系列,QTN100MS、250MSY、350M系列;德国IN鄄DEX公司的TRAUBTNX65;DMG公司的TWIN65等多种卧式车铣复合加工机床。

  奥地利WFLMillTunTechnologies公司在展览会展出的M65卧式车铣复合加工机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机床总体采用传统卧式车床布局形式,床身采用高刚性的60°斜式床身结构,导轨为特殊设计的大尺寸直线导轨具有高刚性和优良的抗振性。床身左端为车削主轴箱,具备C轴功能。右端为尾座装置。斜式床身上部是车、铣、镗主轴装置,可沿纵向(Z轴)、横向(X轴)、径向(Y轴)进行直线运动和B轴的摆动回转运动。此外,B轴还可以2.5°为单位分度,具有进行旋风车铣粗加工的能力。斜式床身的下部是一个在纵向和横向均可机动控制的中心支架,用于端面和镗内孔加工不能使用尾座装置时支撑工件。而M60-G在此位置是一个双刀盘式的车削回转刀架,在纵(Z1)轴、横向(X1轴)均可参与联动加工。因而该机床具备X、Y、Z、B和C多轴插补联动功能,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进行车削、钻孔、铣削、磨削、枪钻、内外齿加工、车铣、圆弧铣削等加工任务。该机床在主轴箱后面配备一个多达120把刀位的无磨损、免维护盘式刀库取代传统的链式刀库,可存放长达900mm、重达20kg的刀具。换刀位置位于机床左端主轴箱主轴的上方,为减少换刀时车铣主轴往返移动带来的非生产性时间浪费,换刀位置在全纵向行程内编程置于程序库内。机床车铣主轴的下方配置的第二个刀具支撑附件采用独特坚固的燕尾槽结构,可以安装深孔钻刀杆、WFL系列镗刀杆、整体钻头、内型腔加工动力刀具和特殊型面镗刀等远大于标准刀具尺寸的大型刀具。在机床右端主轴上方设有换刀台,可自动存取最多两把,长度可达1550mm、重达150kg的大型刀具。深孔镗刀杆和内型腔加工动力刀具可装载多种加工刀具,可直接由左端刀库取刀,并且可由一独立的机床滑门操作,无需中断加工。对工件内、外圆同时进行加工时,可以达到极高的同轴度,同时又能保证镗孔和铣削表面的位置精度。

  以铣削为基础的复合加工机床

  这类机床在卧式加工中心和立式加工中心的基础上集成了车削、钻削和攻丝、镗削、磨削以及滚齿和插齿等工艺方法成为卧式或立式铣车复合加工机床。如日本MAZAK公司的INTEGREXe-800V/5、e-1550V10卧式铣车复合加工机床,在五轴卧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增加回转车削功能,可以在一次装卡下对圆型盘类零件实现车、铣等工序的完全加工。INTE鄄GREXe-500HS立式铣车复合加工机床则在机床左右两端各设一个带卡盘的回转主轴,右端卡盘可在轴向伸缩,可对长轴类零件进行顶卡加工,也可在左右两端同时进行对两个短轴类零件的车、铣等工序的加工工作。

  其它复合加工机床

  除以上两类较流行的复合加工机床外,在本届展会上还有许多其它类型的复合加工机床,如用于棒料加工的DMG公司的DMC60S、瑞士WILLEMIN公司的W-518MT等。以磨削为基础的和磨头回转式(或可换式)复合加工机床,其他还有将激光加工、冲压、热处理等各种工艺组合而成的复合加工机床。

  总之,本届展会上复合加工机床规模较大、品种众多和水平较高,可以看出复合加工机床的发展方兴未艾。未来的复合加工机床将结合数控技术、软件技术、信息技术、可靠性技术的发展,向构件简约化、结构紧凑化、配置模块化和部件商品化方向发展。复合加工机床的性能也会根据用户的加工要求向多样化发展,有为适合于多品种、单件和小批量生产条件的全功能性复合加工机床,也有为适合于提高生产效率、较大批量生产条件的专用的功能适宜的复合加工机床。同时,复合加工技术也在重型、大型机床上有着广泛的开发前景。复合加工是未来机床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8002/news/d_1nrusj6oamoh3.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聚焦核心技术加速机床制造新一轮崛起

