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染整潮流是以生态观念来开发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并结合工艺、染化料、助剂等多渠道着手研发。如采用无水加工技术,无制版印花技术,低温等离子处理技术、纳米技术、生物酶技术等,使得印染后整理工艺流程更短,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性能更好。新技术和新设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针织物连续处理新工艺。针织物连续式平幅染整加工,不仅改善了质量,对织物损伤小,且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重现性,并且可降低约10 %~15%的生产成本丝光机的改进。公称宽度为3200毫米、3400毫米的适合机织物加工特宽型布夹直辊丝光机。在直辊浸碱区和丝光稳定区之间增加了五辊或两辊螺纹微拉幅装置,可有效地防止织物浸渍浓碱后产生的纬向收缩。数码喷射印花。带有印花技术革命的数码喷射印花,打印速度已达 (360dpi)25平方米/小时以上。
碱浓度在线监控。西安德高佳美印染有限公司开发的“碱浓度计算机在线监控系统”具有良好的
人机界面,整机控制采用大尺寸彩色液晶触摸屏,显示直观,操作方便,状态一目了然;通过PID调节,实现不过量的最佳控制,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
近年来,我国染整与设备的机电一体化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产品设计中强调模块化、积木化;电气拖动稳定可靠,张力可调,使人—机—环境得以充分协调。但是,我国染整设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如自动化控制和程序控制较差,在线监控没有真正解决;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技术我国还做不到;定量滴定,自动加料没有配套。主要差距有以下几方面: 染整设备工艺参数在线检测技术:在染整前处理、丝光、染色、蒸化、定型的过程中,某些工艺参数的在线检测一直是印染及后整理的关键技术问题,其主要要求是在染整加工时,在参数快速变化过程中对参数信号的检测、转换和及时控制处理,并且稳定可靠地工作。目前的关键问题是要研制出能够检测色差、碱浓度、双氧水浓度等参数的
传感器件。及时得到这些参数后,来对生产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可以大大改善染整质量,降低消耗,提高制成率,达到较高的重演性,保持工艺稳定性。
开发新设备:目前在染整技术创新上还落后于世界纺机强国,染整设备生产企业要根据产品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染整加工设备,需要为新纤维Lycar、Tencel、Lyocell、Modal等的特殊要求,开发适宜的加工设备。