下一篇:协易推出四柱直壁式双曲轴冲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复合加工 机床发展 综合加工
  • 市场多元化促使大型干燥设备行业前进

    随着市场多元化经济发展,我国大型干燥设备现已基本实现柔性、复合加工,今后主要以发展大型组合式复合加工干燥设备为发展方向,即由两台主机组合成复合加工干燥设备,因为需要大型干燥设备完成的加工零件多为单件小批量,其工艺复杂,辅助时间和加工周期长,由一台干燥设备完成所有加工工序受到限制,而由两台组合加工中

  • 市场多元化促使大型干燥设备行业前进

    随着市场多元化经济发展,我国大型干燥设备现已基本实现柔性、复合加工,今后主要以发展大型组合式复合加工干燥设备为发展方向,即由两台主机组合成复合加工干燥设备,因为需要大型干燥设备完成的加工零件多为单件小批量,其工艺复杂,辅助时间和加工周期长,由一台干燥设备完成所有加工工序受到限制,而由两台组合加工中

  • 数控机床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复合加工

    机床工业的发展壮大得益于自动化新技术在机床工业中持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数控机床的发展和进步无不带有自动化创新技术应用的烙印。

  • 山崎马扎克开发可进行镗杆加工的复合加工机

        日本山崎马扎克公司开发出了2种可使用长镗杆切削工件的复合加工机床,并在2006年9月6日~13日于美国芝加哥举办的“2006芝加哥国际机械制造技术(机床)展览会(IMTS2006)”上进行了展示。一种是以卧式镟床为原型、与卧式加工中心(MC)组合而成的卧式复合加工机床“INTEGREX e-650H II

  • 日本大隈展出新高精度复合加工机床

        在第22届日本国际机床展(JIMTOF2004)上,日本OKUMA公司展出了高附加值的复合加工机床“MULTUS B300”。该机床提高了热稳定性,既提高了加工精度又缩短了加工准备时间。   目前,尽管复合加工机床需求面很广,不过工作和结构很复杂,因此存在加工准备和首次加工需要大量时间,比通用NC机

  • 机床智能化是机床发展重要方向

    在智能制造或工业4.0成为未来趋势的背景下,几乎所有的机床上市企业都在加大机床发展转型升级的力度,而机床智能化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 各行业对机床未来发展的要求

    机床的发展跟各行各业的发展需求是密不可分的。根据不同类型的行业对机床的要求,未来机床应该满足精度误差、减少能源的消耗、更短的加工时间等要求

  • 机床业“发力”2011 SaaS助其“智慧”管理

    2009年,尽管全球机床产业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出现了负增长,但我国机床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已从全球第三位跃居至首位,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床生产国。有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机床行业的产销增速均已在40%以上,预计未来5年内机床行业复合增长率为25%~30%。    机床业的飞速发展也就要求广大机床企业要积极提升自身

  • 中国机床如何在高速路上继续前行

      岁末年初,又到了盘点的时期,记者记得去年在做总结与展望这个选题的时候,还是喜忧参半的心情:一方面是为机床工业总产值跃上4000亿元而兴奋;另一方面是对市场表现的种种不确定而隐忧。     但现在看来,2010年机床工具行业的表现是令人欣慰的。就连不少外资企业都感叹中国机床市场的不俗表现,不过在惊

  • 机床行业进入快车道 不断细分定位助发展

        2010年,虽然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忽冷忽热”趋势,但有着“工作母机”之称的国际机床行业却开始明显复苏。尤其是我国推进机床行业设备国产化、扶植装备制造企业出口等国家战略已日趋成型,中国已俨然驰入世界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快车道。中国机床行业发展问题解决问题,学习并超越强国,这是中国机床行业的

  • 中国机床企业集团化发展明显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装备制造业的集团化趋势不断发展。中国的机械行业也表现出该明显趋势,其中又以机床行业的集团化趋势较为典型,例如大连机床集团、沈阳机床集团。      大连机床集团      大连机床集团组建于1995年,当年由国家机械

  • 中国机床发展应避开自主开发几大误区

        自主核心技术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但对于中国机床工具企业而言依然是亟待攻克的壁垒,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发自主核心技术?首要的就是要避免陷入一些不利于自主核心技术开发的误区。     关于跨国公司认识的误区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